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以下六项特殊附加扣项政策总结为:儿童教育享受条件:儿童从3岁到小学开始处于学前教育阶段,儿童接受全日制学术教育。 学术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教育)、高中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教育)。 扣除标准:儿童教育按每个儿童的标准配额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扣除。 扣除方法:您可以选择一个家长每月扣减1000元或双方每月扣减500元。 具体的扣除方法不能在纳税年度内改变。 扣除时间:学前教育阶段,从儿童3岁到小学前的一个月。 学术教育,从孩子接受全日制学术教育的月份到全日制学术教育结束的月份。
拓展资料
1.继续享受教育条件: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扣除《中国学历》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在学历(学位)期间,纳税人在中国的学历继续教育支出,每月400元。 纳税人从事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之年,按3600元的费率扣除。 扣除方法:接受学士或以下学历及符合规定扣除条件的个人,可选择父母或自己扣除。 扣除时间:学术(学位)继续教育,是指从中国接受学术(学位)继续教育的月份到学术(学位)继续教育完成的月份,继续教育的最高扣除期不得超过48个月。 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是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
2.严重疾病医疗享受条件:在纳税年度,纳税人扣除医疗保险报销后的医疗费用超过15000元(指医疗保险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 扣除标准:在医疗保险目录范围内超过15000元的自付部分,应在80000元以内扣除。 扣除方法:您可以选择自己或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产生的医疗费用可以选择由父母扣除。 扣除时间:是医疗安全信息系统记录的医疗费用实际支出年度。
3.住房贷款利息享受条件: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或共同使用的第一套住房贷款(住房贷款与第一套住房贷款利率)的利息费用。 扣除标准: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一年内,按每月1000元的标准额度扣除,最高扣减期限不得超过240个月。 纳税人只能享受第一笔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一次。 扣除方法:根据夫妻双方的约定,其中一人可以选择扣除,具体的扣除方法不能在纳税年度内改变。 夫妻双方在婚前分别购房时产生的第一套住房贷款,可以选择一套结婚后购买。
二、个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内容是什么?
1、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有子女处于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阶段的纳税人,不论子女在境内、境外接受教育,不论接受公办、民办教育,都可以按照规定享受子女教育扣除。
2、继续教育限定在学历继续教育、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继续教育的支出。
3、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与基本医疗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4、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5、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标准定额扣除。
6、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的赡养支出,可以税前扣除。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的公告第十三条规定,第十三条纳税人享受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应当填报教育起止时间、教育阶段等信息,接受技能人员或者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填报证书名称、证书编号、发证机关、发证(批准)时间等信息。
纳税人需要留存备查资料包括: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留存职业资格相关证书等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三、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图解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图解2022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图解2022,2022年年度的个税申报于12月1日开始启动,所以要进行申报的赶紧抓紧时间,不然会耽误下一年的扣除工作。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图解2022。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图解20221
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已开始确认了,个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分别是哪些?快来了解吧~
子女教育支出如何扣除
继续教育支出如何扣除
大病医疗支出如何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如何扣除
住房租金支出如何扣除
赡养老人支出如何扣除
温馨提示
1、本文所称父母,是指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所称子女,是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继子女、养子女。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比照执行。
2、纳税人首次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将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提交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报送税务机关,纳税人对所提交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发生变化的,纳税人应当及时向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提供相关信息。
3、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额一个纳税年度扣除不完的,不能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4、纳税人需要留存备查的相关资料应当自法定汇算期结束后保存五年,扣缴义务人需要留存备查的相关资料应当自预扣预缴年度的次年起保存五年。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图解20222
个税申请退税的时间是3月1日到6月30日,个人所得税退税申请成功之后10个工作日内到账。但是由于特殊时期,最长可以延长至30个工作日内到账。个人所得税退税的流程是:
第一步:准备申报
安装个人所得税软件,打开软件后,先进行注册登录,进入年度汇算:首页【常用业务】—【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1、进入申报界面后,填报方式有【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 和【自行填写】两种选择。
2、为了方便申报,推荐大家选择【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税务机关已按一定规则预填了部分申报数据,大家只需确认即可。
3、选择【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开始申报】后,系统提示【标准申报须知(使用已申报数据)】,点击“我已阅读并知晓”,开始年度汇算申报。
第二步:确认信息
需要对个人基础信息、汇缴地、已缴税额进行确认。
第三步:填报数据
确认预填的收入和扣除信息无误,可直接点击【下一步】。
第四步:计算税款
数据系统将自动计算您本年度综合所得应补、退、税额。
第五步:提交申报
确认结果后,点击【提交申报】即可。
第六步:退、补、税
如存在多预缴税款,可选择【申请退税】。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图解20223
2022年度申报纳税期限确定了!
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消息,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明确2022年度申报纳税期限的通知》(税总办征科函〔2021〕201号),明确将实行每月或者每季度期满后15日内申报纳税的各税种2022年度具体申报纳税期限。
一、3月、7月、8月、11月、12月申报纳税期限分别截至当月15日。
二、1月1日至3日放假3天,1月申报纳税期限顺延至1月19日。
三、2月1日至6日放假6天,2月申报纳税期限顺延至2月23日。
四、4月3日至5日放假3天,4月申报纳税期限顺延至4月20日。
五、5月1日至4日放假4天,5月申报纳税期限顺延至5月19日。
六、6月3日至5日放假3天,6月申报纳税期限顺延至6月20日。
七、9月10日至12日放假3天,9月申报纳税期限顺延至9月20日。
八、10月1日至7日放假7天,10月申报纳税期限顺延至10月25日。
重庆市税务局提醒,目前,重庆税务部门为纳税人提供了多种便捷方式办理税费业务,纳税人可以选择到各办税大厅办理,也可以选择电子税务局、自助办税终端、12366热线(部分业务)等“非接触式”途径办理。如果需要涉税咨询,也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以及12366热线等进行咨询,广大纳税人千万不要错过了纳税期限。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有哪些
1、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2021子女教育项: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每个子女每年1.2万元标准定额扣除;
2、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2021赡养老人项:纳税人赡养60岁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其中,独生子女按每人每月2000元标准扣除,非独生子女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
3、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2021房贷利息项: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4、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2021继续教育项:纳税人接受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规定期间可按每年3600元或4800元定额扣除;
5、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2021住房租金项:住房租金根据纳税人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500元定额扣除;
6、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2021医药费用项: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部分,可在每年6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四、个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哪些?怎么扣?
; 个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那么具体是怎么扣的?为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
1.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
具体规定: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子女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 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每月400元,学历(学位)继续教育。
3600元/年,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具体规定: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3. 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
限额80000元/年。
具体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是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4.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每月1000元
具体规定: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5. 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每月1500元,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
每月1100元,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 > 100万的城市;
每月800元,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 ≤ 100万的城市。
具体规定: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上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纳税人无任职受雇单位的,主要工作城市为受理其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税务机关所在城市。
6.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
非独生子女,每月不超过1000元,按照每月2000元分摊。
具体规定: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