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一只狗被送入太空,被称为英雄的它,最后结局怎样?

自古以来,关于太空事业的 探索 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虽然说在古代 社会 中,人类的技术水平并不足够支撑我们前往太空,让我们对宇宙一探究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有关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之下,现如今,载人航天技术也发展得较为成熟了。

而在人类最开始 探索 载人航天的过程中,无论是哪个国家,都不敢将宇航员直接送入太空,在这种情况之下,通过其他生物来对宇宙的生存环境进行 探索 ,就成为了许多科学家们所研究的内容。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有一只狗就被送上了太空,而它也成为了众人眼中的英雄,那么,这只英雄太空狗后来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这位英雄太空狗的名字叫做 莱卡 ,在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 历史 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自此,全人类 探索 宇宙的大门也被彻底打开 。对于苏联方面来说,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为他们的航天 探索 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此后的日子中,苏联方面的科学家也开始了对载人航天事业的 探索 。

虽然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有关于载人航天的技术已经有着较为成熟的理论依据,但是,由于在此前的日子中,载人航天从未真正得到过实现,因此,即使是前苏联科学家也不敢贸然行动。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对宇宙内的生物生存环境进行模拟,前苏联方面的专家便决定寻找一只流浪狗,并对其进行有关于航天的培训。

当时,在经过一番测试之后,最终,苏联方面的科学家也找到了一只叫做莱卡的流浪狗,而在那个时候,由于莱卡有着比其他流浪狗更加强大的适应能力,因此,在经过一番训练之后,它也成为了科学家们指定的唯一一只太空狗。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关于莱卡进入太空的事宜也被正式提上了日程。当时, 为了能够对莱卡的生命体征进行有效的监测,科学家们在莱卡的身体表面和皮下安装了感应器,而在进入太空之后,莱卡的一些身体数据就会自动传入地面。

此后,科学家们又把莱卡送入了专门为其设计的加压密封舱中,并将其固定在了火箭的头部,而在莱卡的对面,还有一个能够实时传输画面的摄像头。 当时,通过观察莱卡,科学家们能够充分掌握生物在进入宇宙后的状态,而这一数据也为后续的载人航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虽然人与狗之间的生物差异性是比较大的,但是,通过一些特殊数据的换算,最终,科学家们也能够探寻到人类所能适应的宇宙环境指标。

虽然说 在此次 探索 太空的任务结束之后,莱卡并没能活着返回地球 ,但是,它为科学家们提供的数据也是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的,通过莱卡的身体指标,科学家们 探索 出了有关于载人航天的一些注意事项,可以说,如果没有莱卡的帮助的话,那么,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也必将受到一定的阻碍。

在最开始的时候,苏联官方表示莱卡顺利完成了一周的飞行任务,而在距离地球一千六百千米的地方,他们也利用特殊的手段结束了莱卡的生命。起初,很多人都相信莱卡在执行飞行任务的过程中是并没有遭受任何的痛苦的,然而, 在2002年时,一位曾经参与过前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科学家却公开表示,在刚刚进入太空的几个小时之后,莱卡便死于惊吓和中暑衰竭 。

对于所有关注莱卡的人而言,这无疑于是一种噩耗,而自此之后,许多人也为莱卡举行了一些悼念活动。虽然说作为流浪狗的莱卡在临终之前经历了许多的痛苦,但是,它却成为了人类航天事业中一位永恒的英雄。

对于莱卡而言,虽然说送上被送上太空之后,它的结局是较为悲惨的,但是,正是因为它的贡献,载人航天事业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可以说,作为一只狗的它也为整个人类 社会 的科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虽然说莱卡的悲剧是无法避免的存在,但通过后世对于莱卡的纪念,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作为太空 探索 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无论在哪个年代中,莱卡都会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参考资料:《第一只太空狗莱卡》

地球最孤独的流浪狗,被人类送入太空实验,为什么至今没能“重返”地球?

