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天帝分别是哪五位?不是指颛顼、尧舜那些 里面有个青帝 还有什么?

东方青帝管春天 南方赤帝管夏天 黑帝管北边的神仙 白帝管西边的 皇帝是中央

二、五帝都是谁

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阁下所说的黑帝、青帝、赤帝、白帝也都存在,他们也和“黄帝”并称,但这“五帝”不是传说中中国的首领,而是神话中的人物,五位天帝这和“三皇五帝”中的“五帝”是两回事。

五天帝

即日中黄帝,日中赤帝,日中白帝,日中青帝,日中黑帝.看颜色,他们和中国古代四神兽相对应。

《周礼·天官冢宰·大宰》:“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拒”亦作“矩”。

据山海经记载:

东方青帝:五天帝之一,也作苍帝。《晋书·天文志上》:“东方苍帝灵威仰。” (神兽:东方青龙)

南方赤帝:五天帝之一。《晋书·天文志上》:“南方赤帝,赤熛怒之神也。” (神兽:南方朱雀)

北方黑帝:五天帝之一。《晋书·天文志上》:“北方黑帝,叶光纪之神也。” (神兽:北方玄武)

西方白帝:五天帝之一。《晋书·天文志上》:“西方白帝,白招矩之神也。” (神兽:西方白虎)

中央黄帝:五天帝之一。《晋书·天文志上》:“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天君。”

一、黑帝

1马王堆汉墓出土孙子竹简说是被黄帝攻打的诸侯之一,并占领过其属地武隧,后来顺从黄帝。杜光庭《九天玄女传》(见《云笈七签》)说黑帝是葛天氏之后自号。

2。黑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所谓的五帝之一。一般认为他是掌管北方的神。晚至唐朝的解释认为他的名字叫“汁光纪”。《晋书·天文志上》:“北方黑帝,叶光纪之神也。”道教尊为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简称五灵玄老黑帝君)。

3.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号曰黑帝,姓黑节,讳灵会,字隐侯局,一字叶光纪。头戴玄精玉冠,衣玄羽飞衣。常驾黑龙,建皂旗,从神壬癸,官将五十万人。

4.汉朝的建立者刘邦曾自封为黑帝,并建立黑帝祠。根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刘邦在进关之后曾问其下臣:“故秦上帝祠何帝也?”下臣回答道:“四帝有白、青、黄、赤之祠。”刘邦又问道:“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下臣不能回答。刘邦说:“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于是设立黑帝祠,名为北畤。

二、青帝

1.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 苍帝 、 木帝 。

《史记·封禅书》:“ 秦宣公 作 密畤 於 渭 南,祭 青帝 。” 唐 黄巢 《题菊花》诗:“他年我若为 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清 秋瑾 《愤时迭前韵》之二:“一线光明放异芽,欲同 青帝 鬭春华。”

2.道教以为木星中有九 青帝 ,并受事于中央 青皇 。《云笈七签》卷二五:“木星有九门,门内有九 青帝 ,其一帝辄备一门,以奉承於中央 青皇 上真大君 也。”

3、太昊伏羲--青帝

马王堆汉墓出土孙子竹简说是被黄帝攻打的诸侯之一,并占领过其属地襄平,后来青帝顺从。杜光庭《九天玄女传》(见《云笈七签》)说青帝是伏羲之后自号。

4、古代神话人物之一,道教尊奉为神。传说青帝主万物发生,位属东方,故祀于泰山。岱顶有青帝宫,岱麓旧有青帝观。隋开皇十五年(595年)隋文帝东巡时,在青帝观设坛祭拜。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登泰山时,加封青帝为广生帝君,并撰刻碑记,赞颂青帝“节彼岱宗,奠兹东土,生育之地,灵仙之府”。

