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葡萄的原产地

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国主要产区有安徽的萧县,新疆的吐鲁番、和田,山东的烟台,河北的张家口、宣化、昌黎,辽宁的大连、熊岳、沈阳及河南的芦庙乡、民权、仪封等地。

世界葡萄品种达8000个以上,中国约有800个,生产上栽培比较优良的品种只有数十个。按用途可分为鲜食、酿酒、制干、其他加工品种,以及砧木品种。主要优良鲜食品种有:莎巴珍珠、葡萄园皇后、京早晶、康拜尔早生、无核白、玫瑰香、巨峰、白香蕉、牛奶、龙眼。此外,还有许多酿酒品种,如白雅、白谢希、季米亚特、雷司令、意斯林、珊瑚珠、赤霞珠、黑比诺、霞多丽等。

扩展资料

人类栽培葡萄、酿造葡萄酒和创造葡萄文化的历史悠久,而中国是世界上葡萄较早栽培地之一。中国古代的栽培葡萄,是外来的物质文明,其原生地在黑海和东地中海沿岸一带及中亚细亚地区。大约五六千年以前,在今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南高加索以及中亚地区已开始栽培葡萄和进行葡萄酒的酿制,后来向西传入意大利、法国等西欧各国,向东传播到东亚。

先秦时期,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已开始在西域传播,自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引进大宛葡萄品种,中原内地葡萄种植的范围开始扩大,葡萄酒的酿造也开始出现,葡萄、葡萄酒有关的文化逐渐发展。

葡萄和葡萄酒作为文学家诗赋等创作的题材显著增加。除史传外,葡萄和葡萄酒还出现在图经、方志及文书档案中。葡萄、葡萄酒文书档案的种类增加,吐鲁番文书、敦煌文书、吐鲁番回鹘文文书、吐蕃简牍等,均有葡萄、葡萄酒的记载。葡萄、葡萄酒与宗教信仰关系继续发展,葡萄文化的宗教信仰色彩浓厚。唐时,佛教文献是葡萄文化的重要载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葡萄

二、中国葡萄的主要产地在哪里?

中国葡萄的主要产地:

1、 吐鲁番葡萄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年第62号公告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吐鲁番在新疆中部的低洼盆地上,被称为“火洲”。是中国葡萄主要生产基地,总产量占全疆的52.84%,是全中国的五分之一。

由于这里气温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葡萄的生长,因而瓜果丰茂,又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吐鲁番的地下水贮量丰富,所以水果中的含糖量非常高。现有葡萄品种有无核白、红葡萄、黑葡萄、玫瑰香、白布瑞克等500多种,仅无核白葡萄就有20个品种,它的含糖量可高达22%-24%。堪称“世界葡萄植物园”。

2、 岳阳新墙是湖南著名的“葡萄之乡”,具有“湘北吐鲁番”的美誉。经过18年的国家、省、市级专家技术指导,葡萄种植基地超过5000 亩,红宝石、金手指、夏黑、美人指、巨峰等葡萄品种达20多个,其面积之大和品种之多为岳阳市之最。

3、 大泽山葡萄产于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镇,是山东省著名特产之一,有上百年的栽培史。大泽山葡萄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穗大粒饱,色泽鲜艳,皮薄肉嫩,口味宜人。广泛栽培的品种有十几个,玫瑰香栽培最多。

4、 安徽的萧县葡萄果穗完整、松紧适度、穗形美观、果粒均匀、果肉细腻、糖酸比协调、酸甜适口,具有品种特有风味。萧县已形成了以北部黄河故道为主的中晚熟葡萄生产基地、东南山区为主的早熟鲜食葡萄基地和中部酿酒葡萄生产的三大葡萄生产基地。

5、 有“中国葡萄之乡”美誉的河北怀来县,与世界著名葡萄产地法国波尔多、美国加州一起被并称为世界葡萄种植北纬四十度三大黄金地带。“怀来葡萄”栽培以其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品质好而享誉全国,特别是以白牛奶和龙眼葡萄而著称。

扩展资料:

葡萄的功效:

