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宝宝出生身高体重标准表!你家宝达标了吗?

孩子的 身高 是一直困扰着父母的问题。。。

做为父母总是会有更高的要求,就算是无法拥有模特般身材,也要差不多才行,至少不能是人群中的特殊群体。

根据 《中国儿童身高管理现状调研报告》 显示,目前在国内,有超半数的孩子根本没有达到父母传递给他们的遗传身高, 准确数值为53.4% 。

也就是说,孩子明明具有长高的潜能,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他们的身材处于非正常状态。这种情况要是能够早点发现的话,或许还有机会弥补。

我们先来看看新生儿出生身高体重标准表

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因为性别,以及在宫内的营养情况不同,体重身长是不一样的,婴儿在出生后的增长速度也是不一样的,跟营养疾病都有很大的关系。

正常新生儿的体重一般在 2500克 至 4000克 之间,身长在 46 至 52厘米 ,头围 34厘米 ,胸围比头围略小1至2厘米。

宝宝身高增长标准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 50厘米 ,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 25厘米 ,所以一岁时大约是 75厘米 ;

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 小儿身长(厘米)=年龄 5+75(厘米)。

凡身高超过标准 10% 或 不足10% 者就算不正常。

宝宝体重增长标准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大约 180-200 克;

4-6个月时每周增长 150-180 克;

6-9个月时每周增长 900-120 克;

9-12个月时每周增长 60-90 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 2倍 ,1岁时大约是 3倍 ,2岁时大约是 4倍 ,3岁时大约是 4.6倍 。

男宝和女宝的发育情况不同,家长可参考以上的宝宝身高体重表格数据,看看孩子的身高体重是否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据并非绝对标准,只要孩子的身高体重值在正常范围内,身体无异常病症,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到底多高多重才是正常?

1-7 岁以下男童身高(长)标准值(cm)

1-7 岁以下女童身高(长)标准值(cm)

1-7岁儿童体重对照表(男)

1-7岁儿童体重对照表(女)

体重是评价儿童生长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

体重在出生后的前3个月增长最快,一般为每月增长 600-1000 克,3-6个月每月平均增加 600-800 克。1岁以内是体重增加的最快时期,也就是所谓的第一个生长高峰期。

体重有简单的公式进行估算: 6个月以下婴儿的体重=出生体重+月龄 0.77,7-12个月龄婴儿体重=6+月龄 0.25,1岁时体重=出生体重 3,2岁时的体重=出生体重 4,2岁到青春前期体重=年龄 2+7,对于男性一般是加上8 。

家长该如何正确分析以上这几个标准表呢?

上下浮动1~2厘米不用放在心上

既然存在这个标准,很多家长就会严格参照标准上的数值对孩子的身高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有什么出入的时候,就会陷入深深的焦虑当中,连最坏的结果都预估到了。

甚至有些家长有病乱投医,一股脑给孩子吃了很多补品,听信一些民间传说等等。到头来用力过猛,导致揠苗助长,孩子非但没有长高,反而变得早熟,这岂不是更糟心?

孩子长高,两个黄金期

0-3岁婴儿期和9-13岁青春期

3岁以下儿童身高和婴幼儿早期营养密切相关,这个时期生长速度快,一旦早期喂养、营养出了问题,后期身高很难进行追赶,定期生长监测非常重要,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到儿童保健科接受专业的检查和喂养指导。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迅速,要注意是否存在提前出现生长增速后第二性征发育和身高增长不匹配情况,如果女孩出现乳房发育、男孩睾丸体积增大明显,但身高偏矮,或者增速不快要高度警惕及时就诊。这一时期营养同样非常重要。

只要抓住孩子生长的黄金期,在医生的指导下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孩子生长进行干预,能很好地实现突破孩子身高的遗传限制。

那么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帮助孩子的身高发育呢?

1.创造一个好的睡眠环境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好的休息,根据调查显示,晚上10点到凌晨1点左右是孩子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阶段,所以这个时间段最好让孩子保持很好的睡眠状态,所以要尽可能保证孩子能够在晚9点左右的时候上床睡觉,每天的晚上的睡眠时间能够达到11个小时左右为最佳。

2.孩子的饮食习惯要注意

尽可能让孩子不要挑食,肉类蔬菜水果分配均衡,不能营养过剩或者过少,零食要少吃。

3.合理的运动

不同阶段需要孩子进行适合的运动,适度的运动很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跳绳,慢跑,打球都是很有益处的运动方式。

写在最后

二、2022年儿童标准身高表出炉,1-18岁都能看,你家孩子身高达标了吗

首都儿科研究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现如今的家长有53%认为自己孩子长得矮,有86%的家长知道孩子身材矮小会影响将来找工作和发展,还有近九成的家长表示,即使知道孩子的身高在平均线上,依然希望孩子还能再高一点。

其实孩子的身高问题不止家长关心,国家也重视。

我们国家在1975年、198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连续5次,进行了关于全国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的调查。

这是属于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流行病学调查,最后的结果也很好,我们国家孩子的体重、身高都在一步一步的向好的方向改善,而且目前已经达到 历史 上,我们国家儿童体格生长水平最好的时期。

01

2022年儿童标准身高表出炉,1-18岁都能看,你家孩子达标了吗?

