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
在这一时期孩子开始出现了基本的心理需求,有着简单的心理活动渴望着认识这个世界,又要避免这个世界对他的伤害。他在寻求依靠,靠自己能够用手抓、咬感受到的实物。它信任能给他生的希望的人,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处理的就是生与死的冲突,感知运动仅仅只是一个手段。出现了想要的心理特征。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在这一时期孩子生理自我开始成熟,在孩子第一次说出“我”这个字的时候,他开始将自己与环境区分开来,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个时期的孩子有着很强的独立倾向,自立的意思就是分清自己的事情独立去做!
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出现了我想要的心理特征。
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儿童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更精确地运用语言和更生动地运用想象力。这些技能使儿童萌发出各种思想,行为和幻想,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这一时期他们处于前运算阶段,充满着自我中心。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区分开,自主与主动的区别,自主是能够自己独立的想做,想做什么他们还不清楚,主动这个阶段他们才会有明显的一个区分,明确自己的目的。在前两个阶段,儿童已懂得他们是人。现在他们开始探究他们能成为哪一类人。
在这个阶段,儿童检验了各种各样的限制,以便找到哪些是属于许可的范围,而哪些又是不许可的。这个阶段孩子通过从他人,父母、老师、同伴的评价中认识自己的目标。出现了我想要...的心理特征。
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时期孩子的各项生理机能都已不断的成熟,不断成熟的肌肉、骨骼、注意力、记忆等在驱动着孩子去达成他自己6岁以前渴望达到而又缺少达到条件的事情。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他们渴望去展现他们自己的能力,去实际探索自己生活着的世界,离开父母的怀抱去真正的呼吸自由的空气,勤奋的他们要向父母证明自己能行,如果父母给了负性评价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一无发做成任何一件事从而产生自卑。行为出现了分化,他们能够认清楚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自己动手去实践,出现了我想去做的心理特征。
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正在生长和发展的青年人,他们正面临着一场内部生理发育的革命,面临着摆在他们前头的成年人的使命,他们现在主要关心的是把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与他们自己的感觉相比较,主要关心的是如何把各种角色及早期培养的技能和当今职业的标准相联系这个问题。
他们已经只知道自己能够做很多的行为和对世界施加影响,但越长大他们会感觉到越自卑因为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复杂,他们不能适应这个自己童年期以为纯粹的世界,这个时候社会的要求和自我的要求开始矛盾,出现角色混乱。
急需要形成正确的社会自我,在矛盾中成长。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我想去做...的心理特征。
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在这个时期他在寻求一个人或者一些人来与他共同面对自己想做的事,因为自己的生理需求也是自己爱与归属的需求,在亲密关系中产生不断改变世界的能量。找人一起做。
⑺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
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我能做的也能做好的心理。
⑻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绝望是畏惧死亡。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艾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我做得还不错的总结心理。
扩展资料
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曾经提出过一个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他把人的一生分成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对核心的矛盾,能够解决这些矛盾的孩子,这个问题就不会成为他之后的障碍,而如果没有解决这个矛盾,那一个人就会出现残缺性状态和不连贯状态。
敏感期理论,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相结合,就能看出他们的共通点:孩子的发展,确实是连续而阶段性的。
埃里克森的理论很有意思,他将人一生整个过程都包含了进去,不管是刚出生还是到老年,人都会遇到不可调和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就是终身成长的过程,而矛盾的顺利解决,也是人健康成长的前提。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是什么?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如下。
一、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
这一阶段要解决的社会心理矛盾是信任对怀疑,大致发生在婴儿出生后的一年之内,此阶段婴儿的中心任务是接受照料。他们会对外界环境的可信任程度进行自我探索,并做出简单的判断。
婴儿通过自我探索如果获得了信任感,就会建立起积极乐观人格品质,进而才会敢于希望、敢于期望,反之则会产生怀疑和不信任。信任感的建立主要是在接受父母的照料过程中完成的。