1、杀死癌细胞。葡萄中的化合物能杀死培养皿中及小鼠体内的结肠癌干细胞;另一项研究发现,吃葡萄的小鼠,肿瘤发生率降低了50%。

2、抑制呼吸道炎症。葡萄中的白藜芦醇可作为抗氧化剂对抗由呼吸道病原菌引起的炎症。

3、助减肥。葡萄籽油可减缓人体脂肪细胞的形成,有效降低体重,避免肥胖。

4.、减轻化疗副作用。葡萄籽能显著减轻化疗引起的小肠炎症和组织损伤。

5、有益视力。中葡萄籽中富含的低聚原花青素,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眼睛视力。

6、防晒。葡萄中的黄酮类物质可以阻止破坏皮肤的酶产生,使皮肤细胞免受伤害,甚至能预防皮肤癌。

7、助记忆。吃葡萄有助减缓甚至防止记忆衰退。常喝葡萄汁的志愿者,记忆水平呈上升趋势。葡萄汁富含的抗氧化物质是橙汁的4倍,有助保持血管弹性、降血压。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盘点中国五大葡萄之乡新疆吐鲁番湖南新墙在列

三、葡萄的主要产地是哪里?

葡萄的主要产地

1、葡萄王国新疆

新疆是葡萄大国,先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增长趋势,种植区域遍布新疆的各个省份,种植葡萄品种多达600个,大部分葡萄属于欧亚种,形成一定栽培面积的有近20种。栽培上多以露天厂型架、棚架为主。新疆属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主要靠河水、雪水灌溉栽培葡萄,依据天然的地势,葡萄口感极佳,因此新疆的葡萄备受内地经销商的青睐,但物流成本让人头疼。

2、异军突起陕西

陕西栽种葡萄历史长达2200年,在陕北、关中、陕南均有分布,关中地区的栽培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目前全省葡萄面积达73.8万亩,主要集中在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延安、铜川、杨凌等28个县区。 户太8号、红提为陕西的主栽品种,早丰、青提、巨玫瑰、兴化王、阳光玫瑰、京亚等为搭配葡萄品种,每个月均有新鲜葡萄可供上市。

3、葡萄老产区河北

河北是葡萄栽种的老产区省份了,截止到2016年,河北葡萄种植总面积达到130多万亩,基本上全省各市均有分布。主要产区在沙城产区和昌黎产区,沙城产区属温暖半干旱地区,包括怀来、宣化、涿鹿,系桑洋盆地,盆地内独特的气候特点是葡萄生长的绝佳条件; 昌黎产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日照、降雨量、昼夜温差等都与法国葡萄酒产地波尔多极为相似,素有“花果之乡”美称。

4、葡萄酒产地山东

山东省葡萄总面积约60多万亩,产量120多万吨,种植分布在118个县级地区,几乎每个市均有种植。面积较大的有烟台、青岛、淄博等,其中烟台市4.6万亩居于首位。烟台葡萄酒品牌价值905.06亿仅次于茅台,位列全国酒水饮料类地理标志产品第二名,是中国葡萄酒第一区域品牌。山东省种植葡萄品种丰富,鲜食葡萄有巨峰、红地球、玫瑰香、龙眼、牛奶等,主要分布在山东中西部的平度、沂源、临沂等地,其中面积最大的品种仍为巨峰,面积有10万亩左右。

5、最早上市产地云南

云南地区光照充足,热量丰沛,有着绝对的葡萄种植气候优势,是全国葡萄成熟最早的区域,有较大的鲜食早熟优势。 截至2015年末,云南葡萄栽培总面积56万亩,总产量100万吨。近几年云南葡萄销售市场比较稳定,10%-15%销往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外市场;75%-80%主要在国内大中城市广州、重庆、深圳、成都、上海、武汉等地;5%-15%在本地市场就地销售。

6、种植区分散的河南

河南每个市县均有种植,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主要在商丘、洛阳、信阳等地,其中洛阳偃师种植规模最大。 另外,民权葡萄,作为当地的地标产品,种植面积居全国县级之首,被列为全国优质葡萄商品生产基地县。河南地处内陆,地理标识优势弱,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葡萄的次优势生产地区。河南绝大多数为露地栽培,占到95%以上,信阳地区的避雨栽培较多。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种植户意识到避雨栽培的重要性,据估计,每年以2000亩左右的速度增加。

除了以上介绍的省份外,还有其它省份也有葡萄种植产业,只是规模相比其它省份,小了一些。

四、我国葡萄种植的分布在哪里?