由于最初的科技有限,导致乘载“莱卡”的流浪狗的人造卫星上太空后是没有回去的路,只能在太空中进行毫无目的漫游。人类探索宇宙确实很早就出现了,在还没有人类上太空之前其实有一只特别的“太空狗”登录过太空;只可惜这只“太空狗”本身就是为了展示苏联技术而存在的,无论是否成功支持到太空他都是注定无法返回地球,是很可怜的实验狗。

一、最初的苏联技术有限,它只具备送“东西”到太空的能力完全没有让“东西”重返地球的能力

提及这只流浪狗“莱卡”,相信有些人还是会有印象的,毕竟这只狗简直了人类运输“生物”上太空的重要之路。为何它却无法返回地球?是因为它乘坐的人造卫星本身就不具备返回地球的能力;在当地的技术来说,苏联确实具有运送东西到太空的先进技术,但也只有运送而没有回收的能力,也就是说“莱卡”上太空本身就是有去没回的选择,自然在他进入太空后到现在也无法“重返”地球。

二、太空狗“莱卡”本身就是一趟有去没回的旅行,所以它的遗体一直跟卫生在太空漫无目的地流浪

来接过最初实验都会知道,“莱卡”这趟太空之旅本身就是让他死亡的行为,一方面是卫星中食物以及氧气都是有限制的,另一方面是苏联曾经计划让他上太空后进行安乐死,只可惜由于技术的有限在经过大气层时候“莱卡”就被热死了。它乘坐的那趟只有推动没有返回的卫生进入太空后酒没有了动力,没有轨迹地四处漂流也不知道到了哪个宇宙去了,自然不能再回来。

最孤独的流浪狗“莱卡”,它本身就是抱着必死的使命去正式苏联的科技,所以只有出去的路没有回来的路。

1957年,世界首条“太空狗”被送进宇宙,它后来怎么样了?

1957年11月3日,苏联首次将活体生物随着人造卫星运送到太空,它是一名名叫莱卡的狗。然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苏联,科技并不是很发达,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也处于初级阶段。

人们都清楚,小狗莱卡的太空之旅注定是一张单程票。很显然,莱卡并没有像其他宇航员一样享受到鲜花和掌声,而是在太空舱升空后几小时内痛苦地死去,它的尸体和太空舱也永远孤单地留在了地球轨道。

那一刻开始,“狗生”注定不同

在莱卡进入苏联航空实验室之前他还是一只普通的雌性流浪狗,我们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它和其它的流浪狗一样流落在莫斯科的街头。一个偶然的机会它和它的同伴被航空研究人员选中,作为代替人类登上太空实验的生物。这只小土狗当时只有两岁,它不知道面对它的将是什么……

一切的起因还是源于当时和苏联针锋相对作为老对手的美国用猴子做实验,把一只叫做阿尔贝二世的恒河猴送上太空,成为太空中的第一只哺乳动物。但是这只猴子只是登上了太空并没有进入地球轨道。这时,苏联赶在了美国前面将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2号”携带莱卡进入太空围绕地球运转。这个消息震撼了世界,小狗莱卡也成为了人类航天航空史上的大英雄。

在准备登上太空之前,莱卡和它的小伙伴们也接受了各种残忍并且饱受折磨的太空测试依次来选拔真正适合登上太空的小狗。在一系列的高强度的训练下,莱卡因为它的体型偏小有加之它曾经为一条流浪狗比起其他的家犬有着更强大的适应能力,更能在太空中忍受严酷的压力。

在长达二十多天的训练中,它们被放入狭小的空间以适应在太空舱中的空间,为了模拟火箭发射时的压力它们被放进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不仅如此,它们还进行了极大程度的噪声和振动抵抗训练,研究员们还训练它们按时吃饭、穿太空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等等。

莱卡最后在痛苦中死去

为了能在特殊纪念日时准时发射这颗搭载着地球生物的卫星进入地球轨道,苏联航天研究所利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筹备了这次活动,这在那时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由于时间原因,苏联太空研究人员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研制成功支持生物平安返回地球表面的返回舱。这也就意味着莱卡的生命也将随着人造卫星的升空而止步于此。

