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七尺男儿等于多少厘米?
七尺就是1.68米左右
“堂堂七尺男儿”这句话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所以我们一般讲的“七尺男儿”中的“尺”指的是秦汉时代的尺,约为现在的七寸,也就是24厘米左右,七尺就是1.68米左右。或许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古代的男儿的身高怎么会这么低呢?竟然只有一米六八左右,这放在现在真的算是比较低的了。
古人的身高普遍比我们现代人低,考古发掘的古代墓葬给我们提供了证据。马王堆女尸辛追夫人身高是1.54米;1979年南京市随车乡桥冈村出土了明代商人华伟夫妇的尸体,男尸身高1.64米,女尸身高1.52米;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的遗骸也就是1.64米左右。
古代人身高介绍
春秋战国时期,《汉书》中记载,项羽身高“八尺二寸”,换算下来身高接近1.9米。这在当时属于较高水平。孔子身高大约是1.97米。而在南方地区,湖南出土的战国男性骨架长1.58米,湖北西汉男尸身长1.63米,山西汉墓出土的男性骨架为1.84米。当年,身高较高的有89%的人在北方,特别是山东地区。
三国西晋时期古人身高普遍高大。刘备,身高七尺五寸,就是1.82米。诸葛亮,身高八尺,就是1.94米。关羽,身长九尺,就是2.18米。考虑这一时期人类的身高较为高大,但不排除度量器材中存在一定的出入。另外,《三国演义》中的文学描述也影响了人们对这一时期人类高度判断。
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人也较高,南朝宋武帝刘裕,身高七尺六寸,就是1.86米,他的母亲刘安是沭阳人。他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长七尺五寸,就是1.84米,看样子是遗传,父子差不多高。大多数人,都是把“七尺男儿”放在南北朝时代来计算,合1.72米。
二、7尺男儿等于多少cm?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七尺就是118.65cm;
周代,一尺合今23.1cm,七尺就是161.7cm;
秦时,一尺约23.1cm,七尺就是161.7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七尺就是149.45-166.2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七尺就是169.4cm;
南朝,一尺约25.8cm,七尺就是180.6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七尺就是216.3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七尺就是207.2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七尺就是214.9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七尺就是221.76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七尺就是217.7cm。
很明显,按照唐朝以后的度制,七尺男儿的身高将达到2米以上,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谓七尺男儿无非是在1.7米左右,这和现在的人们的平均身高相差无几,所以说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扩展资料
古代的尺要短于现代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现代的19.91厘米。到战国时,一尺是现代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
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2.12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米以上,这即使在现代,也算美男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是现代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
“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尺
三、七尺男儿等于多少厘米身高
按照现今的测量身高来计算,七尺男儿的身高等于1.7米左右。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是长度却不一样。根据史料记载,“七尺男儿”的说法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
从战国到秦汉,一尺的长度是23.1厘米左右,七尺就是161.7厘米左右,从三国到西晋,尺略有增长,达到了24.2厘米左右,七尺就是169.4厘米左右。但实际上“七尺”并非是指身高。而是指衣带下垂的长度。孩童为三尺,成人为七尺。七尺之躯代指成年人。《滕王阁序》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则表示自己是孩童。
四、古时候七尺男儿大概是多高????
一、“七尺男儿”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之后的说法,秦汉时期一尺约为23到24厘米,约为现在的161-168厘米。
二、史料佐证
东汉班固《汉书》中提到“光为人沉静详审,长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意思是说霍光为人沉着冷静,身高七尺三寸,皮肤白皙,眉清目秀,留着好看的胡须。
同时《汉书》还提到“莽为人侈口蹶颔,露眼赤精,大声而嘶。长七尺五寸,好厚履高冠,以氂装衣,反膺高视,瞰临左右。”意思是说,王莽大嘴低下巴,眼睛面带红光,身高七尺五寸,喜欢穿厚鞋子戴高帽子,俯视周围。
由这里可以看出,霍光和王莽都高于古代的七尺男儿,身高在汉代比较突出,约为171厘米和176厘米作用。
扩展资料
古代“一尺”长度的变化及“七尺”的指代意义
一、古代“一尺”的变化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周代到汉代,一尺合今23.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朝,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现代一尺约为33.3cm,三尺等于1丈。
二、“七尺”的指代意义
1、代指二十岁。出自《周礼·地官·乡大夫》:“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皆征之。”意思是全国上下二十到六十岁的男子,都要被征用。
2、指身躯。人身长约当古尺七尺,故称。出自南朝沉约的《齐太尉王俭碑铭》:“倾方寸以奉国,忘七尺以事君。 意思是把自己的一点一滴都用来奉献给国家,忘记自身来报效君主。
五、古人常说七尺男儿,七尺在古代大概是多高?
古人常说的七尺男儿,是对男人的尊称和美称。古代社会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主要是男权社会,在重男轻女的时代,对男人的尊称都是七尺男儿。
在《说岳全传》及《三侠五义》这些传统武侠小说中,一般形容男性角色,都是先描写一番,从年龄、长相、身高、情态等多角度突显与众不同。
《三国演义》中描写张飞有一段话“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其他有夸张或者壮声威的叙述,但身高却是实打实的数据,八尺儿郎,且此类书中此等数据比比皆是,以现在的标准,一尺是三十三公分,八尺就有两米六以上,超过姚明。
但从清末留下的照片看,古人的身高,相比之下应该比现代的要矮一些。如此来说,那就显而易见了。根据资料查询,古代度量衡与现在有一定的差异,最为明显的是半斤八两。古代的一斤是十六两,而非我们现在的十两。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度量衡也不一样,同样是七尺男儿,其真实的高度就千差万别了。
七尺男儿的这个说法,具体始于哪一个朝代?已经无从考究。但是每一个朝代一尺的长度是不一样的,我国商代的一尺是16.95厘米,七尺男儿并不是很高。到了周朝一尺的长度大约为23厘米,7尺男儿大约160厘米,也不是很高。一直到了隋唐时期。尺的长度大概约30厘米左右,这时候的7尺男儿就很高了,应该非常少的人能达到这个高度。
秦代一尺约23.1公分,汉代一尺约23.75公分,魏晋时期一尺约25.8公分,隋朝一尺约29.6公分,唐代一尺约30.7公分,宋元时代,一尺约31.68公分,明清时期就比较接近现代的标准,一尺约31.1公分,如果以现代的标准,自然古人算很高的身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