葡萄在我国分布广泛。北起东北,南抵广东,东自台湾,西至新疆,几乎到处都有葡萄种植,不同的只是面积、产量的差异而已。就全国而言,大量栽培的主要有:新疆、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安徽、北京、山西、浙江等,其产量均在10万担以上(表2-6)。

表2-61985年我国主要省区葡萄生产情况

从表2-6可以看出,以上八个省、市、自治区的葡萄产量为652.85万担,约占全国总产量90.32%。其中,新疆占全国41.39%,居全国之首位。其次,是山东、河北,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21.94%和7.14%。我国葡萄生产按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产区:

1.渤海湾产区。主要包括辽南、冀东北、天津、北京和山东半岛等地。本区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生长期200-240天。在葡萄生长期内,气温较高,热量充足,极有利于葡萄生长发育。冬季气温绝对最低温度为-9.5-22℃,葡萄可简易防寒越冬。葡萄除栽培于平地外,多数栽种于丘陵、低山的山坡梯地上,排水良好,土壤种类多样,多为砂土、石质壤土、粗砂土等。但本区栽培葡萄历史较长,群众有丰富的经验。无论是薄土的山地,还是滨海盐碱滩地都能获得高产。著名的山地葡萄产区有:山东平度县大泽山,河北昌黎县的凤凰山等。栽培的主要品种有:龙眼、玫瑰香、牛奶等。

2.黄淮平原产区。主要包括河南、河北大部,苏北、皖北、鲁西南等地区,葡萄栽培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30%和27.3%,为全国第二大产区。本区特点是,雨量适中,热量充足,无霜期长180-260天。冬季气温不甚低,绝对最低气温为-15℃,一般不经埋土可过冬。葡萄多栽于平原地区,以黄河故道最为集中,地势平坦,多为沙土及粉砂土。因此,葡萄生产的发展,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本区葡萄栽培历史虽较短,但是,栽种经验丰富,葡萄产量高,品质好,主要品种以玫瑰香、加利酿居多。

3.黄土高原产区。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省的关中、陕北、甘肃的陇东和陇中、宁夏南部山区和青海省的东部。本区为我国重要葡萄产区,产量占全国4%左右,以生产龙眼葡萄为主,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或黄土冲积物所覆盖。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土地资源丰富,无霜期150-190天,年降雨量300-500毫米,有效积温为3000-3500℃,能满足晚熟品种生长,有利于发展葡萄生产。本区栽培葡萄的历史已有数百年之久,技术素养较高,是全国著名的旱地葡萄栽培区。

4.甘新产区。主要包括新疆全部及甘肃中、北部。本区深居内陆,大部属干旱荒漠气候,光热资源丰富,≥10℃有效积温2600-4300℃,晴天多,辐射强,日照时数长(2600-3400时),生长期气温日较差大,极有利于葡萄糖分积累,糖分含量高。不利的因素是,气候干旱,年降雨量少,一般为100-250毫米,干燥度在2.5-4.0,不能满足葡萄生长需要。而本区的另一有利条件是,高山上分布(覆盖)着现代冰川和永久积雪,是一座天然的“固体水库”,常年为葡萄灌溉提供了可靠水源,以保证葡萄生产高产、稳产。本区葡萄栽种历史长达两千年之久,现有面积约占全国36.2%,产量占全国46.9%,是全国最大的葡萄产区。以栽种无核白葡萄为主,可供烘干之用。

5.东北—内蒙古产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是我国葡萄生产的新产区。葡萄栽种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4.1%和1.1%。在葡萄生长季节内热量较少,生长期较短,一般为100-150天,初霜早;冬季气温也低,绝对最低温为-30—-40℃,所以,葡萄越冬必须覆盖厚土。由于气候条件较差,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区葡萄生产的发展。

6.南方产区。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贵州、云南、四川、上海及苏南,皖南和陕南等地区。这一产区地域广阔,但现有葡萄产量只有33.9万担,仅占全国9.1%,这与自然条件有密切关系。本区虽然气温高,热量足,但因雨量过多,湿度过大,日照不足,因而不利于葡萄的开花结果。加上病害多,所以,只能选择地势较高的局部地区,栽培耐湿能力较强的欧美杂交葡萄,故葡萄园呈星状分布状态。目前,全区以安徽、浙江为集中,其产量分别占全区总产46.6%和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