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月初一是什么日子

农历二月初一为“太阳诞辰”,俗称:太阳的生日,也称“中和节”这是从唐代产生的。

在上古时期,祭祀太阳是在春分日,也就是每年公历三月廿一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零度时始,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基本等长。因为春分这个节气与农事关系密切,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农谚中有:“春风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说法。而且是全国上下,不分贫富贵贱一起祭祀,不过国有大典,家有小祀而已。《帝京岁时纪胜》中云:春分祭日,秋分祭月。

中和节有一习俗,就是吃太阳糕。吃太阳糕的风气最盛于清初。每逢二月初一,待太阳出来后,家家在院内面向东方设香案或挂太阳星君神码,供太阳糕三、五碗,由男家长率领男性家眷焚香祭拜。女性不许参加,正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日”。以前在左安门有“太阳宫”,这一天人们纷纷前往上香,其实也是开春了,人们借此机会出去走走。大约50年前,这一节日基本消逝,据说现在的台湾,每到中和节还吃太阳糕。

二、二月初一是什么节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啊拜托了各位 谢谢

二月初一为中和节,这是有确切记载的在唐代确立的节日,后来不复存在。但民间仍以二月朔为节,那就是太阳的生日。民间认为,农历二月初一是太阳星君诞辰,太阳星君即太阳神,与月亮神太阴星君相对,亦称炎火帝君。人们出於对太阳神的崇拜和农业生产的需求,祭祀太阳星君。这种习俗源于上古,当时曾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国家典礼。祭祀太阳星君一般用太阳糕,也叫“太阳鸡糕”,因为俗传太阳中有雄鸡(或说乌鸦)。清代祭太阳习俗特别盛行,太阳糕也成为一种节物。 旧北京供太阳时,家家户户在院子里设香案,挂太阳星君神像,供太阳糕三五个,遥向东方日出处膜拜。也有持斋诵《太阳经》的。日转西时,将太阳糕等供品撤下,分给小孩吃,又把春节门首五彩挂钱揭下来与神马儿一起烧掉,叫“太阳钱粮”。除一般的祭拜之外,各地还建有太阳宫、太阳殿,二月初一前后开放几天,“修崇醮事”。

三、二月初一有哪些民俗民风

1、二月初中和节,太阳的生日。

在老北京,这一天大街上卖“太阳糕”,左安门内曾有太阳宫,人们聚在那里热闹一天,并祭太阳神祈祷风调雨顺。现在,家家户户在这天都应该打扫卫生,清理春节期间贴的对联。

(二月初一为中和节,这是有确切记载的在唐代确立的节日,后来不复存在。但民间仍以二月朔为节,那就是太阳的生日。民间认为,农历二月初一是太阳星君诞辰,太阳星君即太阳神,与月亮神太阴星君相对,亦称炎火帝君。人们出於对太阳神的崇拜和农业生产的需求,祭祀太阳星君。这种习俗源于上古,当时曾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国家典礼。祭祀太阳星君一般用太阳糕,也叫“太阳鸡糕”,因为俗传太阳中有雄鸡(或说乌鸦)。清代祭太阳习俗特别盛行,太阳糕也成为一种节物。

旧北京供太阳时,家家户户在院子里设香案,挂太阳星君神像,供太阳糕三五个,遥向东方日出处膜拜。也有持斋诵《太阳经》的。日转西时,将太阳糕等供品撤下,分给小孩吃,又把春节门首五彩挂钱揭下来与神马儿一起烧掉,叫“太阳钱粮”。除一般的祭拜之外,各地还建有太阳宫、太阳殿,二月初一前后开放几天,“修崇醮事”。)

2、农历二月初一过土地会。

相传这天是土地爷的生日。这是黄梅独有的只限于农民的节日,现已消失。三十岁以下的人大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二十岁以下的大都没听说这个节日名字。因为有“拜年到到土地会,越拜越有味”的民谣,因此仍将其划归为过年的范围。

《黄梅县志》上集第八编社会志中对土地会是这样记载的:“土地会,农历二月初一,农民祭祀土地神,有的三五户农民共供奉一尊土地神像,此日做会祭祀,所以叫土地会。无会的农民也拿香烛到田头祭祀,以祈丰收。”这段文字记述了土地会的形式与意义。其实,土地会还有其实际的一面。它是一种农民自发组织的极其松散经济组织。每会三五户、七八户不等,章规自议,点头生效,出入自由,但一会之内,每个成员须交相等数量的基金,现金实物均可。全部基金给予会内某成员使用,或作一年的生产投资,或作生意本钱,或做一件家庭大事,听悉尊便,很有积极意义。有点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某些单位,为解救职工经济危难所成立经互会。基金每家轮流使用一年,但无论是谁使用,都要付利息。利息所得,在二月初一这天,全体会员集体享用,主要是大吃大喝,由利息付出者经办,这叫做做土地会。吃喝之前要举行仪式,就是全体会员到土地庙前,向土地爷烧香跪拜,还将会中成员名姓,田地座落方位写在黄表上,(称为疏),在土地爷神像前焚烧,祈求保佑田地无虫无害,确保丰收。有的还请道士念经。吃喝完毕,桌面算账,下余部分,或分红,或扩大基金,大家说了算。也有的会将基金放给会外人员,当然利息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