二、第二阶段:幼儿期(1.5-3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克服羞愧感,获得自主能力。如果不能帮助儿童顺利解决心理危机,例如父母惩罚或者保护儿童的方式不当,儿童就有可能感到害羞并产生怀疑。
反之则能获得较好的自制力和坚定的意志品质。这些优良品质的建立也是发生在与父母的相处关系之中的。儿童在社会规范的习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获得方面,离不开父母的引导规范。
三、第三阶段:学前期(3-6岁)。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家庭关系中培养儿童主动探究的精神。如果儿童的这种精神得到肯定,就会获得自信心和责任心以及创造力,反之则会削减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动机和勇气。
四、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和客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男女儿童在本阶段各自据守自己的疆界,并不断应用自己发展着的肌肉、知觉和身体技能以及增长的知识,竭尽所能去改善自我过程,以求能成功地解决社会所提出的挑战。
五、第五阶段:青年期(12-18岁)。
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混乱感,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六、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而克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阶段延长到成人期,这是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说的一大特色。
七、第七阶段:成人中期(25-50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这是成年那女女已必须考虑使新的一代获得关怀和满意的发展。
八、第八阶段:成人后期(50-死亡)。
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以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筑基课发展心理学第三讲: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 坚持分享第1460天 2022—6—14
埃里克森一生都在完成自我同一性,在他的心理学理论中都在提同一性这个话题,并开创了此领域的研究。
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
埃里克森的研究与身世有关,他还未出生,生父就抛弃了他的母亲。三岁时,母亲给他找了个继父,他一生都感觉自己不属于父亲和母亲,因为他遗传了生父的金发碧眼,而母亲和继父都是犹太人。同学们认为他是犹太人,父母认为他是异教徒。学历只有高中,却被哈佛大学聘为教授,他会担心被辞退。他40多岁时,儿子是唐氏综合征,他曾出轨女助手,夫人琼原谅了他,与夫人相伴65年,白头偕老。他们一起研究心理学,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他夫人在他去世后又补充了第九阶段。(老年晚期)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第三讲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一、 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
完成自我同一性的人寿命比较长,有的人活的不是自己,是带着面具活,说违心话,做违心事,表面谈笑风生,内在心事重重,有各种纠结。所以要思考:我们最想要的是什么?什么对我们是最重要? (一生议题,思考清楚,人活的比较自在)
1.艾里克森(1902~1994)划分标准是心理社会危机
心理社会危机是指心理需求与社会环境有可能不匹配,比如失调,会导致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危机。危机和冲突也是一种推动,完成了就进入下一个阶段。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方面的固着现象就是没有完成,无法进入下一阶段。埃里克森是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的学生,所以很多理论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但有改进。
(1)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
他非常强调社会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其人生议题,也有危机,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什么阶段做什么事,什么阶段就要完成这个阶段的人生议题,完成了就很顺利,完不成就会有遗憾和纠结、痛苦。
(2)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
心理社会经验能帮助我们度过矛盾和危机。
(3)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和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
2.与弗洛伊德的区别
(1)弗洛伊德强调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认为性本能是人格发展的驱动力。而埃里克森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2)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五个阶段:
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左右)、生殖期(11到12岁开始)。
心理学家的好多研究理论与自身经历有关,如心理学的三巨头(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之一阿德勒,他写了《自卑与超越》,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得了佝偻病,差一点因为肺炎去世,三岁时亲见弟弟去世,他两次发生车祸。