——影响孩子长高的因素有哪些?

营养问题

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当孩子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就会减慢身长增长的速度。

维生素D、钙和磷与骨骼生长密切相关,同时碘锌不足也会导致孩子身材矮小,所以从小就要注意孩子的营养是否全面。

睡眠

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刺激儿童生长的重要激素,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在一天24小时内是不平衡的,睡眠时分泌高于觉醒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一般新生儿每昼夜需要睡眠20小时,2-6月为15-18小时。6-8月13-15小时;8月-3岁,12-13小时;3-7岁,11-12小时,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因人而异,差异很大,如果有的孩子睡眠少,但精神、情绪、生长发育正常,没必要强求。

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营养,加速骨骼的生长,使骨骼致密,促进体长的增长。

3-4个月前,孩子应该每天俯卧几次,促进全身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时培养翻身、攀爬、站立、行走的基本能力。

孩子不应过久地抱着或坐着,孩子抱着不便于活动全身,久坐会影响下肢发育,同时,孩子学会坐后,往往不愿意学习翻身和攀爬,经常锻炼身体也是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

疾病

很多疾病都会影响孩子身长的增长,一般急性病只影响体重,慢性病会影响体长。

如果经过长期测量观察,孩子的体长始终低于同龄儿童平均体长的10%,则称为生长迟缓;如果低于30%,就是异常,要及时治疗。

遗传和性别

遗传可能是更多父母关心的问题,但不可避免的是,有些孩子的身长会受到遗传的影响,况且从性别上来说,男生普遍高于同龄的女生。

生活环境、 社会 文化、气候地区

在我国北方生长的孩子要高于南方的孩子,居住在环境、文化水平较高地区的孩子,平均个儿要高一些。

——2022年儿童标准身高表

1:男孩

2:女孩

——儿童矮小症诊断标准

在医学上衡量矮小症,通常通过百分位数法或者标准差法评价是否存在身材矮小,所以儿童矮小症主要有以下诊断标准:

1、百分位数法是指孩子的身高小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人群平均身高第3百分位。

通俗讲,比如同年龄、同性别的100个中国小孩,由高到低排队,第3百分位是指倒数第3位,在医学上小于第3百分位,就是后面倒数3个,称为矮小症;

2、标准差法,取平均值。比如成年中国人的身高大概是1.7m左右,根据离散程度,制定了标准差,离平均数越远,越接近矮小,低于两个标准差称为矮小症;

3、有时在临床上还需要根据生长速率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矮小情况,2岁以后到青春前期,孩子每年身高增长幅度大概是5-7cm,如果生长速率达不到每年5cm,要考虑是否存在矮小症。

02

生育年龄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医生表示:对于年龄对身高有一定影响作用。

研究指出人的高矮由多方面因素决定,例如家庭中孩子的数量,以及孩子出生的先后顺序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

父母的教育水平和从事的工作也影响孩子的身高,例如从事强脑力劳动的父母生育的孩子平均身高高于体力劳动者的后代;

城市化进程也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高,例如城市中的孩子成熟期早,且体格上优于农村的孩子,营养环境改善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父母生育孩子时的年龄也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三、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2022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如下图,正常新生儿的体重一般在2500克至4000克之间,身长在46至52厘米,头围34厘米,胸围比头围略小1至2厘米。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

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宝宝体重增长标准: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大约180-200克。

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

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0-120克。

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四、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2022男孩

1-12岁男童标准身高如下:

1岁71、2cm73、8cm76、5cm79、3cm;2岁81、6cm85、1cm88、5cm92、1cm;3岁89、3cm93、0cm96、8cm100.7cm;4岁96、3cm100.2cm104、1cm108、2cm;5岁102、8cm107、0cm113、3cm115、7cm;6岁108、6cm113、1cm117、7cm122、4cm;7岁114、0cm119、0cm124、0cm129、1cm;8岁119、3cm124、6cm130.0cm135、5cm;9岁123、9cm129、6cm135、4cm141、2cm;10岁127、9cm134、0cm140.2cm146、4cm;11岁132、1cm138、7cm145、3cm152、1cm;12岁137、2cm144、6cm151、9cm159、4cm。

五、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2022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2022:

体重。1-6个月的儿童标准体重一般为出生体重加上月龄后乘以0.7。7-12个月的儿童标准体重一般为月龄乘以0.25后加6。1岁儿童的标准体重为10KG左右。2岁至青春期前儿童的标准体重为年龄乘以2加7。

