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皇五帝分别是谁及人物关系

三皇五帝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说法不一,通常称伏羲、燧人、神农为三皇。或者称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唐尧、虞舜。

三皇五帝介绍

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三皇: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五帝: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三皇五帝什么关系

黄帝(1)→玄嚣[长子]、昌意[次子]

玄嚣→蟜极→高辛(帝喾)(3)→放勋(尧)(4)

昌意→高阳(颛顼)(2)→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重华(舜)(5)

说明:以上(1)(2)(3)(4)(5)均为五帝先后排序,不加括号的是名字,括号内是后人的称呼,内容摘自《史记》,均为黄帝后代。

皇帝含义

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丁有火德,其人凤凰。故皇乃龙凤合体,尊贵无比。

帝,人皇之妻丁生有一子,曰戊,戊娶癸,癸+戊=帝,合文曰帝。传说成汤就是帝族,丁生戊,曰“成”,故名成汤,成汤也自称武王,成汤生于任城,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建立了帝族。帝族的代表是黄帝。其人土德。

夏,帝之子曰甲,娶妻己,己+甲=夏。

殷,夏之子曰庚,娶妻乙,乙+庚=殷。殷朝与早期商朝不同,是盘庚迁都后建立的,盘庚为了突出自己的地位,迁都后自称“殷”。

商,殷之子曰丙,娶妻辛,辛+丙=商。商朝建立的较早,燧人氏在商丘建立的,属于早商。

二、一张图看懂五帝人物关系图 五帝关系到底如何

五帝分别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之间的人物关系是,黄帝是颛顼的爷爷,是帝喾曾祖父,因此颛顼是帝喾的叔父。而尧是帝喾的儿子,所以尧也也是黄帝的玄孙,如果尧遇到颛顼要喊一声叔公。相比之下,舜的辈分就十分低下,尧是舜的堂高祖父,所以尽管五帝传位是使用禅让制,但是让来让去还都是一家人。

一、五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五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国的各族儿女不会忘记自己是华夏儿女,是炎黄子孙。黄帝是三皇五帝中的一员,他作为当时华夏族部落的首领,带领人民播撒农耕,养殖畜牧,开垦一片又一片荒辽的土地,在希望的田野上种下一颗又一颗粮食。

黄帝的大臣仓颉造字,从此象形文字诞生,中华民族的汉字是世界上最有诗意、画意、美感的文字。神农氏尝百草,开启中医药的先河,总之没有五帝的辛勤付出,就没有当今中华儿女的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景象,离开了五帝的知识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就不会如此的灿烂辉煌,五帝是每一个中华人不能忘记的祖先,更是许许多多炎黄子孙内心的信仰。

二、五帝和大禹的关系

虽然大禹并不是三皇五帝之一,但是大禹和五帝是直系亲属,众所周知,大禹是夏朝的奠定者,舜在去世之前将自己的位置禅让给了禹,其实舜只是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了自己的堂曾祖父,禹是颛顼的孙子,是尧的堂弟,当大禹看到黄帝的时候还要叫一声高祖父好。

​虽然夏朝之前王位的传递使用禅让制,夏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结束使用的是世袭制,但是总体来说,五帝的王位也都传递给黄帝的直系亲属都没有流落到他人的手上,每一个中华儿女永远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先五帝,要时时刻刻铭记自己是炎黄子孙。

三、三皇五帝都是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皇五帝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三皇就是伏羲、女娲、神农,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天皇,人皇,地皇;而且大家说的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其实不同的书里面记载的三皇五帝是不一样的,我们这里说的只是大家更加认同的三皇五帝。

我们大家都知道,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女娲用泥土造了人,但是因为天降大雨,泥土做的人根本存活不了多久,所以女娲很伤心。就和自己的哥哥伏羲结合,然后创造了人类,所以伏羲和女娲也被成为我们的祖先,女娲就是人皇。而地皇就是神农,我们都知道的就是神农尝百草,神农尝遍了天下的东西,为我们找到了药品,食物,稻谷,也推进了我们国家发展的进程。而伏羲呢,创造了八卦和渔网之类的人们经常用的东西。

五帝其实在一些书中是和三皇是相同的,比如黄帝就有很多人说是伏羲,有一些书中也能寻到踪迹,但是没有直言。五帝中的黄帝是第一位,然后后面黄帝改了姓氏,叫姬轩辕,等到黄帝过世以后,黄帝就把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姬玄嚣。后面姬玄嚣去世以后,他们还受到了其他乱臣贼子的觊觎,后面姬高阳上位,也就是就是五帝中的颛顼。而尧舜禹三位的话是后面经过禅让制筛选出来的,也算是众望所归,虽然最后禹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结束了公天下的局面,变成了家天下。

虽然很多人觉得这些都是神话出来的,但是我们现在出土了很多东西,也可以证明这一切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