森田正马有神经症,他的森田疗法治疗神经症比较有效,与道家有渊源,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包括人生的整个时期,共八个阶段,尤为关注自我同一性。
第一阶段( 0-1.5岁):信任对怀疑 母亲 希望信任 / 恐惧不信任
这个阶段心理冲突主要是信任对怀疑,这个世界值得他信任吗?如果不值得信任,他对这个世界是不相信的,会封闭自己,跟他人的关系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他觉得这个世界是可信的,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敢于与更多人产生连接。在这个阶段,主要抚养者是妈妈,妈妈给予他及时的回应(吃喝拉撒),会让他有更多信任。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儿童完全依赖他人。
细心照料,无条件接纳,不断给孩子说话,话唠一样给小婴儿说话,深情看着,温暖抱着,孩子感觉温暖和安全,有温情在,让他感觉自己有价值,有安全感。
这个阶段妈妈特别不容易,有的会产后抑郁。
剖腹产会让孩子安全感不足,能顺产就顺产,产道的挤压让孩子对这个世界有适应的过程。
读一读《父母的语言》《心理营养》
婴儿能够得到的温暖、抚摸、爱和生理方面的关怀,获得满足,就会形成对他人信任的倾向。
父母对孩子不够关心,孩子在需要时得不到关怀,父母的冷淡、漠然或感情上拒绝,则会使孩子形成对他人怀疑的倾向。
怀疑可能导致孩子以后发展中的不安全感、猜疑和与他人建立关系时的困难。
这一阶段危机如果成功解决,人格中便形成了希望(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的品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乐观、开朗、信任、活跃、安详,充满朝气和对未来的希望,相信自己的希望能够实现,富于理想,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
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儿童的人格中便形成了恐惧的特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悲观、多疑、抑郁、烦躁、不信任人、缺乏安全感,非常害怕被抛弃,胆小懦弱等。有些人一生中对他人都是疏远的和退缩的,不相信他人,对外界不信任。
不要往自己身上套,容易以偏概全。
孩子自小被送人会有被抛弃感,但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去自我完善。
婴儿前期教育意义:
给予足够多的爱、关心、温暖、抚摸;及时地回应生理需求。
给予孩子足够多的爱,他会更相信世界,越安全,越少出现问题,给他再多的爱都不为多。悉心照料,妈妈情绪要稳定,更多陪伴,与婴儿建立更深的连接。
晚上睡觉穿肚兜,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第二阶段(1.5—3岁) 自主对羞怯 (耻) 父母亲 意志自制/自我怀疑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走路,他会探索这个世界,如果家长不让孩子探索,自主性就会受影响。这个阶段是精神分析的肛欲期,学会控制大小便。埃里克森说在这个阶段,孩子与世界会有更多的连接,如果不允许,他就会产生羞耻感,慢慢地就不再去对这个世界、对自己有更多的好奇,就会产生自我怀疑。
这一阶段,儿童开始会爬、触摸、探索和自己做事的愿望,表现自控能力的增强。
吃饭坐在婴儿餐车上,有自控感,穿鞋子反着,不要笑话他,不要说做的不好,不要过多去强化,如果家长反应过度,就会成为问题。此阶段,要更多地允许、鼓励、欣赏他去尝试,对这个世界就愿意更多自主地去探索,否则就会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会有羞耻感。
控制大小便。不要急着纠正家长认为的错误。
父母通过鼓励孩子尝试新本领来培养孩子自主的意识。
不过,在孩子笨手笨脚地尝试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事故”。
如果父母的嘲笑伤害了孩子,或一切包办代替对孩子过度保护,都可能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
不要大声呵斥,否则容易固着在这个阶段,可以温和地告诉孩子。
如果这一阶段自主性多于害羞、怀疑,危机得到成功积极解决,就会形成意志(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意志的决心)的品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坚强、独立、自我克制、果断、自律、有决心、遵纪守法、不怕困难;
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危机,则形成自我怀疑的人格特征。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意志薄弱、依附、敷衍、半途而废、犹豫不决等。
会说“我”,我字的出现,是与这个世界的分化,慢慢会有边界,遵守规则,有独立的自我。
家长不合适的做法及其危害
一、保护过度,包办代替
孩子自觉性差、没有主见、依耐性强,潜能抑制、能力弱化、特别粘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疑虑、羞怯
二、放任自流,太过纵容
若没有规则,不讲卫生、浪费等生活习惯,不利于社会化。
三、过分严厉,限制太严。
稍有差错就斥责、打骂。
让孩子有太多的挫败感 ,会形成孩子的双面人格:怀疑自己、谨小慎微、胆小、害羞;暴力待人。
用手和脚探索这个世界。
尿裤子,吵一顿,一会儿又尿了。为啥?因为他害怕焦虑,越说,越关注这个事,他越尿裤子。成长中的一些状况不用担心,讲道理他也记不住,他记住的只有你对他不满意的情绪,越焦虑,越控制不了自己。
谈规则,谈不拢,用消退(不好的行为不予理睬)。让他知道规则商量好了,哭闹是没有用的,让他知道你是爱他的,慢慢会遵守规则的,但前提是家长也要遵守规则。
婴儿后期教育意义
1.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以获得自主意识;
如果不愿意尝试,不要逼孩子。
2.对笨手笨脚的行为不可嘲笑以免产生羞耻感;
鼓励,具体赞美,及时强化,强化单一,一阶段只强化一个行为
3.给予支持但不可给予包办;
鼓励孩子做,做不好也没关系。
4.给予自由但不可缺失规则。
5.不可故意逗孩子,因为孩子也有尊严!
6.不可给孩子贴标签!
