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打过几次仗?分别是?
1、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2、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
3、抗美援越战争,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中国先后派出了高炮、工程、铁道、扫雷、后勤等部队,总计32万余人,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筑路、构筑国防工程、扫雷及后勤保障等任务。
4、珍宝岛自卫反击战,1969年3月2日的自卫反击作战击毙苏军31人、打伤14人,击毁装甲车、指挥车和卡车各1辆,击伤装甲车1辆。战斗中,中国军人牺牲20人、伤35人,另有1名通讯员失踪。
5、西沙海战,197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一部与陆军分队、民兵协同,对入侵西沙群岛的南越军队进行的反击作战。
6、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间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称取得胜利。
7、南沙海战,1988年3月14日中国海军和越南海军在中国南沙群岛赤瓜礁海域发生的武装冲突,是中国海军的一场自卫还击战。
扩展资料
1960年至1967年,南越多次侵入中国南沙安波沙洲、南钥岛、双子礁等15个岛礁,破坏岛上原有中国主权碑和建筑物。
1973年7月至1974年12月,南越侵占了南子岛、敦谦沙洲、鸿庥岛、景宏岛、南威岛、安婆沙洲共6个岛礁。
1988年2月17日,发生越南与中方争夺华阳礁主权碑事件,针对越南的挑衅行径,榆林基地奉命组织舰艇编队,前往南沙群岛水暑礁及其周围海域,保卫施工部队施工,保卫附近海域及其岛礁不受侵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沙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越自卫反击战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沙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美援越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美援朝 (历史事件)
二、中国战争历史顺序是什么?
1、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闭关锁国后的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
3、1883—1885年,中法战争
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于法国侵略中国和越南而引起的一次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
4、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5、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
6、1926-1928年,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
7、1931-1945年,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
8、1946-1949年9月,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国共内战第二阶段。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解放军完成了解放全国大陆和近海岛屿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第二次国共内战胜利,统一了中国大陆。
三、中国战争历史顺序
1,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闭关锁国后的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2,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
3,甲午中日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
5,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
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6,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7,解放战争: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国共内战第二阶段。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解放军完成了解放全国大陆和近海岛屿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第二次国共内战胜利,统一了中国大陆。
8、对越自卫反击战,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间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称取得胜利。
随后解放军开始对越南北部的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毁灭后撤出越南。越南人民军在中方撤出之后也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反侵略、反帝是中华民族和外来侵略者的民族矛盾,这构成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社会”。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反侵略发展成为反帝。
反封建、求民主是中国人民(包括农民、工人、手工业者、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的革命阶级)和封建主义或势力(包括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等)的阶级矛盾,这构成了中国近代的“半封建社会”。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中国近代的主要矛盾,通过斗争,将民族矛盾化为民族独立,将阶级矛盾化为人民当家做主。由此形成了新中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四、请列举,新中国从建国至今,打过的所有战争和时间。
1950年 朝鲜战争
1962年 中印战争
1969年 中苏珍宝岛战争
1974年 中越南海大战
1979年 中越战争
详细的话,额——
