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渤海国是今哪里?

在中国的黑龙江牡丹江市为中心的东北偏东地区,境域包括今黑龙江省、吉林省大部地区,内蒙古、辽宁部分地区,朝鲜北部部分地区,现在属于俄罗斯的大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以及乌苏里江以东和库页岛地区渤海国是粟末靺鞨人建立的割据政权,粟末靺鞨是满族祖先的一支,境域内有汉族人、朝鲜人,但粟末靺鞨人是主导民族,他们使用汉文、汉语作为官方文字和语言,定期向唐朝王室进宫,接收唐王朝册封,是唐王朝属下的割据政权。

二、渤海国是现在的哪里

渤海国是现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渤海国首都上京龙泉府位于现在的黑龙江宁安市。渤海国全盛时期,辖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其文化深受唐朝文化影响,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渤海国主要城市有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西京鸭渌府、南京南海府。

“渤海国”名来自于唐朝所赐的“渤海郡王”封号。有人认为“渤海”是“靺鞨”的音近变音。有人认为渤海并非特指某一海域,而是对东方大海的泛称,唐朝以其东濒大海而命名为“渤海”。

渤海国的缔造者大祚荣,史书记载是出自依附高句丽的粟末靺鞨部。粟末靺鞨部本是公元7世纪东北地区古代民族靺鞨族最南方的一个强大部落集团,因生活于粟末水流域,因之得名“粟末靺鞨”。

大祚荣为了巩固震国政权,不但在建国之后便立即遣使与突厥结盟,而且又通好南面的新罗,巧妙地在强权林立的四邻之间斡旋,故在数年之间,势力得到了迅速发展。

三、古代的渤海国,这个地方是现在的哪里?

古代的渤海国,范围是如今的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渤海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以靺鞨族为主体的政权,其范围相当于今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东牟山,称“震国王”,建立政权。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为号。762年,唐朝诏令将渤海升格为国。此外还有“靺鞨国”、“渤海靺鞨”、“高丽国”等别称。

扩展资料:

渤海国的政治体制采取的是以国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渤海国“大抵宪象中国制度” ,渤海灭亡后,契丹“治渤海人一依汉法”,可知渤海国的典章法律皆依中原唐制。

渤海国王处于渤海社会的最顶端,虽然接受唐朝的册封,但对内不奉大唐正朔,而拥有自己的谥号、年号,甚至被尊称为“皇上”、“圣人”,君主的配偶亦被尊称为皇后。

内政外交均由国王自主处理,可见渤海国虽为唐朝藩属国,却在事实上具有相当强的独立性,颇有“外王内帝”的色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渤海国

四、渤海国在今天的哪里?这个地方和朝鲜王朝有何关系?

渤海国主要在今天的长白山附近,包括今天的朝鲜、中国和俄罗斯的部分领土,渤海国建国的时候,似乎已经其已将势力范围延伸至黑龙江流域,其实根据的渤海“五京”就可以发现,渤海是一个以长白山为根本的山地农耕政权。详见下图:

这个政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和1392年成立的朝鲜王朝一点关系都没有。主要分析如下:

首先,回顾历史,朝鲜半岛三国时代,当时高句丽是中国东北的国家,因为常年被隋炀帝征讨才被迫向南迁移到平壤,最后被唐高宗和武则天所灭。当时新罗人很感谢大唐帝国帮他们灭了和自己打了几百年仗的敌国,新罗人那时候不会乱认祖宗。但是在高句丽灭后,靺鞨人和高句丽遗民组成的渤海国代替了原高句丽在大同江以北的范围。公元10世纪初,渤海国被契丹人的大辽国所灭。 然后东北那地方就是归辽国了。高丽王朝当时活动在大同江和汉江附近,高丽从来不是东北亚那一带的核心,只做过元朝的属国。

其次,按照历史时代划分,渤海国和高句丽按照民族分属于中国的东北亚史,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核心国家。按照现在的地图来说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要是按韩国人的逻辑,西汉在半岛有汉四郡,大唐在半岛有安东都护府,那韩国古代历史也应该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了。

总而言之,渤海国无论是从主体民族(靺鞨人,后来女真人的祖先)还是领土归属(绝大部分领土在中国和俄罗斯境内)来说,还是继承国(被辽朝所灭)来说,都跟朝鲜王朝没任何一点关系。我们不能由于一个政权的领土到达过朝鲜半岛就说这个国家的历史是朝鲜史,那太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