在实际咨询中,第1至4点也是通用的,对于来访者也是一样,所说的内容没有对错的,想说什么说什么,实在想不到,哪怕沉默一段时间也都是可以的。要给予鼓励,否则他就会有羞耻感,会担心你会不会嘲笑他,担心自己说的好不好,会不会被咨询师不认可,会有很多顾虑。比较像婴儿后期,要给予足够的安全和放松。让来访者感觉被无条件接纳,是安全和放松的,他就敢于地去尝试和体验,往内心深处去探索,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这个世界的连接更多,他的变化就能更多出现。
第三阶段(3-6岁):主动对内疚 家庭基本成员 目标价值/无价值退缩
这个阶段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与更多小朋友交流,一块玩游戏,更多去主动探索,如果这一阶段没有得到鼓励,会有退缩。
这一时期的儿童不只是简单的自控,他们开始表现出主动精神。
通过游戏,儿童学习制定计划和执行任务这一阶段中,儿童通过模仿生活真实情景的游戏活动,学习社会技能和角色。
如果父母总是严厉批评孩子,不让他们玩游戏,不鼓励他们提问,会让孩子认为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是件错事,产生内疚感。
(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恶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幼儿园的环境很重要,不要给孩子报学习知识方面的辅导班,让孩子多玩,做游戏,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很好玩,以后上小学或初中容易出现状况,主要是玩,可以学一部分知识,但不要强迫。
语言敏感期,学英语熏陶,学传统文化。如果与小伙伴发生冲突不敢还手,不要讲很多道理。这个时候需要角色扮演,家长主动参与,给他呈现和展示,在互动中才能学习到新的技能,教的东西记不住。父母要教给孩子新的技能,可以在家里以游戏的方式角色扮演。但也不能过度,容易欺负其他人,小孩儿下手没轻重。不主张培养太乖的孩子,遇到校园霸凌,不知该怎么应对。
幼儿教育的意义
1.培养主动进取的精神;
2.对孩子十万个为什么予以耐心;(养成读书的习惯,分房)
3.注重孩子和其它小伙伴的关系;
4.多鼓励积极参与游戏,少批评。
5.学会夸奖:夸具体细节不夸全部,夸努力不夸聪明!不要夸宝宝真棒,好宝宝!
这个阶段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记忆会是一生的,会记很多年,可以每天读故事。知识有利于刺激大脑的发展,会见多识广,培养自信,每天固定读故事会成为人生温暖的记忆。从小培养兴趣,养成习惯。
第四阶段( 6-12岁):勤奋对自卑 邻居学校 能力勤奋/无能
这个阶段孩子开始上小学,小学阶段主要是勤奋努力学习,通过学习获得自我价值感,获得自己的能力,否则会自卑,有无能感。主要培养学习习惯,学习如何与同学和老师相处。习惯很重要!
儿童的世界以极快的速度扩展到家庭以外
在学校,儿童开始学习那些社会认为重要的技能
这个阶段,孩子特别看重老师对他的评价和认可,找个好老师比找个好学校更重要,如果碰到严厉的老师,经常批评孩子,孩子小学会过的很艰难,找耐心的,温和的老师。
如果儿童中因为自己富有成效的活动而得到赞扬,他们就会形成勤奋的倾向。
如果儿童的努力总是被斥为幼稚和做得不到位,他们就会形成自卑的倾向。
父母和家庭以外的成人起同等重要的作用。
童年期教育意义
1.在学习与活动中予以肯定,培养勤奋的习惯;
2.对于不是足够优秀的孩子少批评、多鼓励;
3.肯定孩子努力的态度;
4.多运用暗示的作用(罗森塔尔效应)。
这个阶段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培养勤奋努力的品质,家长作正向过滤器。
罗森塔尔效应:随意给的名单,说这几些孩子将来有成就,后来发现这些孩子变得越来越有成就。暗示效应,自证预言,皮格马利翁效应。(父母的嘴是开过光的)
第五阶段(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同龄群体,领导榜样 诚实自信/不确定感
这个阶段是初高中,完成自我同一性,否则会有迷茫:我是谁?我为什么学习?人为什么活着?就会去思考这些,会有纠结,如果这个阶段不能很好度过,就会有一种不确定感,不确定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要想明白。很好完成的话,就会有诚实自信的品质。诚实就是遵照自己的内心而活,这是很重要的。
同一性的形成及个性的形成,也就是获得一致的、良好的、完整的个性。
心理和身体的成熟带来新的感觉、新的躯体和新的态度。
必须把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在自我感觉上整合起来,将自己各种矛盾的经历整合起来,形成同一的自我。
无法形成这种角色认同的人会陷入角色混乱的痛苦,因为他们无法确定自己是谁,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身体心理快速成熟,发展出新的态度。我是谁,他们怎么看我,我该去哪里。
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1、父母、教师应与其建立良好关系,做青少年 转变的有力支持;2、转变态度;(尊重接纳温和)3、帮助青少年开阔视野,早日达到自我同一。(少年维特之烦恼)关系第一位,相信,当专家当英雄,不挑剔指责。
第六阶段(18-25岁):亲密对孤独 朋友、配偶、竞争合作伙伴 爱与友谊/杂乱泛爱
已经成年,在上大学,是合法延缓期,不用承担很多责任,需要发展亲密关系。这个阶段不能很好度过,对爱就会有迷茫。
第七阶段(25-65岁):繁衍对停滞感 同事、家庭成员 关心他人与创新/自私自利
这个阶段会组建家庭,把更多精力转向孩子,如果没有,可能会感觉生命的停滞。丁克家庭刚开始过得会潇洒,到一定年龄可能会后悔,没有孩子会感觉不太完美。会关心下一代,忽略伴侣,这个阶段要花一些精力陪伴爱人,而非只关注孩子,否则会影响夫妻关系。
