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什么意思

成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孟子《鱼我所欲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总会用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个成语的,不过真正懂这个成语意思的人不多,那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什么意思呢?

1、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本意不是说二者必然不可兼得,而是强调当如果不能兼得的时候,自己应当如何取舍。

2、 其中也有好的东西不要拥有太多,不然就体现不出其价值所在,就像一山不能容二虎,金字塔顶上永远是最稀少珍贵的,意在提醒人们在面对取舍时应该如何抉择。

3、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孟子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个成语就是告诉人们好的东西不能拥有太多,不然就没办法体现出其的价值。“鱼”和“熊掌”是自己的一生中经常会遇到的两难选择,这种时候要学会辨别轻重,懂得舍取。

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下句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原句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这句话的下一句是: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择熊掌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出处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孟子·告子上》中《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原文节选如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句话的翻译如下: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鱼我所欲也》的赏析

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原文用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来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句话出自孟子的《鱼我所欲也》。

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

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鱼我所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