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骆宾王的(在狱吟蝉)中的南冠与北客指的是什么?
南冠:借代义,意为“囚徒”
南冠本义是指南方楚国人戴的帽子,被借代为囚徒典出《左传·成公九年》。该书记载:“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意思是:晋景公视察军用仓库,见到钟仪,问人说:“戴着南方的帽子而被囚禁的人是谁?”管事的官吏回答说:“是郑国人所献的楚国俘虏。”
诗人这里的“南冠”是指自己。骆宾王当时刚升为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下狱。
诗中没有“北客”,有“客思”。客思:本义是指出门在外的人,因客居他乡产生的对故土的思念,是一种愁绪。这里用“客思深”以表达自己对囚禁生活的无名切痛。
原诗: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大意是:
秋蝉不停叫,囚人愁绪深。
可怜白发人,难忍蝉儿鸣。
露重蝉难飞,风大掩你声。
高洁无人信,谁能知我心?
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中南冠指的是什么
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亦作“南冠囚”,“南冠君子”,“南冠客”,“南冠”。图为唐 骆宾王 的《在狱咏蝉》,这首诗也用到了南冠这个词语。所以,南冠即俘虏的代称。
三、南冠指什么?
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亦作“南冠囚”,“南冠君子”,“南冠客”,“南冠”。
四、南冠指的是什么
南冠的读音是nán guān,是俘虏的代称。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亦作“南冠囚”,“南冠君子”,“南冠客”,“南冠”。图为唐 骆宾王 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这首诗就用到了南冠这个词语。一般文人也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南冠来源《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固问之,对曰:‘其为大子也,师保奉之,以朝于婴齐而夕于侧也。不知其他。’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如李白《流夜郎闻不预》:“北阙圣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五、南冠代指什么?
南冠,是俘虏的代称。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亦作“南冠囚”,“南冠君子”,“南冠客”,“南冠”。
出处:晋侯观于军府,见 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左传·成公九年》。 杜预注:“南冠,楚冠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