保持平衡的主要动力来自指导下一代的兴趣。
通过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孩子和关心后代体现出来。
人到中年要能够放眼整个社会,关心他人幸福,并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获得繁衍感。
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人,将处于一种只关心自己的需求和舒适的自我专注状态,生活停滞,人会感到痛苦,忧郁寡欢,不能自拔。
孩子是桥梁,是奋斗的动力,有儿子动力足。
第八阶段(65岁以上):完善对绝望 全体人类 智慧 绝望无意义感
这个阶段会重新思考这一生过的怎么样,这辈子是按照自己想要的来生活吗?有的人会感觉遗憾,开始追求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如《飞屋环游记》电影。
一个人必须要能够抱着接受自己和满意的态度回顾一生;
一生充实和对自己负责的人会有一种完满感,可以带着尊严面对衰老和死亡;
如果带着遗憾看从前的生活,人会有失望感,背负痛心和懊悔,觉得生活中失去了很多机会,自己失败了,而一切重新开始晚矣。衰老和死亡的威胁便成了恐惧和消沉的根源。
有的老人不一定有智慧。
艾利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具体有何内容?
埃里克森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被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八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每一个阶段的良好发展,会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 的作用;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 应乃至失调 所致;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
拓展资料:
爱利克·埃里克森介绍:
1.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1994)美国神经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1902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父母都是丹麦人。生父在埃里克森诞生之前就弃家出走了。他三岁时,母亲嫁给了一个名叫西塞多·洪柏格的儿科医生。 埃里克森在童年时期并不知道洪柏格不是他的亲生父亲。但他总是出现这种感觉:无论如何,他不属于父母亲,并幻想能成为“更好的父母”的儿子。埃里克森多年来一直沿用继父的姓,甚至在第一次写论文时还使用爱利克·洪柏格的名字。直到1939年他加入美国公民时,才改姓爱里克森。
2.爱利克·埃里克森那种不属于他的家庭的感觉为这样一种事实而不断加剧:母亲和继父都是犹太人,而他却由于斯堪狄那维尔血统长的身材高大,碧眼金发。在学校,人们说他是犹太人,而在继父的祖庙里,却叫他为异教徒。由此想来,为什么“同一性危机”的概念能成为后来爱里克森理论上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就不足为怪了。
大学预科毕业后,他违背继父要他成为一名医生的愿望,从事艺术专业,并周游整个欧洲大陆。
3.总的说来,爱里克森在校时不是一位杰出的学生,但他却有艺术天赋。
Day5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这两天在学习家庭指导师网络课程,刚好讲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讲的特别透彻。就来系统地记录摘要。
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发展理论(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heory)是阐释人格的结构、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和学说,是一种人类学理论,包括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八人格发展理论等3种。
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如果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打造完美的人格则是教育工作最核心的任务和最神圣的使命。什么是人格?劳伦斯说:“理想的自我,这就是人格。”陈秉公在其《大学生人格学》中这样解释人格:“所谓人格是现实的有特色的完整的个人,是人经由社会化所获得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个人特质结构和动力结构,是人的思想品德、心理和行为的综合。”陈万柏,张耀灿在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写到:“人格是一个人品格、性格和资格的总称。”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所谓人格,是一个人先天所拥有的以及其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持久的、稳定的心理特质和倾向。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有:
