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上总共有几个武安君?

战国时期有三位武安君,分别是赵苏秦、秦白起、赵李牧。最著名的武安君自然是白起了。

关于秦国白起“武安君”的由来。《史记》卷五《秦本纪》记载:“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楚王走。周君来。王与楚王会襄陵。白起为武安君。”张守节《史记正义》认为“武安君”得名由来是“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却接着说明战国武安“故城在(潞)(洺)州武安县西南五十里。七国时赵邑,即赵奢救阏与处也。”这里仿佛说白起武安君既有封号,也有封地,封地不在白起所拔楚地附近,却在不属于秦国国土的赵国武安。诸祖耿《战国策》注引崔适曰:“秦亦以是明封白起,但有名号耳,无封邑”,又“白起为武安君是名号侯之滥觞也,无封邑但有名号而已”。

至于苏秦、李牧的“武安君”封号及封地,与赵国或赵武安有着密切关系。《战国策》卷三:“(苏秦)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言,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诸祖耿注:“赵先以封苏秦,后又以封李牧。”“苏秦封武安君,盖其食邑也。”苏秦的封君不临土不治民,只是收取税赋,如同一般官僚的禄田。李牧的武安君名号才是实至名归的,是既有封君,又有封地。

汉高祖刘邦曾与群臣评论三个武安君,到底谁更贤明?高皇帝谓群臣曰:“吾少也贱,尝习于战国而未竟也。夫三武安君敦贤?”

高帝身边的辩士陆贾称赞了武安君苏秦,陆贾称赞苏秦以三寸之舌,不假尺棰寸兵而西胁秦。舞阳侯樊哙则不认同陆贾的说法,他赞扬的是白起,樊哙称赞白起战功丰硕,认为自蚩由以还,未有如此战绩。季布则赞扬了李牧,季布称赞李牧率领当时赵国弱兵,北摧胡人,西遏强秦,扭转局势,反弱为强。

三个武安君在历史上各有开创建树之功,陆贾、樊哙、季布三人也皆就自己的特长与境遇发论,难分高下。高帝最后赞赏季布的看法:“善夫!季将军之言,将矣。”

二、古代历史上的四位武安君是哪四个?

武安君,古代封号名。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最早出自西周,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

一、白起

白起善于用兵,与来自楚国的秦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

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千字文》将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二、李牧

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三、项燕

世代为楚国将领,受封于项,后用为姓氏。率军大败了秦将李信。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倾国兵力,以王翦为将帅,率军六十万大举攻楚国,攻取楚国陈县以南至平舆县之间的地域。楚国危亡在即,倾国兵力迎击秦军,以项燕为主将,准备决一死战。王翦因势利导,采取坚壁固守的方针,避其锋芒。楚军多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两军相持日久。楚军以为秦军将长期驻守新占领土,于是撤军东归。王翦伺机起兵追击,令勇壮军士为先锋,突袭楚军。楚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结果大败。项燕在兵败之下自杀。秦军乘胜攻占了楚国大片地域。

四、苏秦

苏秦与张仪同出自鬼谷子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三、武安君是古代的封号名,历史上的武安君都有谁?

历史上的武安君有四位,分别是白起、李牧、项燕、苏秦。

1、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国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2、李牧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 ,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3、项燕

项燕(?—公元前223年),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宿城区)人。战国末年楚国名将。世代为楚国将领,受封于项,后用为姓氏。率军大败了秦将李信。项燕被楚王赞为楚国的武安君,但无史料记载项燕受封为武安君。

4、苏秦

苏秦(?—前284年),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

扩展资料

四人结局:

1、白起天下无敌,最终自刎而死。

2、李牧横扫匈奴,后因秦国贿赂大夫郭开所使用的离间计被赵王所杀。

3、项燕屡败秦军,后被王翦所败,死在乱军之中。

4、苏秦为燕国去齐国做内应,五国伐秦,齐国同时讨伐宋国,燕国大将乐毅带领五国联军回伐齐国,齐国察觉苏秦是燕国的奸细,所以苏秦被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安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起

四、历史上武安君有几个?

历史上武安君有三个,分别是:

1、白起: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2、李牧: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3、苏秦:

战国时期,苏秦为合纵长,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之后出使六国,并佩六国相印,采用合纵策略使山东六国与秦国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