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律的平仄格律
七律的平仄格律:
1、七言律诗(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七言律诗(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七绝四种平仄格式表
第一种: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例:《已亥杂诗》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
例:《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第二种:逢二、四句押平韵,句首不用韵。
.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例:《南园》李贺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
例:《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第三种: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例:《为女民兵题照》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
例:《漫兴》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
第四种:逢二、四句押平韵,句首不用韵。
.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例:《无题》鲁迅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歌。
.
例:《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七律的平仄格律是什么?
七律的平仄格律: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声与平仄:
四声,是指汉语中的四种声调。声调是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其中,高低和升降是主要因素。
古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平、上、去、入。平声就是诗歌中的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就是诗歌中的仄声,按照字义,仄,就是不平的意思。
现代普通语里,已经没有入声了,在一些方言里,还保留得有入声和古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用粤语读古诗特别好听,很多我们现在读起来不押韵的诗用粤语读起来就押韵了,因为粤语保留了很多入声字,粤语也跟古代汉语比较接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