1.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和内分泌因素
2.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同龄群体、大众传媒
3.早期童年经历
埃氏理论
理论简介
埃氏理论指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的八人格发展理论。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06.15—1994.05.12)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八个阶段
0~1岁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内在好的感觉,信任自己和他人,乐观 坏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观
1~3岁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意志训练,自我培训,能作决定 积极严厉,自负怀疑,关注自我,空虚
3~5岁主动对内疚成功的欢乐,主动性,方向性,目的性 对深思的目标和取得的成就感到内疚
5~12岁勤奋对自卑能够被生产性的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 不适合感和自卑感,不能完成任务
12~20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对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有信心,生活充满憧憬角色混乱,没有固定的标准,感到伪
20~24岁亲密对孤独感情的共鸣,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 避免亲密,关系淡漠
24~65岁繁殖对停滞能投人工作,有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能力 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人际关系贫乏
65岁以后 自我整合对失望 有秩序感和意义感 怕死,对生活及生活中已得到的或没发生的事情感到痛苦、失望
1、婴儿前期
0-1.5岁
信任-怀疑
5、青少年期
12-18岁
角色同一-混乱
2、婴儿后期
1.5-3岁
自主-羞耻
6、成年早期
18-25岁
亲密-孤独
3、幼儿期
3-6岁
主动-内疚
7、成年中期
25-50岁
繁衍-停滞
4、童年期
6-12岁
勤奋-自卑
8、成年后期
50岁后
完善-失望、厌恶
验证评论
虽然埃里克森自称为弗洛伊德的信徒,但他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很少有共同之处。此外,他有关人性的概念与弗洛伊德的人性观有显著的差异。
也许,正象我们已提出过的,埃里克森的理论本身并非象他个人坚持认为的那样很接近弗洛伊德的理论,这实际上只是反映了他对弗洛伊德的门徒接纳他为其中一员,从而解决他自身严重的同一性危机的感念之恩。评价象众多的人格理论一样,不能(或者说起码还不能)按照实验室研究法来评定埃里克森的理论。
埃里克森并非为研究者创立理论。他力图从概念上对与人格发展有关的几个条目进行分类,任何一个人可以认为它们是清晰的也可以认为是模糊的,可以认为他的理论对了解人格是一种有用的引导,也可以认为是毫无用处的。“理论的证据存在于治疗者与病人之间”不断进展“的交流过程中,从而引起新颖的和令人惊奇的顿悟,使病人对自己承担了更大的责任”(1964,第5页)。
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埃里克森认为除了实验室研究法外,还有其他评定人格理论的方法。尽管埃里克森感到需要对他的理论进行科学验证,但其他学者已毅然开展了这一工作。
例如,西厄欧(Ciaccio 1971)要求一百二十名白人男孩用五幅图画来编造故事。儿童相等地分为五岁,八岁和十一岁三个组。在几名裁判者的协助下,对儿童所叙述的故事按照它与哪个发展阶段最一致来逐句分类,并把每个儿童所使用与埃里克森前四个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句子的百分比作了记录。这些数据结果明显地支持了埃里克森的理论。四岁儿童表现的主题与第二发展阶段相关性最高(46%),其次为与第三发展阶段的相关(42%)。八岁儿童表现的主题与第三发展阶段相关性最高(56%),其次为与第二发展阶段相关 (20%)。十一岁儿童表现的主题与第四发展阶段相关性最高<;“%),其次为与第三发展阶段相关(26%)。
在本章前面已经提到,埃里克森运用他的理论剖析了几个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的生平,例如:希特勒、乔治·肖伯纳,默哈特默·甘地、马克西姆·高尔基和马丁·路德等。他的成就导致了一门称为历史心理学的新学科的诞生。
有人也许会问,埃里克森对历史人物分析的精确性如何呢?他的答复是,他的分析是基于一种训练有素的主观性,也可以说是基于“半传说”之上的。埃里克森谈到他对马丁·路德的分析时说:“如果说这种分析中的某些部分是传说的话,那就让它这样吧。传说的构成部分来自对历史的学术上的改写,部分来自学者著作中使用的原始素材。因而,只要所记载的事件与其它公认的事实没有矛盾,只要始终坚持一种真理的口吻,只要得出一种与心理学理论相一致的意义,我们就不得不把它当作是半传说半历史的。(1958,第37页)”
正因为埃里克森的理论缺乏科学的严谨性,所以罗森告诫我们:“……要认识到他提供给我们的是一套理论,而不是一些事实。正是部分地由于他承认自己缺乏理论意识,才使许多读者在读完他的著作后去掉或破除一种信仰,尽管他表白过他的意图,但他仍然揭示了一门必然性的学科,而不是建陶了一种有价值的观点。”(1976,第120页)