迪米特里·马拉申科夫说:“我知道它为何这样,它认为我们天天给它吃的喝的,对它很好,它很珍惜这里温暖安定的生活,它不想再像以前那样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它是用最大的忍耐和努力来回报我们,但是它对前途一无所知,而我们却恰恰利用了它的这份忠诚……”

1957年11月的一天,莫斯科时间早上五点半,斯普特尼克2号带着小狗莱卡从哈萨克斯坦如约发射升空。第二天,莱卡顺利登上太空的消息传遍世界各地,苏联人民更是举国欢庆。然而并没有人能想象得到,这将是这只可怜的小狗的生命倒计时。

几天后,官方发出报道,称莱卡在太空中生活了四天后因无法适应太空中特殊的环境而死亡。在莱卡牺牲后,人们似乎逐渐淡忘了它。多年后,随着人类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不断地将各种生物相继送上天空用以研究人类在太空中最适的生存活动条件。

18年前,在美国德州休士顿举行的世界太空会议,前苏联莫斯科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主任迪米特里·马拉申科夫向世界公布了一个隐藏在他心里了近五十年的秘密。其实小狗莱卡并不是像官方报道里的那样死于无法适应太空中特殊的环境,事实上莱卡在人造卫星升空的数小时内早已没有了生命特征,莱卡直接死于恐慌和热衰竭。

迪米特里·马拉申科夫博士称起飞前,我们通过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得知此时它的心率是103次/分钟,火箭发射后最开始阶段心率增加至240次/分钟,但是,进入失重状态后它的心率急速降低,地面人员为了恢复莱卡的心跳,用遥控离心分离机做了三次努力。

这三次努力使莱卡的心跳恢复到发射前的水平所需的时间比在地面上进行离心分离所需的时间长了近三倍,3小时后,它又回到了102次/分钟,这一切还是正常的。但是由于航天器的轨道非常椭圆,因此太阳辐射比预期的要高,太空舱内的温度和湿度很快就一直不断上升,用于降温的风扇也起不到任何作用,最终莱卡就这样痛苦地死去了。

再有一次机会,莱卡只想回家

12年前,俄罗斯政府为莱卡在莫斯科建立了一座纪念碑,纪念碑的位置正是五十年前莱卡所在的航空研究所,也是它短暂的生命的尽头。小狗莱卡的生命止步于此,但是现代科技依然在高速发展,人类也不会忘记有一只被人们称作英雄的小狗莱卡为人类登上太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后来前苏联为莱卡发行了印有它头像的纪念邮票,还把各种纪念品也印上了它的头像来纪念这个为了人类太空事业而付出生命的小狗。同时摇滚乐队还为莱卡写了一首歌曲,里面唱到;“离家太远,我知道你的孤独,莱卡,我以你为骄傲,莱卡,你什么时候回家,快回来吧……”

转眼间63年过去了,人们不曾知道在诺大的宇宙中,渺小的莱卡看到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我们无法感知它当时的惊慌和害怕,但在一直飙升的心率中我们能感受到它的不安和绝望。或许莱卡并不想当人类口中的大英雄,或许莱卡只想回家,回到地球像之前一样慵懒地和小伙伴在街头晒太阳。莱卡如今还飘荡在宇宙当中,或许,此刻它就在你的头顶。

很多人都在为莱卡的去世而悲伤,但这已经成为了事实无法改变。虽然我们惋惜莱卡的去世,但它对人类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莱卡就像是一颗星,照亮着我们的太空探索之路。

第一只上太空的狗,永久滞留地球轨道上,究竟怎么死的?

