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地编码和出生地编码是什么?怎么填?

籍贯地编码一般指身份证的前6位出生编码是身份证的最后4位。直接填写。

籍贯,又名祖居地或原籍,详细是指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

祖籍是指一个家族在一定时期内确定的祖先的出生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祖先的永久居住地或出生地。有些人离开了他们祖先的出生地或家乡,他们的后代仍然把他们祖先的出生地或家乡(即祖籍)作为他们的出生地。起源指的是一个人在搬到某个地方之前的最初的起源。住所不一定是该人的祖籍或籍贯。

籍贯怎么填。是什么意思?

 《辞海》中,“籍”指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指的是:代表个人的身份;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

  “贯”:指原籍,出生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唐钧,自1986年开始从事社会政策研究,对中国户籍制度有较深了解。

  唐教授说,籍贯是有中国特色的。“据我所知,国外的户口本是没有籍贯的,只填写出生地。港澳台地区也填出生地了,我们出国用的护照,也只有出生地,没有籍贯。”

  我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传统户籍制度与土地直接联系,以家庭为本位,将劳动人民牢牢限制于土地之上。一般人不能随便脱籍。

  民国以后,户籍制度中剔除了有关“籍”的规定,各阶层的人可以自由选择职业、自由迁徙。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人口流动重新限制,公安部门改以农业和城镇户口的形式管理人口,代替了“籍”的作用。籍贯逐渐成为一个地域属性,即仅指你是什么地方的人。

  改革开放后,人员因工作、上学开始大量流动,在这些人的后代身上,籍贯甚至连地域属性的功能也没有了。

  唐教授说:“籍贯与年龄、性别、学历一样,是一项个人信息,只能算是传统户籍制度的遗留产物,没有多大意义。”


  籍贯在现实生活中起过什么作用?

  唐教授认为,在现代社会,填写籍贯没有填写出生地来得实用。

  “通过出生地,我们可以查到一个人出生的医院、出生的时间,了解他成长的环境,可是籍贯却做不到。”唐教授说。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王平博士说,籍贯是一个农耕经济概念,在现代国家,籍贯不会对公民的选举权、工作权、受教育权利产生任何影响。

----来源都市快报

应聘招聘里的(籍贯)怎么填?

  籍贯一般从父,个别从母系的;从祖籍,祖籍是指祖辈的长久居住地,按地域划分。  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填写籍贯时,具体到县(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省/自治区/直辖市 + 区/县 。

籍贯是怎么填?

籍贯是指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城市籍贯填写至区或不设区的市;农村籍贯填写至县,前面须冠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或通用简称。比如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山西省长治县等。

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户籍和籍贯怎么填写才正确?

籍贯,是祖居地或原籍,详细指的是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户籍所在地,按照户口登记管理条例,公民填写户籍所在地,应该填写到户籍管理机关所在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六条 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

籍贯怎么填-籍贯是根据什么来填的?

籍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18周岁以前的户籍所在地,从父、从祖籍,祖籍是指祖辈的长久居住地,按现在的地域划分填写。省/自治区/直辖市 + 区/县 没有明确规定几代,但“祖辈的长久居住地”这个定义,对于绝大多数人应该还是很容易确定的。

祖父的出生地这一说,是1999年全国范围内重新填写新版《干部履历表》时,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的“填写说明”里产生的一个歧意,后来的历次文件都把这一说法取消了。

户口簿上一般照抄父亲的,对于一般老百姓管得不是很严,乱填的不少,出于各种原因通过各种渠道改掉的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