身高。3岁及以下的儿童立位测量不准确,应该采取仰卧位测量身高。新生儿出生时标准身高为50CM,1岁儿童为76.5CM,2岁儿童为88.5CM,三岁儿童为96.8CM。

计算法

(7-16岁)

标准体重(公斤) = 年龄 x 2 + 8 ( 7 - 16 岁 )

轻度肥胖 : 超过标准体重 20% - 30 %

中度肥胖 : 超过标准体重 40% - 50 %

重度肥胖 : 超过标准体重 50% 以上

六、2022年儿童标准身高表出炉,1-18岁都能看!你家孩子身高达标了吗

根据《中国儿童身高管理现状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约有54.2%的儿童当前身高水平未达到遗传身高,尤其东部地区的未达标率更高,所以说孩子的身高问题已演变成 社会 化问题。

因此,家长们应该在孩子2到18岁期间就对身高问题予以重视。

2022年儿童标准身高表出炉,1-18岁都能看!你家孩子身高达标了吗

——影响孩子长高的因素有哪些?

常见于以下几方面:

1、遗传背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父母的身高及身高的增长幅度,都决定了孩子的身高增长及最终身高。

2、营养状态:如果营养状态良好,通常对长高有利。如果摄入的营养素不足,平时有偏食、挑食等习惯,一般就会不利于长高。

3、睡眠:也是影响长高非常重要的因素,人体在睡眠时可以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可占到总分泌量的一半左右,所以保证完整的深度睡眠有利于长高。

4、运动:运动状态下可以帮助人体刺激生长激素分泌,帮助人体长高。

所以,要从以上几点干预,帮助孩子达到理想的身高水平。

——2022年儿童标准身高表出炉,1-18岁都能看!

1-18岁男孩身高表(2022版)

1-18岁女孩身高表(2022版)

——有哪些习惯有助于孩子长高?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家长要知道,晚上22点到凌晨1点是孩子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

如果儿童在此期间处于睡眠状态,身体可以分泌足够的生长激素,使儿童能够正常发育。

相反,如果孩子不睡觉还在玩耍,身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就会减少,影响孩子的生长,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晚上9点前睡觉。

2、不能让孩子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

很多孩子挑食、偏食的习惯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养成的。孩子挑食偏食的原因很多,比如父母做的辅食不好吃,给孩子吃的零食太多,不尊重孩子自己的饮食意见……

所以,当宝宝开始吃第一口辅食米粉的时候,家长就要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首先,辅食的口味要根据孩子的喜好来选择,让孩子喜欢吃;其次,要选择营养高、易吸收、易消化的辅食,让孩子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3、有锻炼的习惯

运动是孩子长高的秘诀之一,应该从婴儿期开始。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让孩子躺着、站着、趴着……这些运动可以锻炼他们的协调能力,促进四肢骨骼肌的发育,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

4、按时体检

有些家长总认为孩子缺钙、铁、锌等元素,然后给孩子补药或服用各种药物补充剂。

实际上,孩子是否缺这些元素,不是肉眼能够判断的,家长应该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根据专业的检查,来判断,缺就补不缺就不补。

——宝宝长高了应该吃什么?

1、牛奶

“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牛奶是钙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其中的钙含量高,容易吸收,对于需要大量钙的宝宝,每天可以喝500ml的牛奶。

在牛奶的选择上,可以选择牛奶或者酸奶,酸奶作为牛奶的发酵产物,其营养价值与牛奶相当。

如果是喝牛奶拉肚子的宝宝,可以用酸奶代替牛奶,但酸奶一般保质期较短,需要冷藏,所以喝之前要从冰箱里拿出来,放在室温下,然后给宝宝吃。

2、鸡蛋

蛋白质是合成骨的重要成分,鸡蛋中的蛋白质是所有蛋白质中最容易吸收利用的,对于宝宝来说,每天1~2个鸡蛋最合适,其中,水煮蛋和蛋羹是最适合宝宝的烹饪方式,尽量避免煎、炸、炸来喂宝宝。

3、绿叶蔬菜

虽然绿叶中的钙没有牛奶中的钙容易吸收,但绿叶中的钙含量比牛奶中的高。另外,绿叶蔬菜中的维生素K可以促进骨骼中钙的沉积,更有利于骨骼的发育。

但需要注意的是,烹饪前在沸水中漂烫30秒至1分钟,可以去除大部分阻碍钙吸收的草酸。

4、深海鱼

深海鱼富含钙,比绿叶蔬菜更容易吸收,除此之外,深海鱼中的蛋白质更胜一筹,可以为宝宝补充优质蛋白质。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深海鱼中含有DHA和EPA,对孩子的视力和智力发育有重要作用,在长高的同时还能促进全面发展,常见的深海鱼有沙丁鱼、秋刀鱼等,建议用蒸的方法去掉鱼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