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禅让制有关的人物
西汉→新朝
8年,西汉的孺子婴禅让给新朝的王莽
东汉→曹魏→西晋
220年,东汉献帝刘协禅让给曹魏文帝曹丕
265年,曹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西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
420年,东晋恭帝司马德文 禅让给南朝宋武帝刘裕
479年,南朝宋顺帝刘准禅让给南朝齐高帝萧道成
502年,南朝齐和帝萧宝融禅让给南朝梁武帝萧衍
557年,南朝梁敬帝萧方智禅让给南朝陈武帝陈霸先
东魏→北齐
550年,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让给北齐文宣帝高洋
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後梁
557年,西魏恭帝元廓禅让给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581年,北周静帝宇文衍禅让给隋朝文帝杨坚
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给唐高祖李渊
626年,唐高祖李渊禅让给唐太宗李世民
907年,唐哀帝李祝禅让给後梁太祖朱温
南吴→南唐
937年,南吴睿帝杨溥禅让给南唐烈祖李昪
後汉→後周→北宋
951年,後汉李太后下诰将後汉皇位禅让给後周太祖郭威
960年,後周恭帝柴宗训禅让给宋太祖赵匡胤
1125年,金兵入侵,宋徽宗赵佶禅让给宋钦宗赵桓。
其他
以下是其馀在中国历史上曾完成禅让程序,但随即以失败告终的政权
前316年,战国时代的燕王姬哙禅让给子之
403年,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禅让给桓楚武悼帝桓玄
551年,南梁帝萧栋禅让给汉帝侯景
619年,隋帝杨侗禅让给郑帝王世充
兰芳共和国
华人在南洋婆罗洲建立的兰芳共和国,总长实行禅让和选举结合的形式。
什么叫禅让制?历史传说中实行禅让的有哪些人?
禅让制(公天下),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之中,但其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禅让制后改成世袭制(家天下)。
西汉新朝
8年,西汉的孺子婴禅让给新朝的王莽
东汉魏西晋
220年,东汉献帝刘协禅让给曹魏文帝曹丕265年,曹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西晋武帝司马炎
漫画人物汉献帝
漫画人物汉献帝
东晋宋齐梁陈
420年,东晋恭帝司马德文 禅让给南朝宋武帝刘裕479年,南朝宋顺帝刘准禅让给南朝齐高帝萧道成502年,南朝齐和帝萧宝融禅让给南朝梁武帝萧衍557年,南朝梁敬帝萧方智禅让给南朝陈武帝陈霸先。[3]
东魏北齐
550年,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让给北齐文宣帝高洋。[3]
西魏
557年,西魏恭帝元廓禅让给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北周隋唐
北周静帝宇文衍禅让给隋朝文帝杨坚581年,
隋恭帝杨侑禅让给唐高祖李渊618年,
后梁
唐哀帝李柷禅让给后梁太祖朱温。[3]
南吴南唐
937年,南吴睿帝杨溥禅让给南唐烈祖李昪
后汉后周北宋
951年,后汉李太后下诰将后汉皇位禅让给后周太祖郭威960年,后周恭帝柴宗训禅让给宋太祖赵匡胤
其他
以下是其余在中国历史上曾完成禅让程序,但随即以失败告终的政权
前316年,战国时代的燕王姬哙禅让给子之403年,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禅让给桓楚武悼帝桓玄551年,南梁帝萧栋禅让给汉帝侯景619年,隋帝杨侗禅让给郑帝王世充。[3]
兰芳共和国
华人在南洋婆罗洲建立的兰芳共和国,[4] 总长实行禅让和选举结合的形式。
禅让制后的制度叫作:王位世袭制,主要是为“家天下”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皇帝“禅让”呢?
中华帝王禅让制,起于帝尧。华夏远古时期,国家(或者部落联盟)最高统治者更替方式的称呼,“禅”意为“在祖先之位前大力推荐”,“让”指“帝位主动给予”。这一最高统治者交接制度的产生,在于当时原始“公天下”思想的影响,及部落联盟时期民主制度的体现。
禅让,分内禅及外禅,“内禅”为君主将帝位让给同姓(基本是让位与亲子),“外禅”谓禅位于外姓,如制度初期,唐尧禅位于虞舜,虞舜禅位于夏禹。
禅让制初期,尧舜禹三代相继禅让,以儒家传统典籍及中华传统哲学解释,属于君主以德治天下,择贤而立的“天下为公、以渐大同”之圣王为政之道,尧舜相传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夏禹受虞舜禅,依旧先后指定了皋陶、伯益作为后继继承人,但没有在生前举办禅位典礼。夏禹去世后,子夏启依仗武力,杀死伯益,废禅让制,改世袭制,以血缘继承作为君主更替的制度,建立中华第一个王朝-夏。自此,古典禅让制名存实亡(后代王朝更替时,大多数仍然有“禅让”仪式,但不过是政治表演,三揖三让,远古禅让制度的遗留而已)。
自古典禅让制后,后世帝王禅让有两例:战国时燕国燕王哙禅让与国相子之,燕国太子平、将军市被反对禅让,图谋复辟未成,反被百姓所杀。齐国趁燕国动荡,进攻燕国,燕王哙与子之被齐军所杀。赵国又送燕国质子公子职回燕国,公子职称王,即燕昭王。燕王哙禅位与子之,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外禅,且属于主动的、心甘情愿的禅位。
赵王赵雍(武灵王)禅让给儿子赵王赵何(惠文王),自称主父,又欲封公子章为代王,客观上将分裂赵国,赵大臣李兑与赵公子成发动沙丘宫变,诛杀公子章,并困主父于沙丘宫中,主父求食不得,活活饿死。赵武灵王禅位于赵惠文王,属于内禅,也属于心甘情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