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安全生产法建立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是什么?

第三条第二段:

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二、安全生产工作的机制是什么

近年来, 安全生产 形势依然严峻,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使员工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对于安全的生产,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很重要。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安全生产“四四三”工作机制

(一)完善四个体系

1、完善党委政府监管责任体系。坚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党委、政府一把手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副职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进一步细化党委、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将安全生产履职情况作为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各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切实做到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监管、行业监管、专门监管、属地监管的全覆盖、全天候、立体化。各级政府部门要根据各自的安全监管职责和行业标准,明确监管频次,制定和完善监管办法,按照监管办法认真履职,确保监管到位;督促所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全部实施挂牌责任制。

2、完善企业主体责任体系。将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作为全年工作重点,通过部门监管责任的落实推动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督促企业真正把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班前安全会、安全 文化 、安全防控 措施 、安全培训 教育 、应急救援等工作落实到位。

3、完善岗位责任体系。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要求,从安全生产考核入手,将各级、各部门、各科室以及监管人员需要履行的监管责任纳入岗位责任考核体系,督促各单位履职到位,形成层层关注、人人有责、各自负责、互相监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4、完善应急体系。切实做到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应急演练“三落实”。

(二)严格四项管理

1、严格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各级各部门要将安全风险预控作为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抓手,按照“全面铺开、整体推进,抓住重点、率先到位”的要求,切实做到对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本企业的重大危险源情况清楚、底数明白、措施有效、管控到位。建立健全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挂牌督办和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制度,建立完善隐患排查、登记、上报、监控、整改、评价、销号和考核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实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2、严格全员安全管理。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深入开展员工“知责、履责、尽责”活动,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位员工、每个具体环节。加强对企业每个员工“知责、履责、尽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奖优罚劣,并记入本人档案。

3、严格安全值班管理。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及时 报告 、解决有关安全生产问题。

4、严格安全档案管理。健全安全生产记实档案,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建立所监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档案,将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风险预控、日常检查复查等情况记入安全档案,让一切言行都有迹可循,实行终身负责制。

(三)坚持三项制度

1、坚持警示教育制度。推进安全警示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机关,开展“人人都是安全员”活动,真正使安全生产知识入心入脑。

2、坚持执法监督制度。充分发挥信息化履职监管平台作用,对辖区内的安全生产经营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将监管责任细化分解到每个科(股、站)室,每位监管人员,明确每个企业的监管责任人和履职要求,解决监管人员“管什么、

怎么管”的问题。

3、坚持举报核实、重奖重罚制度。调动全社会参与安全监督的积极性,重视发挥和利用好网络监督的作用,鼓励群众对安全隐患、对安全生产不作为等现象进行举报,认真查处每一项举报,最大限度压缩事故隐患的空间。重奖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重罚安全生产工作落后单位。通过重奖重罚,建立良好导向。

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

我国新安全生产法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十二字方针”,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主体任务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安全第一”就是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

“预防为主”就是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综合治理”就是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坚持“十二字方针”, 总结 实践 经验 ,新法明确要求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机制,进一步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是根本,职工参与是基础,政府监管是关键,行业自律是发展方向,社会监督是实现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目标的保障。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 方法

建立安全生产体系人员职责,现场安全管理中涉及的作业人员资质、安全文明生产业绩、计划进度的检查

建立 安全教育 制度、安全管理体系设置情况完善、作业人员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完善安全教育的内容、限定人员作业条件、劳保用品的使用情况。

对设备的分类管理包含存放、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检验标准、日常器具的维护保养、机具的检验检定、大型及特种设备的管理维护、维护记录。

前期准备(区域隔离及消防管理)、建立工作票(专项、和可靠隔离措施)、特种作业管理、施工作业的特别管理、包含应急措施教育宣传管理、持证上岗、安全技术的交底。

现场的监督、日常巡检,旨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隐患,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专项作业标准化:动火作业、脚手架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临时用电等作业建立标准化作业操作流程,教育操作者严格执行。

识别、控制危险源,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尤其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以及危险化学品的存储、使用严格控制。

日常安全教育、消防演习、事故研讨等。领导者的高度重视、安全监督员的严格检查、操作者的安全防范等。安全生产贵在坚持,可定期进行宣传安全教育。

>>>下一页更多精彩“安全生产 工作总结 ”

三、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包括哪些内容是什么?

安全生产的“工作机制”: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

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中,一切以安全为重,安全必须排在第一位。必须预先分析危险源,预测和评价危险、有害因素,掌握危险出现的规律和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危险和安全隐患消灭的萌芽状态。

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1、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是安全生产最根本、最深刻的内涵,是安全生产本质的核心;2、突出强调了最大限度的保护;3、突出了在生产过程中的保护;4、突出了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保护。

四、安全生产理念是什么?

安全生产理念如下: 

1、安全管理工作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管理工作原则:统一领导、落实责任、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全员参与。

3、安全管理目标: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安全生产法》

强调了“人的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理念,《安全生产法》体现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扩展资料:

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中,一切以安全为重,安全必须排在第一位。必须预先分析危险源,预测和评价危险、有害因素,掌握危险出现的规律和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危险和安全隐患消灭的萌芽状态,

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求主管者也必须是责任人,要全面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3、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指工程项目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抓生产的同时抓好安全工作。他实现了安全与生产的统一,生产和安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不能分割更不能对立起来应将安全寓于生产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