新中国历次对外战争回顾与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一共经历了8次主要的对外战争,分别是抗法援越战争(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1950)、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中印战争(1962)、中苏珍宝岛战争(1969)、抗美援越战争(越南战争,也叫“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1963-1975)、抗美援老(挝)(1969-1973)、中越战争(1979)和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几场战争,应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因为要么规模不是非常大(如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等),要么中国直接参与的力度不是非常大(如抗法援越战争等),同时,也是因为本文的侧重点和限于篇幅的原因,以下就不一一详细谈及。只是选择性地做一个大概的说明。 1950抗法援越战争:1950年8月,中国军事顾问团前往越南援越抗法,是我军第一次跨出国境作战。这次我军走出国境线有三个特点:出兵最少;没有出动作战部队;没有直接参与作战。但仍然给予了越南重大支持,帮助越南获得了民族解放。 1950~1953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美国通常称为“韩战”):这是我军第二次跨出国境作战。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军队出国作战时间最长、出动兵力最多、歼敌最多、同时也是伤亡最大的一次跨境作战。朝鲜是中国百年耻辱的痛。新中国刚成立一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就饮马鸭绿江,面对帝国强敌是战是躲避,中国人能否立足世界,这个艰难的选择摆在面前。中国是否又要被入侵,不能寄托在帝国的善心上。美帝对新生社会主义的扼杀之心已现,这一仗中国必须打,御敌于境外是最好的选择。趁敌立足不稳,立即出兵显然是个明知的选择。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后,一鼓作气,长途奔袭,自以为此战就要结束了。然而就在他们松懈时,中国军队悄然入朝,突然发动袭击,联合国军溃败。在朝鲜北方,由于金正日经营多年,军民一心,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是中国以落后的武器打败了先进的联合国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中国军队的奉献精神。然而当攻下汉城时,中国军队没有果断的后撤,因此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朝鲜南部是平原地区,易于机械化作战。中国军队因为战线拉得太长,补给困难。所以在联合国军星期天攻势下,损失惨重。但是最后在英勇的中华儿女的前赴后继下,最终还是迫使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停战。从政治上来讲,中国完全没有必要为保护金正日政权而战。中国出兵参战更多的是军事战略上的考虑,因此打出的口号也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可以看出,这一仗不是为政治而战,如果朝鲜不是中国百年耻辱的烙印,这一仗很可能不会打。回顾一下中国的历史,自中华民族定鼎北京以来几个世纪都对朝鲜半岛特别关注,决不能允许外部势力染指朝鲜!就算是明朝清朝晚期到了国家积贫积弱的地步也要出兵朝鲜。 1962中印之战: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是解放军第四次跨出“国境线”。这次“越境”作战有三大特点:一是人民解放军跨出的是当年英印殖民者强加给中国的“麦克马洪线”,而不是“西姆拉边界谈判”前的中国边境线--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二是人民解放军在收复英殖民主义者和印度霸占的中国领土后,又主动撤回到实际控制线----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北中国一方,并且从这条线再往后撤20公里,没有通过武力改变中印边境现状,没有侵占印度一寸土地;三是将缴获的印军武器装备和俘虏无条件地交给印方。打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中印位于喜 马拉雅山脉两侧。而喜马拉雅山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关系着水系安全。控制他的意义一点不亚于平原粮仓。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制高点,战略地位自然显著。印度不顾中国多次抗议,企图要用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为边境线,进而控制整个喜马拉雅山山脊。这关系到中国的领土和水系安全,这一战一定要打,而且一定要打得漂亮。然而要打这一战必须克服很多困难,主要是东线。虽然西藏如今修通了铁路,物资运输得到大大改善。但是在那个年代把战争物资运往前线不是一般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东线还要翻越喜马拉雅山山脊,再下到岭南作战才能收复失地。西线采取稳打,攻克高点,占领并驻守。东线只能采取迂回包抄,歼灭敌武装,清除据点,并象征性的收复达旺。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迫于战略物资的运输条件,不得不放弃藏南洼地,后撤至易守难攻的高地驻守。这一战打的漂亮,但又有许多无奈。以至于最后只好做顺水人情,把大量物资和俘虏无条件送还给印度,以占领舆论制高点并换取和平空间。中国和印度历史上是友好古国,近代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欺辱掠夺。既无仇恨,又无政治分歧。因此这一仗完全是因为领土争端,并无政治因素。 1969 中苏珍宝岛之战:中苏珍宝岛之战发生于一九六九年三月二日至十七日,是在中苏关系持续恶化的大背景下爆发的,也是苏联走上霸权道路后的必然结果。珍宝岛事件的爆发,引发
五、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打战的
1840年进入近代后,战争不断,清朝末年,有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等。
在1911年清朝灭亡后,民国开始有二次革命,军阀混战,后来有北伐,有国 共内战,一直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49年后,国内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斗。对外,则有朝鲜战争,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中,珍宝岛战役,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