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是一部什么书?
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论语是“语录”之意。汉朝以前,《论语》有过《鲁论》、《齐论》、《古论》等不同名称的版本,但除了个别篇目不同外,各种版本内容大体一致。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论语》的篇章排列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各章各节独立成篇。它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二、论语是一部什么著作
《论语》是一篇语录体著作,也是儒教经典著作。《论语》一书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全书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20篇492章。《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伦理思想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的介绍
《论语》的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贡,还有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全书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内容。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三、论语是一部什么书?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
四、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成书于什么时期,有那些特点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特点:《论语》多为语录,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这本书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
扩展资料:
《论语》记载了孔子内在的心性修养深厚,表现在外的气象自然中正和平。本章即记孔子的学问修养,展现出的容色神态。
《论语》中孔子温和中带有几分严肃,使人感到亲切、可敬,但不敢放肆、轻慢。威严而不刚猛,使人感到神圣不可侵犯,但绝无凶猛暴戾之色。
对人恭敬而又安详,不做作也不呆滞,活泼而自然。这与前章“申申如”、“夭夭如”意思相近,都是说明孔子表现的仪容、态度与神色,总是那么刚柔适中、温和舒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
五、论语是一部什么体的著作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的著作。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艺术特色: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注重记述,算得上一篇结构完整的记叙文,人物形象鲜明,思想倾向通过人物表情、动作、对话自然地显露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六、《论语》是一部什么书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