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苹果什么时候传入了我们国家?原产地在哪?

苹果是在清朝同治帝在位期间传入中国的,它的原产地主要是欧洲地区。其实中国古代也有自产的苹果,其名为“柰[nài]”。柰这种水果早在两千多年便已出现,它的品种也是非常多样的,这其中包括紫柰、绿柰以及冬柰等等。它原产于新疆地区,其口感偏向于现在的绵苹果。古人就曾这般评价过柰:“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

介于柰这种水果的口感并不算很好,所以待苹果传入中国之后它就慢慢遭到了淘汰。苹果的出现可以追溯两千多前的欧洲,后来由罗马人率先对其进行人工栽培,再然后逐渐推广至其它欧洲地区。待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不仅将美洲当地的东西带了出来,同时也将欧洲地区的东西带进了美洲,这其中就包括苹果。苹果到了美洲之后又经过新一轮的创新,从而出现了更多的新品种。

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变革之后,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从它们那里引入了苹果。继日本之后,中国、非洲等国家或地区也开始陆陆续续引入苹果,其中中国是在清朝同治帝时期引入的。这个时期的中国因为海禁的解除,与西方国家的交往日渐频繁,所以西方文化也在这个时期大量传入。当时有一位名叫约翰·倪维思的美国人前来中国时就将苹果以及洋梨等外来水果也一并带了进来。

当时约翰·倪维思所居住的地方是山东烟台,所以该地便成为中国境内最早开始种植西洋苹果的地方。因为西洋苹果的口感远胜于柰这种水果,所以深受中国人喜爱。待山东烟台率先开始种植苹果之后,其它地区也纷纷开始从烟台引进苗木进行种植。苹果种植就这样一步步扩大至全国。

二、北宋有苹果吗,另外苹果是什么朝代在中国盛行的

北宋没有苹果,苹果是清朝才传入中国并流行的

苹果,落叶乔木,叶子椭圆形,花白色带有红晕。果实圆形,味甜或略酸,是常见水果,具有丰富营养成分,有食疗、辅助治疗功能。苹果原产于欧洲、中亚、西亚和土耳其一带,于十九世纪传入中国。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和四川、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三、苹果什么朝代传入中国

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苹果了。

苹果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夏禹所吃的“紫柰”,就是红苹果。晋朝郭义恭著《广志》中说:“西方例多柰,家家收切曝干为脯,数十百斛为蓄积,谓之频婆粮”。当时已知“正月二月中,翻斧斑驳椎之,则饶子”。即类似现代的环状剥皮技术,来促使多结果。晋代中国种植苹果的技术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了。

宋人李调元的《南海百咏抄》,已有咏苹果诗云:“虞翻宅里起秋风,翠叶玲珑剪未工,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迄至明代,不但有“夏熟”的“素萘、朱柰、绿柰”,而且“凉州有冬柰,冬熟,子带碧色”(李时珍)。“洁可玩,香闻数步”,但“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见《群芳谱》)。

扩展资料:

苹果起源

苹果原产欧洲中部、东南部,中亚西亚和中国的新疆。在公元前三百年的欧洲,M.P.Cato已记载了苹果的品种。后来,罗马人开始栽培,并有嫁接繁殖。十八世纪J.B.蒙氏及T.A已利用自然杂交进行实生苗选育,逐步推广栽培。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欧洲移民把苹果传入美洲,在美洲又培育了不少新品种。日本在明治维新时代,从欧美引入苹果。

此后,大洋洲、非洲也都相继引入苹果。近百年来,世界五大洲先后有了苹果栽培。最早期的欧洲人已食用苹果,并对之进行了改良和选育,一些品种早见于2000多年前,在向美洲殖民前,欧洲已知品种达数百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苹果

四、苹果最早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19世纪中叶欧洲苹果入籍中国后,欧洲苹果先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一带落户。

拓展资料

苹果原产欧洲中部、东南部,中亚细亚乃至我国新疆。欧洲在纪元前三百年,M.P.Cato已记载了苹果的品种。其后,罗马人开始栽培,并有嫁接繁殖。十八世纪J.B. 蒙氏及T.A已利用自然杂交进行实生苗选育,逐步推广栽培。

当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移民把苹果传入美洲,在美洲又培育了不少新品种。日本在明治维新时代,从欧美引入苹果,乃传入亚洲。此后,澳洲、非洲也都相继引入苹果。

近百年来,世界五大洲先后有了苹果栽培。 最早期的欧洲人已食用苹果,并对之进行了改良和选育,一些品种早见于2,000多年前,在向美洲殖民前,欧洲已知品种达数百个。

苹果是一种低热量食物,每100克只产生60千卡热量。苹果中营养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肤润滑柔嫩。据说“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3年全世界的苹果产量为8082万吨,超过葡萄的7718万吨,排世界第二位(第一位是香蕉:1.067亿吨)。毫无疑问,苹果是温带水果之王。

苹果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夏禹所吃的“紫柰”,就是红苹果,可见苹果在中国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

晋朝郭义恭著《广志》中说:“西方例多柰,家家收切曝干为脯,数十百斛为蓄积,谓之频婆粮”。当时已知“正月二月中,翻斧斑驳椎之,则饶子”。即类似现代的环状剥皮技术,来促使多结果。

五、中国古代有没有苹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呢?

