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是谁题写校名?

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是毛朱曦(如图)题写校名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

旧址位于延安城东北5公里桥儿沟,一座中世纪城堡式样的大礼堂,每到新年之际这里都举办稀奇迷人的化妆舞会。现保存有天主教堂一座和石窑洞数十孔。属1961年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学院1996年恢复重建后,继承和发扬老鲁艺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经验,坚持“双百”方针,秉承“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院训,本着稳定规模、规范管理、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基本目标,弘扬主旋律,努力将地域文化特色与艺术发展趋势相融合,坚定不移地贯彻以教学为中心的主导思想,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教风学风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鲁艺初期设戏剧、音乐、美术3个系,后增设文学系。各系除设置专业课外,以政治理论和文艺理论为共同必修课。各专业的学制最初规定为6个月。1940~1941年期间,学校加强专业化学习,各系一律延长为3年(实习除外),并且注意提高教学质量。为了紧密联系实际,鲁艺设有文艺工作团、实验剧团、歌舞团、美术工作团以及其他科研组织。

继承“鲁艺”光荣传统,贯彻学校“教学立校,科研强校”战略方针,学院积极组织、引导教师参与各种科研项目的申报,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院整体科学研究水平。近年来,全院教师共主持参与科研项目6项,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3部,获得各类奖项10多项。在陕北民间艺术发掘、整理、研究以及高等学校音乐教学改革研究方面,已初具规模,逐渐成为学院科研的优势和特色。

以上内容参考:鲁迅艺术学院 - 百度百科

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是谁出席大会

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毛泽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

毛泽东说:“要在民族解放的大时代去发展广大的艺术运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指导下,实现文学艺术在今天的中国的使命和作用。”4月28日,毛泽东在鲁艺发表演讲时说:“鲁迅艺术学院要造就具有远大的理想、丰富的斗争经验和良好的艺术技巧的一派文艺工作者。

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便不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毛泽东还为鲁艺题写了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并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鲁艺的教育方针是:团结与培养文学艺术的专门人才,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艺术事业。

扩展资料:

鲁迅艺术学院的设置:

鲁艺初期设戏剧、音乐、美术3个系,后增设文学系。各系除设置专业课外,以政治理论和文艺理论为共同必修课。各专业的学制最初规定为6个月。1940~1941年期间,学校加强专业化学习,各系一律延长为3年(实习除外),并且注意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紧密联系实际,鲁艺设有文艺工作团、实验剧团、歌舞团、美术工作团以及其他科研组织。鲁艺当时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有志于文艺事业的革命青年。

曾在鲁艺任教的著名文学艺术家有茅盾、冼星海、艾青、何其芳、陈荒煤、齐燕铭、张庚、吕骥、周立波、王朝闻、严文井等。各系研究室和附属剧团也集中了一批著名文艺工作者,如王大化、袁文殊、华君武、孙犁、鲁藜、严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