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是?
1、概念不同:权责发生制是相对于收付实现制而言的
权责发生制是按照收益、费用是否归属本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费用的一种方法。
收付实现制是按照收益、费用是否在本期实际收到或付出为标准确定本期收益、费用的一种方法。
2、弊端不同:
权责发生制的优点是科学、合理、盈亏的计算比较准确,但缺点比较复杂;
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是处理手续简便,缺点是不科学,对盈亏计算不准确。
3、使用范围不同: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都采用权责发生制,但我国的行政单位仍然普遍采用收付实现制。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收付实现制必然将会被权责发生制所取代。
扩展资料:
【权责发生制】
优点:可以正确反映各个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和为实现收入所应负担的费用,从而可以把各期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成本相配合,加以比较,正确确定各期的收益
缺点:一个在损益表上看来经营很好,效率很高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上却可能没有相应的变现资金而陷入财务困境。这是由于权责发生制把应计的收入和费用都反映在损益表上,而其在资产负债表上则部分反映为现金收支,部分反映为债权债务。
【收付实现制】
优点: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在证明现金支出符合性控制合规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确认数是实际入库的预算资金,便于安排预算拨款和预算支出的进度,并如实反映预算收支结果。在评价政府对经济的影响时,相当便利的现金指标既能提供现实的信息,又使控制具有明确针对性。此外,收付实现制操作简单,需要的会计技术较少,易于被使用者理解,数据处理成本比较低廉。
缺点:
1、不利于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提高效率和绩效考核;
2、不能全面准确记录和反映单位的负债情况,不利于防范财务风险;
3、收支项目不配比,不能真实反映当年收支结余;
4、不能真实反映对外投资业务;
5、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和隐性负债问题;
6、不利于处理政府采购业务和年终结转等会计事宜。
二、什么是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区别.
1、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不同
权责发生制按照收入已经实现和费用已经发生,并应由本期负担为标准确认本期收入和本期费用。收付实现制是按照收益、费用是否在本期实际收到或付出为标准确定本期收益和本期费用。
2、优缺点不同
权责发生制的优点是科学、合理、盈亏的计算比较准确,但缺点比较复杂。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是操作方便,缺点是对盈亏计算不准确。
3、使用范围不同
我国企业都采用权责发生制,但我国的行政单位仍然普遍采用收付实现制。在同一期中,对于收入成本费用要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但对于收到的政府补贴,税收返还一般要根据收付实现制,于实际收到时确认。
4、会计期末处理方法不同
权责发生制是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以“应收应付“为原则入账,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支出。收付实现制则以”实收实付“为原则入账,已实际现金的收到和支付为衡量标准。
5、性质不同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本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和收入是否应计入本期损益为标准,处理有关经济业务的一种制度。
收付实现制在会计核算中,是以款项是否已经收到或付出作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凡在本期内实际收到或付出的一切款项,无论其发生时间早晚或是否应该由本期承担,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举例说明两者的区别:
1、本期销售产品一批价值5000元,货款已收存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不管采用应计基础或现金收付基础,5000元货款均应作为本期收入,因为一方面它是本期获得的收入,应当作本期收入,另一方面现款也已收到,亦应当列作本期收入,运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
2、本期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存入银行。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收付实现制,这笔货款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因为现款是本期收到的,如果采用权责发生制,则此项收入不能作为本期收入,因为它不是本期获得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收付实现制
百度百科-权责发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