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寓于"是意思

寓于,其实就是蕴含在之中的意思,通过某一事物表现出来

常说的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举个例子:比如笔,圆珠笔、钢笔、毛笔,进行抽象,得到概念“笔”,笔这个概念就反映了每个具有个性(个别性质)的笔(即圆珠笔、钢笔、毛笔等等)的共性。

没有上面这些一个个具体的笔,就得不到反映共性的“笔”概念,这说的是“个性是共性的基础”;反过来,笔这个概念是反映圆珠笔、钢笔、毛笔等等的共性,但自然界并不存在一种“纯粹的笔”,然而每一种具体的笔之中,又都具备“笔”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共性,这叫“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寓于造句:

1、怒火常寓于蠢人的胸中。

2、这些笑话将紧迫问题寓于娱乐之中,而不是把整个事情当作对某个具体的政治家或国务活动家的攻击。

3、如果你不是成长在一个将快乐寓于生活,为生活中的大事小事庆贺的环境中,你可以随时改变环境。

4、“精神寓于运动”,是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

5、我的意思是,会有成百上千乃至,无穷无尽的观点寓于其中。

6、因此,以白兰度及其后继者为代表的美国艺术表演的感染力,往往更寓于无言之中,体现在对难以言释的强烈情感的挖掘。

二、考研政治五个寓于什么?

考研政治五个“寓于”问题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始终。

寓于就是包含于或者存在于的意思。用我们的数学思维来说,如果说A寓于B,那么A就是B的子集, A就包含于B或者A就存在于B。我们来总结一下马原里面与寓于有关的问题,一共总结了10对哲学范畴。

从前往后如下所示:绝对寓于相对、本质寓于现象、必然寓于偶然、斗争寓于同一、共性寓于个性、普遍寓于特殊、一般寓于个别、抽象寓于具体、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商品寓于劳动产品、价值寓于使用价值。

只能是小范围寓于大范围,小的集合寓于大的集合。比如普遍与特殊它们之间的寓于关系,只能是普遍寓于特殊,不能是特殊寓于普遍,因为代表普遍的集合范围要小于代表特殊的集合范围。如果普遍是一,那么特殊就是多;如果普遍是水果,那么特殊就是具体的水果类型。

斗争与同一的关系不能借用数学集合思维来思考。有关究竟是斗争寓于同一还是同一寓于斗争的问题,我们通过例子来说明。

矛盾的斗争性只能寓于同一性,不能相反,比如夫妻双方如果彼此不相识,是陌生的两个人,没有形成一个统一体,一个统一的家庭,那他们之间会发生斗争吗?显然不会。

寓于问题易错点在于确定两个对象形成的集合的范围大小。上面我们说,商品寓于劳动产品,那大家思考一下,商品和劳动产品,谁形成的集合范围大,谁形成的集合范围小呢?

很显然,商品都是劳动产品,但是,劳动产品未必是商品,因此商品所形成的集合范围要小,劳动产品所形成的集合范围要大,因为劳动产品里面有一部分没有用来交换,不是商品,故而只能是商品寓于劳动产品。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考研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