水果因为美味、健康和营养,几乎每天都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每个季节我们都能吃到不同水果,现代农业科技发达,即使是不属于这个季节成熟的水果,我们农业工作者也能培育出来,更加方便、快捷地送到百姓的嘴里。可是你知道哪些水果,不是中国本地的吗?这些水果是从哪个朝代传到中国的呢?小编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下:

1.最早被传入中国的水果——葡萄

中国最早关于“葡萄”的记载是《诗经》里面的“六月食郁及薁”,但这个“薁”指的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野葡萄,但口感并不甜美。真正美味的葡萄,它的原产地大约是高加索山脉,西亚、中亚这一带。从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葡萄已经到达西域,但是因为匈奴的阻隔,迟迟没有传到西汉。

公元前139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期间被匈奴扣留了十年。后来找到机会,他逃了出来,逃到了大宛,他对大宛的风土民情、水果农产品等很感兴趣,尤其对那里色泽鲜亮、甜美可口的葡萄赞不绝口。后来西汉国力强盛,战败了匈奴,大宛国为表示臣服,给汉朝送来了贡品,里面就有葡萄和苜蓿等种子,就这样,葡萄终于来到了中国!

看到贡品以后,汉武帝非常高兴,他早就听张骞说过葡萄的美味,于是赶紧让人在民间大范围种植葡萄。葡萄虽然有了,但是葡萄酒的酿制还要更晚一些。西域很多国家都有酿造葡萄酒的传统技术,但人家把这个当作机密,根本不外传。直到唐高宗时期,一个叫高昌的西域国家,并入大唐,葡萄酒的秘方才在中原,流传了开来。

古书《册府元龟》中明确记载:唐朝破了高昌国后,收集到马乳葡萄放到院中,并且得到了酿酒的技术,唐太宗把技术资料作了修改后酿出了芳香的葡萄酒,赐给大臣们品尝。

至此中原才制作出了纯正的葡萄美酒,原本珍贵无比的皇家贡品——葡萄酒,也进入了路边的酒社茶肆。这才有了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句,这就是葡萄传入中国,并被种植、加工的历史。

2.第二个被传入中国的水果——石榴

石榴原产地在波斯(今伊朗)一带,关于石榴还有一个传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来到安石国。当时,安石国正遇上大旱,赤地千里,庄稼枯黄,连御花园中的石榴也奄奄一息。于是,张骞便把汉朝兴修水利的经验告诉了他们,不但救活了庄稼,也救活了那棵石榴树。结果那年石榴花开得特别红,果儿结得特别大。

张骞回国的时候,安石国王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他都没要,只收下了一些石榴种子,作为纪念品带了回来。当时石榴先在帝都的上林苑种植了十株,结果在三千花卉中,石榴这一簇开得格外鲜艳,深受汉武帝的喜爱。后来石榴因为耐活、多产,被民间广泛种植。石榴寓意多子多福,所以无论民间和皇宫都十分喜爱,结婚的时候赠送石榴一度十分盛行,它的寓意是“多生贵子”。

石榴还和中国的传统服饰,有着密切的联系。梁元帝在《乌栖曲》中说“芙蓉为带石榴裙”,“石榴裙”是古代妇女最为喜欢的裙子之一。当时染红裙的颜料,也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成的。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之为“石榴裙”,这就是“石榴裙”的来历。

传说杨贵妃非常喜爱石榴,除了爱吃名闻天下的荔枝之外,还十分爱吃石榴,特别爱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穿着这样的裙子显得格外俏丽动人。唐天宝年间,唐明皇投其所好,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泛栽种石榴,每当石榴花竞相开放之际,这位风流天子就设酒宴于“炽红火热”的石榴花丛中,和杨贵妃纵情在温柔乡中。

3.第三个外来水果——西瓜

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原是葫芦科的野生植物,后经人工培植成为食用西瓜。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开始种植西瓜。西瓜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大约是在唐代初年,而传入中国内地大约是在五代、宋辽时期。关于西瓜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而在同一个朝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自中记载:“按胡峤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

李时珍文中提及的这个胡峤是五代时期的人,他曾经是后晋的一个县令,被契丹俘虏,在契丹待了七年,后来找到机会,历经千难险阻才逃回中原。回到中原以后,他根据自己在契丹的见闻,写了一本叫《陷北记》的书,书中他详细记录了自己在契丹(辽国)的所见所闻。其中有一段就提到了西瓜。

文章中说:“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东行,地势渐高,西望平地松林郁然数十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不过,胡峤在契丹吃到了西瓜,并不等于西瓜在五代十国时期就传入了中原。到了北宋时期,在宋朝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不同时节的各种瓜果,却没有关于西瓜的记载,这就说明在北宋管辖的中原地区,的确还没有西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