三、白帝

和其他帝相比,白帝资料比较少。

据传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四川,自称蜀王,因见此地一口井中常有白色烟雾升腾,形似白龙,故自称白帝,遂于此建都,并将紫阳城名改为白帝城。现存白帝城乃明、清两代修复遗址。

四、赤帝

赤帝

开放分类: 中国、道教、神话

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简称丹灵真老赤帝君)

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号曰赤帝,姓洞浮,讳极炎,字赤熛弩。头戴赤精玉冠,衣三气丹羽飞衣。

常驾丹龙,建朱旗,从神丙丁,官将三十万人。

另外,马王堆汉墓出土孙子竹简说在"反山之原"(阪山的原野)抵抗黄帝的赤帝,指中国古代的炎帝,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是传说远古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烈山氏,神农氏,一说是炎帝的子孙。

五、黄帝

【道教所述黄帝】

道教所指称的黄帝大致有五种情况:一是中央央元灵元君;二是中央黄帝;二是日中黄帝;四是中岳黄帝;五是历史传说人物黄帝。

日中黄帝即是“五天帝”之一,历史传说人物黄帝则是“五帝”之一。

可见,“五帝”和“五天帝”是两回事,不要搞混了。

三、五方天帝是哪五位?

五天帝:日中黄帝,日中赤帝,日中白帝,日中青帝,日中黑帝。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载:“五帝,五天帝也。”

东方青帝(伏羲,太昊氏):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苍帝、木帝。晋书天文志上:“东方苍帝灵威仰。”

南方赤帝(伊耆,神农氏):五天帝之一。南方之神,司夏天。亦称“炎帝”。晋书天文志上:“南方赤帝,赤熛怒之神也。”

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五天帝之一。古指北方之神。又称“玄帝”。晋书天文志上:“北方黑帝,叶光纪之神也。”

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五天帝之一。主西方之神。晋书天文志上:“西方白帝,白招矩之神也。”

中央黄帝(轩辕氏):五天帝之一。指中央之神。晋书·天文志上:“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天君。”

五帝是东南西北中五方神国的主宰,他们决定着自己神国内的所有事务。后来发生的许多大事中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扮演了导演的角色。

四、五大天帝是哪几位?

1、东方青帝:五天帝之一,也作苍帝。《晋书·天文志上》:“东方苍帝灵威仰。”

2、南方赤帝:五天帝之一。《晋书·天文志上》:“南方赤帝,赤飙(山海经上不是这个飙,但是智能ABC上没有)怒之神也。”

3、北方黑帝:五天帝之一。《晋书·天文志上》:“北方黑帝,叶光纪之神也。”

4、西方白帝:五天帝之一。《晋书·天文志上》:“西方白帝,白招矩之神也。”

5、中央黄帝:五天帝之一。《晋书·天文志上》:“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天君。”

五、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的合称。三皇,原指远古三皇,后增补伏羲等人;五帝,原指五方上帝,后增补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后期著作在原始意义上的远古三皇基础上增补了前后三皇,故有前三皇、中三皇、后三皇之分,合为九皇。后期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帝”原指五方上帝,战国后(有说是两汉)才附以人间历史人物之名替入。人间的“五帝”一词在《孟子》时尚未出现,书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词排在“三王”前,但无人名。

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五方上帝)。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扩展资料

“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燧人、包羲(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

“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鼎盛时期及其解体时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君王或军事首长人物。

部落世系:天皇氏(别号天灵、防五、天雾,前70732—前68932年在位。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地皇氏之父,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按照另一种说法,天皇氏即伏羲氏。与人皇娲皇氏、地皇神农氏(即炎帝)并称为“三皇”。这也是“三皇”的其中一种说法)。

地皇氏(前68932—前67132年在位,定都于熊耳龙门之山岳(即今河南省洛阳市熊耳山、龙门山一带),传说地皇氏为盘古氏之孙、天皇氏之子,人皇氏之父。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人皇氏(又号居方氏,前67132—前51532年在位,定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即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皇五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