大师都了解,便算是在此刻,人类加入太空都是先放射探测器,而后应用动物举行试验,而且确认太空能否符合人类之后,人类这个时间才会真实地走入太空。所以在人类加入太空之前,动物才是真实的“试验者”。

而在人类加入太空的履历上,第一个被人类送入地球太空的地球生物,是一只狗,许多人大概难以置信,何以不是人,然而这便是究竟。这只狗名喊“莱卡”,而且这是一只流落狗,然而是它的运气并不是属于“流落”属性,而是成为了人类的试验品。闭于于人类来说,属于生物链的最尖端,干所有事务之前,不妨说基原都是以其余生物先行举行试验,这也算是不措施的事务,不性命去试验,人类便不措施“铺路”。而流落狗“莱卡”便是人类加入太空的第一个死品,也被大师称为“苏联太空狗”。大概大师向来都牢记第一个加入太空的人,他名喊“加加林”,是前苏联宇航员。

然而是在他之前,也是流落狗“莱卡”干了铺垫,所以真实加入太空的第一个地球生物是这只流落狗,而后才是这位名留青史的宇航员。流落狗“莱卡”是1957年11月3日本地时间上昼10时28分升起的,惟有放射的时间,大普遍人才牢记,然而是事后基原大概不人牢记了,包罗此刻假如不提起的话,确定是不人了解的。这只流落狗的运气很哀苦,在加入太空之前,举行了大范围的练习,而且是密闭式的,果然是“狗一般”的身材,干了人一般的运动,所以果然是试验转变了它的运气,假如它不交收试验,不过太空试验的这一闭,那么也不会加入到太空之中。

在1957年11月3日被放射加入到太空之后,科学家们向来在举行闭于流落狗“莱卡”举行监控,由于在举行闭于它放射升起之前,科学家们便曾经安置了监测器,用于监测瞅瞅它加入太空之后的展现,然落后行数据的传回,来分解下性命加入太空之后的展现怎样样,而且还在火箭头部逇加密仓之中平安了摄像头,闭心流落狗“莱卡”的状况,如许来获得数据,给人类反面加入太空干出精确的分解,维护,实行等历程。而在这项太空试验举行中断之后,苏联官方举行了一个数据试验的截止,那便是在这项卫星试验中,流落狗“莱卡”完毕了长达一周的遨游使命,达到离地球1600km的高处,展现十分的杰出,也便是说它不什么沉要的变卦,而事后,依照人类的规划是让它宁静地死在太空之中,由于人类不措施将其送回在地球外表,所以致今流落狗“莱卡”的尸身与昔日的太空舱还淹留在地球轨道上,而且是永远淹留在地球轨道上。

然而是一概没料到的是,这并不是流落狗“莱卡”的牺牲的究竟,在2002年的时间,俄罗斯科学家迪米特里·马拉山科夫公布了这个被人类隐蔽的究竟,那便是这个被隐蔽45年的究竟被公然了,究竟便是这只流落狗“莱卡”在太空之中,本来只存在了几个小时,并不生计长达一周的状况,咱们是上当了45年,在放射火箭加入太空几小时后,便因太空衣隔热不好,成为流落狗“莱卡”形成“火烧狗”,所以果然是令民心痛,这便是它用本人的性命换来了人类反面太空之路。闭于于此刻的动物来说,大普遍状况之下大概仍旧瞅得比拟宝贵,所以此刻也不瞅到谁在应用狗来举行试验,天然这大概是人的生计获得了满脚,所以太空试验也爆发转变。然而是此刻应用太空试验也仍旧有生物的存留,比方老鼠,这是人类常用来干太空试验的生物。天然这怎样说呢?站在爱惜动物的角度来道,咱们不该当用所有活体生物去试验。

然而是人类的启展大概仍旧有死才行,所以动物也只可成为首选,许多人大概感触如许干太残酷了,然而是不措施,天然的顺序被挨破之后,十脚都由于人类的涌现而转变,所以咱们理性对于莱卡——苏联太空狗的试验便行,假如不它,人类大概于今也很难跨出第一步,加入到太空之中。由于性命仅此一次,没了也便没了,天下上大概会有人说不怕牺牲,然而是真实面对牺牲的时间,大概仍旧有点怕。所以概括状况来说,固然此刻大概很少人了解流落狗“莱卡”为人类干的奉献,然而是它的奉献起码在科学界是遭到了闭心,包罗前苏联在1957年昔日便为莱卡刊行了记念性邮票,还有许多报酬流落狗“莱卡”写歌等等,这都证明白闭于它的记念仍旧存留的,然而是了解的人确定不多。

“太空犬”莱卡:在太空漂浮至今的流浪狗,莫斯科为它设立纪念碑,为何?

