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什么?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恬静寡欲才能明确志向,排除外来干扰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这句话出自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的原文应为“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于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诫子书》。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是什么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意思是:人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

“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该句出自诸葛亮53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之书《诫子书》。

此联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语浅而意蕴深刻,充满了道家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