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使是什么官

镇抚使是管理地区军队的长官

镇抚使设立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分领京畿、湖北、淮南、京东、京西诸镇。设镇抚使为长官,其属有参议官一人,书写机宜文字一人,干办公事二人,许长官奏辟。

北宋灭亡后,镇抚使一度被废除,但后来鉴于与金国的战争频繁,镇抚使又重新设立。

镇抚使拥有很大权力,在诸使所据地区,除茶盐由朝廷置官提举外,其余均归镇抚使便宜行事。以后诸使或战死,或降伪齐,仅余荆南解潜。赵鼎为相,召潜主管马军,遂罢不置。

民国初年,在川边及外蒙古的“库(伦)、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唐(努乌梁海)”各设镇抚使,权限与各省区军民长官相同。川边设于民国元年(1912年)次年即改称经略使,既而又改为镇守使。后者设于民国九年(1920),亦不久即罢。

扩展资料:

据史料记载,抗金名将岳飞也被任命为通泰镇抚使。

《宋史 高宗三》:庚申,以岳飞为通、泰州镇抚使。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庚申,武功大夫昌州团练使岳飞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用张浚荐也。

《岳侯传》云:常州太守林茂荐侯于朝,充通、泰镇抚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镇抚使

锦衣卫镇扶使是什么官

锦衣卫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专有军事特务机构,其全名为“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前身为明太祖所创 设之“御用拱卫司”以及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时改制之“仪鸾司”与二年(公元1369年)时改制“大内亲军都督府”。他们直接听命于皇上,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部分功能形同今制宪兵、国家安全局及总统府参军长。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类似于今天的CIA,如在朝鲜万历之战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

锦衣卫官员有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同知二人,从三品,佥事二人,四品,镇抚二人,五品,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此其下管理职尚有副千户(从五品)、百户(正六品)、试百户(从六品)、总旗(正七品)、小旗(从七品)等。下属有将军、力士、校尉,对外有参口口事(缺两字,私参知某事,见朝鲜王朝实录)、校令,另有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如宪宗朝张渺正),内有法庭和监狱,其中,经历司掌文移出入,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即“诏狱”。锦衣卫平日为皇帝爪牙,镇压臣下时则罗织大狱,捕人,审讯和处刑。通常锦衣卫在逮捕嫌犯之前,会发给其“驾帖”,作用相当于现代的逮捕证。

镇抚司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镇抚司相当于现在的纪委或刑警。

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锦衣卫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且不经司法部门。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镇抚司”。

其中“南镇抚司”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北镇抚司”专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司法机构。

南北镇抚司

明成祖时,将锦衣卫镇抚司分为南、北两司。其中“南镇抚司”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纠。“北镇抚司”传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司法机构。死于酷刑拷打之下者不计其数。

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统领官称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一般军士称为校尉、力士,雅称为“缇骑”。瞿式耜曾道:“往者魏、崔之世,凡属凶网,即烦缇骑,一属缇骑,即下镇抚,魂飞汤火,惨毒难言,苟得一送法司,便不啻天堂之乐矣。”

明朝的锦衣卫,为何设有南北镇抚司?其职权分工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要来回答锦衣卫是什么,顺便把明朝的特务机构也一起梳理一下

锦衣卫是明朝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

锦衣卫相关影视作品

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锦衣卫对内是监视国内,对外则是在作战时搜集敌情。如万历年间抗日援朝,锦衣卫就参与其中搜集日军情报。

锦衣卫分为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是为锦衣卫内部的监察机构,管锦衣卫内部人员升迁考核等。真正闻名中外让人胆寒的是北镇抚司。它则是锦衣卫的真正执行机构,审讯、缉拿、行刑甚至是处决等全部由北镇抚司负责。也就是说南镇抚司管内部,北镇抚司则是管对外。

锦衣卫的长官为指挥使,是为正三品,副长官为指挥同知,是为从三品

锦衣卫相关影视作品

在没有东厂之前,锦衣卫是当时明朝最强大最可怕的秘密机构。

东厂是明成祖朱棣手上建立的,靖难之役后成祖自知得国不正,为了镇压反对者,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东缉事厂”,简称“东厂”。

东厂和锦衣卫的职能是有重复的,东厂将监视范围扩大到了所有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人员。他们会将监视结果随时汇报给皇帝。东厂由宦官操纵,凌驾于司法机关之上,享有侦察缉捕、监督审判、法外施刑等种种司法特权。

东厂相关影视作品

起初东厂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其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明朝皇帝们大概都比较缺乏安全感,后来又弄出一个西厂

西厂全称,西缉事厂。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春正月,明宪宗为了加强特务统治,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西厂一出,权力一时超过东厂,“不特刺奸之权,薰灼中外,并东厂官校,亦得稽察”。也就是说西厂是可以管东厂和锦衣卫的。西厂后来因为官员谏言而取消,明武宗时又把西厂给建立起来,东厂西厂互相对峙。后来又搞了一个内行厂”,以大宦官“刘瑾躬自领之”,东厂、西厂皆受监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