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的糯米要泡多久?

包粽子的糯米需要泡5小时左右

糯米浸泡的时间很重要,并不是越久就越好,最佳时间是4-5个小时,时间短了,糯米泡不透,煮好后会夹生、影响口感;时间久了,糯米中的营养成分会流失,而且糯米也会因为泡得太软,吃起来不够软糯了。

另外,泡时水量一定要加足,如果糯米吸足水分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吃起来也会夹生不软糯。

一、糯米为什么在包粽子之前要浸泡:

1、因为糯米经过浸泡后,就会因为吸收水分而发胀,从而增加了糯米之间的摩擦力,在包粽子时能够将糯米压得更紧实,不会因为糯米打滑而包不紧,从而导致漏米。

2、糯米经过浸泡吸收了足够的水分 ,就不会在煮时因为吸收过多水分,而导致粽叶撑裂或漏米了。有很多朋友,明明粽子包时很好,煮好后却会在边角处出现漏米,这就是因为糯米浸泡的时间不够。

3、糯米经过浸泡后,吸收了足够的水分,口感就会变得更加黏糯,也更容易煮熟,从而缩短蒸煮时间。

二、煮粽子注意事项:

1、水面高出粽子:在煮粽子的时候,水一定要瞒过粽子以上2寸左右的位置,因为粽子在加热的时候会膨胀,若是水面不够高的话,粽子很容易高出水面的部分会煮不熟。

2、不要急于出锅:煮完粽子之后,先不要将粽子急出于锅,可以用锅中的余温继续加热粽子,加热大约半小时左右就可以拿出来了,这样煮出来的粽子口感会更加绵软,而且可以确保粽子已经熟透。

3、中途水不够一定要加热水,如果在中途发现水不够多,这时候需要重新加入热水,最好是佛水,否则煮出来的粽子口感不佳。

糯米泡多长时间包粽子 包粽子的糯米要泡多久

1、包粽子的米要泡三个小时左右。糯米在包粽子之前要浸泡,这是因为糯米经过浸泡后,就会因为吸收水分而发胀,从而增加了糯米之间的摩擦力,在包粽子时能够将糯米压得更紧实,不会因为糯米打滑而包不紧,从而导致漏米。

2、糯米在之前一定要先浸泡,当然,浸泡的时间很重要,并不是越久就越好,一般情况下3个小时左右,时间短了,糯米泡不透,煮好后会夹生、影响口感;时间久了,糯米中的营养成分会流失,而且糯米也会因为泡得太软,吃起来不够软糯了。另外,泡时水量一定要加足,如果糯米吸足水分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吃起来也会夹生不软糯。

粽子糯米泡多久可以包

粽子糯米泡三个小时左右可以包。

糯米越泡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换句话说,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没糯米,每天换2~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只要每天坚持换水,糯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

包粽子的糯米最佳浸泡时间为:沥水时间30分,浸泡时间40分,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浸泡水温30度左右。这样泡出来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