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尺有几米?

因为1米=3尺,所以1尺=1÷3=0333333米=3333333厘米(cm)尺是古今都有的,是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

一米等于100cm,古代不同时期,一尺长短不同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扩展资料:

一尺为长度单位,十寸为一尺。也作为量词,形容极短或极宽,多含夸张之意,非实指。

秦汉时尺长约合今23厘米。南朝太史令钱乐之依照当朝尺长(合今24.5厘米)更铸张衡浑天仪。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下令统一度量衡,用北朝大尺(长30厘米)作为官民日常用尺,用南朝小尺测日影以冬至和夏至。

唐代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宋代司天监的圭表尺、元代郭守敬造观星台所标的量天尺都采用隋唐小制。1975年,天文史家从明代制造的铜圭残件上发现当时量天尺的刻度,考定尺长24.525厘米, 与钱乐之浑天仪尺度相符。在1300 多年间,量天尺尺值恒定不变,保证了天文测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日常用尺,则历朝趋向变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度量衡

二、一尺等于多少米

1尺=0.3333333米(m)

尺,是一种长度单位,中国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一尺等于十寸。

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现在的19.91厘米。到战国时,一尺是现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

“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寻、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几、轨、雉、毫、厘、分,等。其基本换算关系如下:

1、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

2、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

3、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

4、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尺

三、一尺等于多少米?

不同时代的尺寸是不一样的,现在是0.3333米

1尺 = 10寸(1尺=24.9厘米)

1尺 = 10寸,1寸 = 10分(1尺=31.1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19.9厘米)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新莽;后汉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三国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1厘米)

西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东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十六国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南北朝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1尺=29.6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前期:1尺=29.6厘米;后期:1尺=23.5厘米)

唐;

五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小尺:1尺=31.1厘米;大尺:1尺=36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营造尺:1尺=31.1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营造尺:1尺=32厘米)

现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3.3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