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五论的简介
弥勒五论,即弥勒菩萨(一云,弥勒为与无著、世亲同时代或稍早的一位论师)所说的五部论典
但汉传与藏传有所不同。汉传弥勒五论:《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颂》、《分别瑜伽论》、《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辨中边论颂》。藏传弥勒五论:《辨法法性论》、《辨中边论颂》、《究竟一乘宝性论》、《现观庄严论》、《大乘庄严经论颂》。
弥勒菩萨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或大肚比丘)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扩展资料:
《瑜伽师地论》云:“一、为如来法教久住世故;二、为平等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又为如来甘露圣教,已隐没者,忆念采集重开显故。未隐没者,问答抉择倍兴盛。”嗣尊弥勒,为佛长子也,秉着如此心怀,又亲承佛嘱,弘护正法,利益有情。
由无著菩萨祈请宣讲了在佛教史上有着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的巨著——《弥勒五论》。五论堪称为开启如来密意门的钥匙,一代时教的纲宗,三乘行人趣向解脱的指南针。由于五论均是从慈尊无碍智海中流出的甘露法水,故其密意熔融一味,然由于所释经典的不同而又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弥勒五论
弥勒菩萨说哪些经论
有,《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大般若经》
1、《瑜伽师地论》
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汉传佛教以此经为弥勒所造慈氏五经之一,藏传佛教传统上认定此论的作者为无著。
2、《分别瑜伽论》
《分别瑜伽论》为大乘佛教法相宗所依十一论之一。本论系弥勒菩萨所说,世亲造释论,又称《摄散归观论》。
3、《大乘庄严经论》
《大乘庄严经论》是弥勒五论之一,喇荣五明佛学院净戒法师这样介绍《大乘庄严经论》:《大乘庄严经论》,又名《经观庄严论》,具有七种大义,称为大乘。
4、《辩中边论》
是弥勒传予无著,再由无著传予世亲。世亲且为之作释。最早将弥勒与无着的关系传入中国的人是菩提流支,其次是真谛,其后是玄奘。
5、《大般若经》
全称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的弥勒,相传也总摄此经之义而撰成《现观庄严论》,以阐述此经所示实践行证之道。其后无著、世亲又疏释此经第九会,各自撰成《金刚般若经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瑜伽师地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别瑜伽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乘庄严经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辩中边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般若经
佛教中经律论中的论有哪些
经律论的说法,次序是错误的,因为律是佛法的基础,所以正确的说法是:律经论。正是因为这样的错误,才导致了我们难以接触到佛陀的原始教法。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论藏,也叫阿毗达摩,共有7部。
《论藏》,论的巴利叫(Abhidhamma),藏是piñaka,这是对世尊教法要义的精确及系统地分类与诠析。这里讲到的abhidhamma,我们翻译为“阿毗达摩”。abhidhamma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个组合词。abhi是上等殊胜的、卓越的意思,dhamma是法,法有很多种含义,有时候指一切,例如我们说的一切诸法;有时候专指有为法、行法,例如讲到诸法因缘生;有时候又是指法所缘,有时候是指法界,有时候是指法处,有时候又专指善法,有时候是指现象、事物,有时候又专指佛陀的教法。在这里,法是专指究竟、真实的法,特指佛陀所教导的法。
在上座部佛教一共有七部论,称为南传七论,或者上座部七论:
第一是《法集论》(Dhmmasaïgaõã)或者又称为《法聚论》。dhamma,是法,就是诸法,特指种种究竟法。saïgaõã是指集合、聚集、集合在一起的意思。这部论是整部《论藏》的根源,很广泛地讨论了种种究竟法。
第二是《分别论》,这里的Vibhaïga,是指分别、解释的意思,在这部论里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论分别跟问分别这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里面的内容罗列出来讨论,然后再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地抉择。
第三是《界论》(Dhàtukathà),以问答的方式编排,依蕴、处、界来讨论一切法。
第四是《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puggala是人,pa¤¤atti是概念,在这里面就讨论了各种不同种类的人。
第五是《论事》(Kathàvatthu),这部论是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才由摩嘎莉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造的。他的目的是驳斥当时流行在阿首咖(阿育王)时代的种种邪见,因为那个时候有很多的外道假装成僧人混进佛法,他们把很多的邪见也带进来,于是摩嘎莉之子•帝思大长老就在结集的时候,造了这部论,专门来破斥种种的邪见。