在地球上有无数个城市,城市里有无数个家庭,在这些家庭中大多都会养着宠物狗,什么二哈、柯基、斗牛等等,种类繁多,温顺、憨厚、忠诚,性格各异。它们是生命的馈赠,是人类的好伙伴。

但没有哪一条狗的"狗生"比前苏联太空犬莱卡更加传奇,因为它是第一个进入外太空的地球生命,探索宇宙的时间,甚至比人类还早。

美苏"太空竞赛",赫鲁晓夫下令发射太空飞船

浩渺的太空,无垠的宇宙,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最终幻想的目标,以古代中国为例,相传早在4000多年前,夏朝就设置了专门观察星象的"太史令"一职,古人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到了近代,在冷战期间,美、苏争霸,太空成为这两个超级大国在地球之外的另一个战场,探索宇宙也被赋予了另外一层意义。

1957年10月,苏联研制的史普尼克1号人造卫星成功发射,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进入行星轨道的人造卫星。当时正值冷战时期,史普尼克1号的发射在欧美引起了轰动性的效应,也由此掀开了美、苏两国此后长达20多年的太空竞赛。

在史普尼克1号之后,苏联立即开始准备更加高级的人造卫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下令,要在1957年11月7日发射一艘太空飞船,以超越史普尼克1号的成就,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

赫鲁晓夫定下的期限,距离史普尼克1号发射仅有1个月的时间,苏联科学家们经过多次紧急会议,达成了一致:此次任务时间仓促,风险太大,因此不可能送一个活人"上天",最终他们决定送一只狗进入太空。

事实上早在1951年,苏联就开始了让狗参与轨道太空飞行的实验,原本预定要在1958年进行轨道航行任务,但为了达成赫鲁晓夫的命令,苏联科学家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决定把这项任务提前进行。

流浪狗"莱卡"被选中,个性温顺却被训练到失禁

苏联科学家在经过仔细思索后,决定找一只流浪狗作为进入外层空间的动物,因为他们认为流浪狗比起家养的宠物犬,面对饥寒环境的忍耐力更强,所以他们选中了莱卡。

莱卡是一只雌性混种狗,当时大约3岁,个性冷静温顺,不会轻易和其它狗起冲突,苏联科学家后来回忆,称莱卡"安静而有魅力"。为了保证实验万无一失,科学家们对莱卡进行了众多训练,包括让它适应太空舱的尺寸,将它单独饲养在笼舍中,并且笼舍的尺寸不断变小。

在长达20天的饲养期里,连续的"囚禁生活"使莱卡出现便秘失禁、焦躁不安等状况,但此时实验已经无法停下。莱卡被放在了离心机里,并模拟火箭升空时的加速度以及噪音,在训练期间,莱卡的脉搏比平时增加了一倍,血压飙升。

莱卡唯一的放松机会,就是会有一位科学家会将它带回家与他的孩子们玩耍,这位科学家后来在回忆录中表示:"我真想对它好一点,因为它的日子所剩无多。"

在此次飞行的宇宙飞船上,配备了完善的卫生系统,除了制氧机、防止吸入二氧化碳的设备,还有在温度超过规定温度后,会自动运转的电扇,借此让莱卡保持凉爽。在飞船内还放置有凝胶状的狗粮,可供应长达七天的航程,狗的排泄物则集中到袋子内。

