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国书中常年能见到的鸟是杜鹃还是黄鹂?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在古诗词中
经常能读到与鸟儿有关的诗句
然而,不同的鸟儿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今天就说一说诗词里的那些鸟儿,
它们有什么寓意,寄托了什么情感呢?
黄鹂
【含义】
黄鹂又名黄莺、仓庚,羽色鲜黄可爱,鸣声清亮婉转,常常出现在歌咏春天的诗里!一般代表着轻快、喜悦的感情。
【例句】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鸿雁
【含义】
“鸿”的本义是大雁,古人相传,鸿雁可以替人传递书信,“雁信”“雁书”,往往代指书信。因其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例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鹃
【含义】
杜鹃,又称布谷,子规,它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多用来渲染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例句】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鹧鸪
【含义】
鹧鸪是鸟类的一种,体形似鸡而比鸡小,鹧鸪的叫声嘶哑,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容易勾起离愁别绪。
【例句】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李珣《南乡子·烟漠漠》
鸳鸯
【含义】
鸳鸯,水鸟,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民间传说和文学上用来喻夫妻;又用来称成偶的东西。
【例句】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二首》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
燕子
【含义】
燕子作为一种小巧的鸟,很受诗人喜爱。在文学作品中,燕子有离别、怀古的寓意。
【例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宋 · 晏殊《蝶恋花》
鸥鸟
【含义】
此类鸟善飞,能游水,常随潮而翔,有海鸥、银鸥、燕鸥等种类。
在诗文中,鸥鸟有豪迈、壮志、淡泊、归隐、飘零等寓意。
【例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诗词中还有哪些鸟儿,让你记忆深刻呢?
(图文来源:古典文学与诗词)
纸牌国所在的小岛上听到什么鸟叫
你好是杜鹃香丫丫,杜鹃杜鹃杜鹃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常见的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大杜鹃叫声似“布谷、布谷”,所以又叫布谷鸟;三声杜鹃叫声似“米贵阳”,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贵阳;
四声杜鹃又称子规鸟叫声似“快快割麦”、“割麦割谷”。杜鹃以昆虫为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如像松毛虫、毒蛾等其它鸟类都不敢吃,对杜鹃来说却是美味佳肴。
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杜鹃,包括所有北美的种类,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杜鹃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
扩展资料;
杜鹃鸟在春天飞回欧洲,停歇在木桩上、树枝上或电线上,呼响配偶。杜鹃鸟得名于它的叫声:一种很易辨别的“咕咕”声。
一只杜鹃鸟的幼鸟正在由它的养母----一只比它小得多的刺嘴莺喂食。它需要的食物相当于3---4只其养母亲生的幼鸟本来需要进食的总量。
趁其他鸟没看见时,杜鹃鸟在它们的巢中产蛋。它必须非常迅速地做完这件事。它的蛋有着特别厚的外壳,这样在落入巢中时就不会碎掉了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