尽管埃里克森的理论缺乏科学的严谨性,但他的理论被许多人看作是所提出的人格理论中最有价值的一种。因此,在你碰到心理社会发展、自我强度、历史心理学、同一性、同—性危机和生命周期等这些术语时,请记住都是爱利克·埃里克森首创的概念,自此之后它们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
艾里克森(1902~1994)划分标准是心理社会危机
(1)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
(2)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
心理社会经验能帮助我们度过矛盾和危机。
(3)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和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
(什么阶段做什么事)失败也是经验,允许试错,接纳
1.弗洛伊德强调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认为性本能是人格发展的驱动力。而埃里克森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2.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五个阶段: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左右)、生殖期(11到12岁开始)。
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包括人生的整个时期,共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 0-1.5岁):信任感—怀疑感,希望品质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儿童完全依赖他人。(无条件接纳。话唠一样给婴儿说话,深情看着,抱着,被细心照顾被全方位关注,孩子感觉温暖安全的。)能顺产就顺产,产道的挤压让孩子努力。
婴儿能够得到的温暖、抚摸、爱和生理方面的关怀,获得满足,就会形成对他人信任的倾向。
父母对孩子不够关心,孩子在需要时得不到关怀,父母的冷淡、漠然或感情上拒绝,则会使孩子形成对他人怀疑的倾向
怀疑可能导致孩子以后发展中的不安全感、猜疑和与他人建立关系时的困难
这一阶段危机如果成功解决,人格中便形成了希望的品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乐观、开朗、信任、活跃、安详,充满朝气和对未来的希望,相信自己的希望能够实现,富于理想,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
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儿童的人格中便形成了恐惧的特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悲观、多疑、抑郁、烦躁、不信任人、缺乏安全感,非常害怕被抛弃,胆小懦弱等。有些人一生中对他人都是疏远的和退缩的,不相信他人,对外界不信任。
婴儿前期教育意义
1.给予足够多的爱、关心、温暖、抚摸;
2.及时的回应生理需求。
不要怕“惯”,给再多的爱都不为过。
妈妈情绪平和,耐心陪伴,多陪点儿。
第二阶段(1.5-3岁): 自主感—羞耻感,意志品质
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会爬、触摸、探索和自己做事的愿望,表现自控能力的增强。
控制大小便。不要急着纠正家长认为的错误,穿鞋子反着)
父母通过鼓励孩子尝试新本领来培养孩子自主的意识(鼓励创造)
不过,在孩子笨手笨脚的尝试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事故”(长大之后的趣事)
如果父母的嘲笑伤害了孩子,或一切包办代替对孩子过度保护,都可能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容易固着在这个阶段。
如果这一阶段自主性多于害羞、怀疑,危机得到成功积极解决,就会形成意志的品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坚强、独立、自我克制、果断、自律、有决心、遵纪守法、不怕困难;
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危机,则形成自我怀疑的人格特征。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意志薄弱、依附、敷衍、半途而废、犹豫不决等。
我 这个字出现,分化。边界清晰。
一、保护过度,包办代替。
孩子自觉性差、没有主见、依耐性强,潜能抑制、能力弱化、特别粘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疑虑、羞怯
二、放任自流,太过纵容。
就没有规则,不讲卫生、浪费等生活习惯,不利于社会化。
三、过分严厉,限制太严。稍有差错就斥责、打骂。
让孩子有太多的挫败感 ,会形成孩子的双面人格:怀疑自己、谨小慎微、胆小、害羞;暴力待人。
用手和脚探索这个世界。尿裤子,吵一顿,一会儿又尿了。
谈规则,谈不拢,用消退不理睬他。爱他,又坚持规则。不要大声斥责,打骂。不然谨小慎微暴力对待。
可以从正向方面读上面一段话。
婴儿后期教育意义
1、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以获得自主意识;
如果不愿意尝试,不要逼孩子。
2、对笨手笨脚的行为不可嘲笑以免产生羞耻感;
(具体赞美,及时强化,行为单一,一段只强化一个行动)
3、给予支持但不可给予包办;
4、给予自由但不可缺失规则。
5、不可故意逗孩子,因为孩子也有尊严!(扒裤子,叫亲妈)
6、不可给孩子贴标签!