第六是《双论》(Yamaka),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名相术语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们的正确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的方式来讨论,比如是否一切法都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都是善法,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问,就是一对一的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论》。
第七是《发趣论》(Paññhàna),这部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传统上称为《大论》(Mahà- Pakaraõa),这部论跟前面六论稍微有点儿不同。前面的六部论侧重在分析,分析诸法的名相,而这部论是用二十四缘的方法来贯穿一切诸法。缘就是关系、条件,把前面所讲的法贯穿在一起。如果我们把前面这六部论所讨论的法比喻成珠宝,那《发趣论》就是用二十四缘这条经线把所有法贯穿在一起。上座部佛教传承认为这部论是最能够证明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得先透过,先了解跟通透前面那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前面的属于分析法,这个是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里面所讨论讲到的法都整理、统合起来。
《论藏》,论的巴利叫(Abhidhamma),藏是piñaka,这是对世尊教法要义的精确及系统地分类与诠析。这里讲到的abhidhamma,我们翻译为“阿毗达摩”。abhidhamma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个组合词。abhi是上等殊胜的、卓越的意思,dhamma是法,法有很多种含义,有时候指一切,例如我们说的一切诸法;有时候专指有为法、行法,例如讲到诸法因缘生;有时候又是指法所缘,有时候是指法界,有时候是指法处,有时候又专指善法,有时候是指现象、事物,有时候又专指佛陀的教法。在这里,法是专指究竟、真实的法,特指佛陀所教导的法。
在上座部佛教一共有七部论,称为南传七论,或者上座部七论:
第一是《法集论》(Dhmmasaïgaõã)或者又称为《法聚论》。dhamma,是法,就是诸法,特指种种究竟法。saïgaõã是指集合、聚集、集合在一起的意思。这部论是整部《论藏》的根源,很广泛地讨论了种种究竟法。
第二是《分别论》,这里的Vibhaïga,是指分别、解释的意思,在这部论里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论分别跟问分别这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里面的内容罗列出来讨论,然后再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地抉择。
第三是《界论》(Dhàtukathà),以问答的方式编排,依蕴、处、界来讨论一切法。
第四是《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puggala是人,pa¤¤atti是概念,在这里面就讨论了各种不同种类的人。
第五是《论事》(Kathàvatthu),这部论是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才由摩嘎莉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造的。他的目的是驳斥当时流行在阿首咖(阿育王)时代的种种邪见,因为那个时候有很多的外道假装成僧人混进佛法,他们把很多的邪见也带进来,于是摩嘎莉之子•帝思大长老就在结集的时候,造了这部论,专门来破斥种种的邪见。
第六是《双论》(Yamaka),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名相术语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们的正确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的方式来讨论,比如是否一切法都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都是善法,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问,就是一对一的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论》。
第七是《发趣论》(Paññhàna),这部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传统上称为《大论》(Mahà- Pakaraõa),这部论跟前面六论稍微有点儿不同。前面的六部论侧重在分析,分析诸法的名相,而这部论是用二十四缘的方法来贯穿一切诸法。缘就是关系、条件,把前面所讲的法贯穿在一起。如果我们把前面这六部论所讨论的法比喻成珠宝,那《发趣论》就是用二十四缘这条经线把所有法贯穿在一起。上座部佛教传承认为这部论是最能够证明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得先透过,先了解跟通透前面那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前面的属于分析法,这个是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里面所讨论讲到的法都整理、统合起来。
请问《瑜伽师地论》主要论的是什么呢?
