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洗头啊

古代人洗头发的有淘米水、皂角或者猪苓

先秦时,人们就用淘洗“稷”(糜子)的水洗头。淘洗谷物的水中含有碱性成分,能够帮助分离油垢,同时,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助于养护头皮和发丝。

猪苓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猪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后会有比较浓郁的香气。平常人就用皂角洗头发。

皂角树是一种在北方常见的树木,皂荚就是皂角树的果实。皂荚富含皂苷成分,把它捣碎加水就可充当洗发水、洗手液、沐浴液甚至洗衣液。

讲究一点的话,可以先把皂荚的皮、子剥掉,留取皂荚肉晒干,使用时用热水泡煮,浸出有效成分,制成的“皂荚汤”就是上好的洗发水了。

最晚到南北朝的时候,皂荚就已经成为一种家常日用快消品,已经全面商品化,一般的小店小铺里都有卖的。

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海录碎事 臣职 官僚》记载“汉律,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

扩展资料:

古代洗涤剂:

古代山东文化典籍中,有多种洗涤剂的最早记载。

关于以粮食作物的浸泡液为洗涤剂,在《礼记·玉藻》中记有“沭稷而靧(hui)粱”。沭是洗发,靧是洗脸,稷粱是粮食作物。意思是用稷粱之潘汁(即今天所说的淘米水)洗头洗脸。从先秦到秦汉一直使用。

关于以草木灰的水浸液为洗涤剂,在《考工纪》中记载:“以涚水沤其丝”,是讲在染丝之前先以灰水沤丝。《礼记·内则》记载宫廷以灰水洗衣冠的事。近代农村仍沿用此法。

关于栏灰与蜃混合的洗涤剂,《考工记》有记载。蜃指贝壳灰,含氢氧化钙,与栏灰作用,即生成氢氧化钾,当它与丝表面附着的油脂作用,即生成钾肥皂。这记载表明我国在公元前四至前三世纪已在利用肥皂液的作用了。

关于猪胰的去垢作用,在《齐民要术》中已有记载。古人将猪胰腺研磨成糊状,混入豆粉、香料制成“澡豆”。后又以纯碱代替豆粉制成“胰子”,与今天的香皂相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代洗涤剂

古代的时候,当时人们是如何洗头的呢?

“古人如何洗头”?这个问题很简单。

答案一定是:用水洗头。

古往今来皆同一理,找来温水,清洗头上油污,让自己的头发变得更加飘柔。没有洗发精的情况下,人们多运用自然生成的植物作为洗发原料,比如皂角、首乌、猪苓等等。当然,也有人用淘米水和豆腐水来洗头,据说长期使用,可使头发柔顺。至于真假,我是没试过的,不过现在很多人讲求用这些所谓的“古方”来洗头,至于效果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实际上,古代的普通人家并不是经常会洗头、洗澡。有钱人为了体面,也有先决条件,对于他们来说,洗发和洗澡是平常的事情。但换在贫家,吃饭都是问题,脸面和头发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晚清时期,有外国传教士记录过中国人洗发的过程。他描述在京津以及周边地区,只有有钱人才会经常清洗自己的发辫,他们有仆人伺候,将发辫解开之后,用掺有特制发油的温水清洗,而后用大毛巾将头发包住,吸干水分之后,任其自然干燥,而后用梳子通顺之后,在涂上发油,打成发辫。在鸦片战争之后,舶来品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香皂和花露水,这是当时有钱人最喜欢的产品,用香皂洗头,并且喷上花露水,是当时潮流。

有些中等人家,没有仆人,也可以借助于街头洗头摊子,有专业师傅为其洗头,并梳理发辫。这门生意很辛苦,但足以养家糊口,文化人尤其注重仪表,因此文化人成了他们的常客。

贫民是不洗头的,他们最多在夏季的时候去河中清洗身上的污垢和发辫,等到天冷下来,他们就不再洗头,直到转年夏天。

虽然不“湿洗”,但有一种“干洗”方法,用一只类似于梳子,叫做“篦子”的工具,来回梳理头发。这种篦子有非常密集的齿,一刮而下,掉落地上一层白白的皮屑和土灰,很多小虫子也随着掉下来,其中包括虱子和虱子的幼虫。

尽管不洗头,这些人的头发看上去并不十分糟糕,有些人的头发看上去反倒很油亮,只不过就是气味太难闻,有一股“类似死老鼠的怪味道”。

通过传教士的记载,我们不难看出清末时期,大清国民的样貌。其实这种画面到了八十年代,有些北方地区依旧如此。百姓很少洗头,多用篦子来梳头。一个月不洗头是常有的事儿,一年不洗头的人估计也大有人在。除了气味难闻之外,好像并不影响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