对于来访者也是一样。不想说也可以不说。咨询师如何看他。不认可,顾虑。像婴儿后期。
第三阶段(3-6岁):主动感—内疚感,目标品质
这一时期的儿童不只是简单的自控,他们开始表现出主动精神
通过游戏,儿童学习制定计划和执行任务这一阶段中,儿童通过模仿生活真实情景的游戏活动,学习社会技能和角色
如果父母总是严厉批评孩子,不让他们玩游戏,不鼓励他们提问,会让孩子认为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是件错事,产生内疚感
主题玩儿、游戏。语言敏感期,学英语熏陶。不要去只学知识的幼儿园。传统文化。
不能叫打回去,如果他可以他早打回去了。发生冲突,不要讲很多道理。这个时候需要角色扮演。展示。也不能过度扮演,容易欺负其他人了。
小孩儿下手没轻重。
幼儿教育的意义
1、培养主动进取的精神;
2、对孩子十万个为什么予以耐心;(养成读书的习惯,分房)
3、注重孩子和其它小伙伴的关系;
4、多鼓励积极参与游戏,少批评。
5、学会夸奖:夸具体细节不夸全部,夸努力不夸聪明!不要夸宝宝真棒,好宝宝!
第四阶段( 6-12岁):勤奋感—自卑感,能力品质
儿童的世界以极快的速度扩展到家庭以外
在学校,儿童开始学习那些社会认为重要的技能(找个好老师很重要)
如果儿童中因为自己富有成效的活动而得到赞扬,他们就会形成勤奋的倾向
如果儿童的努力总是被斥为幼稚和做得不到位,他们就会形成自卑的倾向
父母和家庭以外的成人起同等重要的作用
催眠,错过了孩子的年龄段,无论什么时候,对孩子好就行。
儿童期教育意义
1、在学习与活动中予以肯定,培养勤奋的习惯;
2、对于不是足够优秀的孩子少批评、多鼓励;
3、肯定孩子努力的态度;
4、多运用暗示的作用(罗森塔尔效应)。
有的人以为测验万能论。这样的背景下做的试验。随意给的名单。说这几个优秀有成就。
暗示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父母的嘴都是开过光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第五阶段(12-18岁):角色同一性——角色混乱,诚实品质
心理和身体的成熟带来新的感觉、新的躯体和新的态度
必须把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在自我感觉上整合起来,将自己各种矛盾的经历整合起来,形成同一的自我
无法形成这种角色认同的人会陷入角色混乱的痛苦,因为他们无法确定自己是谁,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身体心理快速成熟,发展出新的态度。我是谁,他们怎么看我,我该去哪里
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1、父母、教师应与其建立良好关系,做青少年 转变的有力支持;
2、转变态度;(尊重接纳温和)
3、帮助青少年开阔视野,早日达到自我同一。(少年维特之烦恼)
关系第一位,相信,当专家当英雄,不挑剔指责
第六阶段(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爱的品质
个体感到自己在生活中有亲近他人的需要(闺蜜,朋友,没有朋友感觉孤独)
亲近感即指“一种关心他人并与他们同甘共苦的能力”
确立了稳定的角色认同后,一个人便会准备与他人分享生活中的爱或深厚的友谊
如果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会陷入深深的孤独感,这种情况常常给以后阶段的发展带来困难(适当谈恋爱,没有到谈婚论嫁的阶段)
培养“爱人“的能力。大学里学会谈恋爱,经验能力
第七阶段(25-65岁):繁衍感—停滞感,关心品质
使人保持平衡的主要动力来自指导下一代的兴趣。如果没有孩子,希望繁衍生命延续
通过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孩子和关心后代体现出来。
人到中年要能够放眼整个社会,关心他人幸福并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获得繁衍感
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人将处于一种只关心自己的需求和舒适的自我专注状态,生活停滞,人会感到痛苦,忧郁寡欢,不能自拔。(孩子是桥梁)
奋斗,照顾家庭,有儿子动力足
第八阶段(65岁以上):完善感—失望感 ,智慧贤明品质
一个人必须要能够抱着接受自己和满意的态度回顾一生
一生充实和对自己负责的人会有一种完满感,可以带着尊严面对衰老和死亡
如果带着遗憾看从前的生活,人会有失望感,背负痛心和懊悔,觉得生活中失去了很多机会,自己失败了,而一切重新开始晚矣。衰老和死亡的威胁便成了恐惧和消沉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