1、《瑜伽师地论》,又称《瑜伽论 》、《十七地论》,为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所取的重要经典。
2、全书中心内容是,论释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性质及其所依客观对象是人们根本心识——阿赖耶识所假现的现象;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
3、全书分五部分:本地分(1~50卷)、摄决择分(50~80卷)、摄释分(81~82卷)、摄异门分(83~84卷)、摄事分(85~100卷)。释十七地有关三藏,特别是《杂阿含经》等众多要义。初明契经事,次明调伏事,后明本母事。五分中以本地分为重点,后四分主要是解释其中的义理。
《瑜伽师地论》和《大智度论》分别主要讲什么内容?
1、《瑜伽师地论》,又称《瑜伽论 》、《十七地论》,为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所取的重要经典。
2、全书中心内容是,论释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性质及其所依客观对象是人们根本心识——阿赖耶识所假现的现象;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
3、全书分五部分:本地分(1~50卷)、摄决择分(50~80卷)、摄释分(81~82卷)、摄异门分(83~84卷)、摄事分(85~100卷)。释十七地有关三藏,特别是《杂阿含经》等众多要义。初明契经事,次明调伏事,后明本母事。五分中以本地分为重点,后四分主要是解释其中的义理。
4、《大智度论》主要讲述中道实相,以二谛解释实相之理,发挥般若思想,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作出系统解说及论证。论中引经籍甚多,保存了大量当时流传于北印度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为研究大乘佛教和古印度文化的重要资料。
5、同时由于此论所释的《大品般若经》为当时篇幅最大的一部经,作者并对经中的“性空幻有”等思想有所发挥,故被称为“论中之王”。此论先举出法相的各种不同解释,以此为尽美;最后归结为无相实相、法性空理,以此为尽善。
扩展资料:
1、《大智度论》,是由龙树菩萨所造,姚秦弘始四年,鸠摩罗什于长安逍遥园中西明阁上创译,至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乃讫。《大智度论》堪称龙树菩萨晚年名著,为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之巨著。
2、《大智度论》全书所引经典极多,为理解大乘佛教之重要论书,对佛教学说、思想、用例、传说、历史、地理、实践规制、僧伽等解说甚为详细,所引经典、论书包含原始佛教圣典、部派佛教诸论及初期大乘之“法华”“华严”等诸经典,堪称“佛教百科全书”。
3、鸠摩罗什译本共一百卷,最初三十四卷是“大品般若初品”之注释,其后各卷则是节译,如果全部译出,或将超过千卷之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瑜伽师地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智度论
瑜伽师地论讲什么?
全书中心内容是论释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性质及其所依客观对象是人们根本心识——阿赖耶识所假现的现象;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以分析名相有无开始,最后加以排斥,从而使人悟入中道。全书分五部分:
1、本地分(1~50卷)。将瑜伽禅观境界或阶段分为十七地,即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
2、摄决择分(50~80卷)。论述十七地的深隐要义;
3、摄释分(81~82卷)。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的说法和仪则。初明说法应知的五分,次明解经的六义;
4、摄异门分(83~84卷)。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所有诸法的名义和差别;
5、摄事分(85~100卷)。释十七地有关三藏,特别是《杂阿含经》等众多要义。初明契经事,次明调伏事,后明本母事。五分中以本地分为重点,后四分主要是解释其中的义理。
书籍特点
《瑜伽师地论》是为了平等利益有情,令三界有情“有种性或无种性”,即不论想成佛者或是不想成佛而只想修人天善福者,依照此论修行都可各获己益,令具有“菩萨心性修行者”能遍于诸乘之文义行果;
生起善巧方便的智慧、断除一切障碍、修学一切善法、证佛菩提,穷未来际,自利利他永无止尽,故本论是佛教修行者,欲修行迈向成佛之道所必须依循的根本大论,亦是唐朝玄奘大师西行取经求法之最大要因。
《瑜伽师地论》可以说是最殊胜、全面性、有次第的介绍佛学与佛法。它并非佛学概论,而是一部很详细、很深入性开示佛法的论典,这部根本论著含盖三乘理事圆融的修行次第,以此修行才能圆满佛道52位阶的修证。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瑜伽师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