座椅上有为狗设计的安全带和狗链,整个飞船的空间非常狭小,甚至不足以让莱卡转身。此外还有心电图设备,以测量莱卡在飞行过程中的脉搏、呼吸速率等各项数据。

"史普尼克2号"不幸发生意外,莱卡死因40年未能解开

时间越来越逼近赫鲁晓夫定下的期限,1957年10月31日,莱卡进入了太空舱,此时距发射还有三天。冬天的苏联天气异常寒冷,工作人员在太空舱装上软管,连接加热器,以维持太空舱的温度。

11月3日,正式发射的日子终于到来,工作人员把莱卡好好的打理了一遍,用稀释过的酒精为莱卡擦拭毛发消毒。工作人员后来回忆:"在舱门关上之前,我们亲了它的鼻子,祝福它一路顺风。我们知道,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11月3日早上05:30:42(一说为07:22),搭载着史普尼克2号的火箭开始升空,当加速度到达最大时,莱卡的呼吸频率骤增到了发射前的3到4倍。史普尼克2号是在极度匆忙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作品,设计相当粗糙。

因此在到达预定轨道后,飞行发生了意外——火箭芯级未能分离,导致热控系统无法工作,太空舱内的温度一下飙升到了40°C。此时的莱卡焦躁不安,但仍有进食,等到又过了5至7小时后,莱卡彻底失去了生命迹象。

然而苏联的科学家曾在莱卡的食物中加入毒药,想要将莱卡安乐死,因此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整理莱卡究竟是因为太空舱电力耗尽窒息而死?还是因为吃了食物而被安乐死?直到1999年,俄罗斯最新的资料解开了人们的疑惑,莱卡是在环绕地球飞行第四圈时,因太空舱过热而死亡。

1958年4月14日,史普尼克2号在飞行5个月之后,带着莱卡的尸体一同坠落,在大气层中焚毁(也有说法认为莱卡的尸体依然漂浮在太空中,甚至可能完好无损),一共绕行了地球2570圈。

纪念再多也无法挽回"狗命" ,莱卡改变太空动物实验规则

在莱卡为人类的航天事业献身后,人们对它的纪念与怀念从未停止。在莱卡死后,苏联公布了她执行任务时的相片,照片中的莱卡系着安全带坐在太空舱中回头看望,这张照片中的莱卡形象,也被刻在了莫斯科的宇宙征服者纪念碑上。

而美国国家太空总署也将火星的一个土壤采样处命名为莱卡。2008年4月11日,俄罗斯官方在莫斯科为莱卡建立一座纪念碑,纪念碑的附近就是当年将莱卡送上太空的军事研究机构。

但是,人类真的有权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牺牲一只小狗的生命吗?由于史普尼克2号属于不可回收性飞行器,因此莱卡在计划中注定死亡。

莱卡之死点燃了人们对于动物试验的争议,在英国,全国犬类保护联盟呼吁所有养狗的人都为莱卡默哀一分钟,英国皇家虐待动物防止协会,在莫斯科电台宣布火箭升空之前,就接到了听众抗议。

包括当时的动物权利保护团体,也在呼吁公众到各个苏联大使馆进行抗议,有一些人更是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进行示威游行。

即使是在冷战时期的上世纪50年代,也有波兰的学术圈对此事表示批判,1958年发行的波兰科学期刊认为,没能将莱卡活着带回地球无疑令人叹息,也是科学界的重大损失。

值得庆幸的是,在莱卡之后,所有的太空动物实验定下了约定,都由可回收的飞行载具执行,可以说莱卡用它的生命改变了太空动物实验的规则。尽管仍有4只狗在此后苏联的太空任务中殉职,但最起码,人们已经不再将动物为人类的牺牲视作理所当然。

太空狗莱卡会腐烂吗

太空狗莱卡会腐烂。1957年11月3日上午,史普尼克2号卫星发射升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携带动物进入地球轨道的人造卫星,是一只名叫“莱卡”的流浪狗,在发射升空后几个小时内,莱卡就死亡了,死因是惊吓和中暑衰竭。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是谁

苏联航天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也是第一个从太空看到地球全貌的人。

201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的4月12日定为“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以纪念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首次飞入太空。

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是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