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的意思解释

未雨绸缪,汉语成语,拼音是wèiyǔchóumóu

绸缪:紧密缠缚,引申为修缮。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情发生。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准备。成语出自《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反义词:亡羊补牢,江心补漏,临渴掘井,贼去关门,临阵磨枪,斗而铸兵。

未雨绸缪什么意思

一、未雨绸缪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wèi yǔ chóu móu,绸缪:紧密缠缚,引申为修缮。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出自《诗经·豳风·鸱鸮》。

二、原文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猫头鹰你这恶鸟,已经夺走了我的雏子,再不能毁去我的窝巢。我含辛茹苦,早已为养育雏子病了!我趁着天未阴雨,啄取那桑皮桑根,将窗扇门户缚紧。现在你们树下的人,还有谁敢将我欺凌!)

扩展资料

未雨绸缪的典故

周武王后期,武王得了重病,大臣们焦虑万分。周公特地祭告周朝祖先,表示愿意代哥哥去死,请先王保佑武王恢复健康,祭毕,周公把祝辞封存在石室里,严令史官不得泄密。

事有凑巧,周公祝祷后的第二天,武王的病开始出现转机,周公和其他大臣都十分高兴。但不久,过度的操劳使武王旧病复发,终不治身亡。年幼的太子姬诵被拥立为王,史称周成王,周公受武王遗命摄政。

周公的摄政引起了管叔(武王的弟弟)等人的不满。他们散布谣言,说周公摄政是为了篡夺王位,从而引起了成王的怀疑,周公百口莫辩,离开了京都。

不甘心商朝灭亡的武庚(纣王的儿子)见周氏兄弟之间出现了矛盾,就派人去联络管叔等,挑拨他们与周公的关系,同时积极准备起兵叛乱。

周公经过两年的调查,终于查清了谣言的来源,知道了武庚准备叛乱的情况。他十分焦急,便写了一首名为《鸱鸮》的诗给成王。

诗的大意是:鸱鸮啊鸱鸮,你夺走了我的孩子,不要再毁掉我的窝!趁着天未下雨,我要剥下桑根的皮修补好门窗,我的手已发麻,嘴已磨损,羽毛也将落尽,可是我的窝还在风雨中飘摇!

这首诗以母鸟的口吻,反映了周公对国事的深切忧虑,但年轻的成王并未能了解周公的苦心,对此无动于衷。后来,成王无意中在石室里发现了周公的祝辞,深深为之感动,就立即派人把周公请回镐京。

周公回京后,成王派他出兵征讨三叔和武庚。周公足智多谋,很快平息了叛乱,周王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

后来,人们便用“未雨绸缪”这个成语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

释义: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后用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绸缪(chóumóu):修补。

未雨绸缪 [ wèi yǔ chóu móu ]

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语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准备。

笔画: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居安思危 [ jū ān sī wēi ]

释义:在平安稳定的时候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灾难。指时时要提高警觉,预防祸患。

出处:《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白话释义:《左传·襄公十一年》:“生活安宁时要考虑危险的到来,考虑到了这一点就要为危险而做准备,事先有了准备,等到事发时就不会造成悲剧了。”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未雨绸缪的意思是什么

未雨绸缪的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用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绸缪”最早见于《诗经·豳风·鸱鸮》。

未雨绸缪释义

绸缪:紧密缠缚。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未雨绸缪近义词

居安思危: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防微杜渐: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防患于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有备无患: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未雨绸缪造句

1.台风即将来袭,我们应当未雨绸缪,做好防灾准备。

2.面对生活,我们应该未雨绸缪,考虑下一步的事情。

3.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4.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

未雨绸缪的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下面我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参考。

未雨绸缪的意思

绸缪:紧密缠缚,引申为修缮。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出自《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未雨绸缪用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准备。

未雨绸缪的典故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了商朝。为了安抚商朝遗民,他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朝歌做诸侯,同时又把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分别封在武庚的东面、西面和北面,以便监视他。

武王的弟弟周公以及太公、召公等帮助武王灭商立了大功,武王就把他们留在京城辅政,其中周公最受信任。

两年后,武王得了重病,大臣们焦虑万分。周公特地祭告周朝祖先,表示愿意代哥哥去死,请先王保佑武王恢复健康,祭毕,周公把祝辞封存在石室里,严令史官不得泄密。

事有凑巧,周公祝祷后的第二天,武王的病开始出现转机,周公和其他大臣都十分高兴。但不久,过度的操劳使武王旧病复发,终不治身亡。年幼的太子姬诵被拥立为王,史称周成王,周公受武王遗命摄政。

周公的摄政引起了管叔等人的不满。他们散布谣言,说周公摄政是为了篡夺王位,从而引起了成王的怀疑,周公百口莫辩,离开了京都。

不甘心商朝灭亡的武庚见周氏兄弟之间出现了矛盾,就派人去联络管叔等,挑拨他们与周公的关系,同时积极准备起兵叛乱。

周公经过两年的调查,终于查清了谣言的来源,知道了武庚准备叛乱的情况。他十分焦急,便写了一首名为《鸱鸮》的诗给成王。诗的大意是:鸱鸮啊鸱鸮,你夺走了我的孩子,不要再毁掉我的窝!趁着天未下雨,我要剥下桑根的皮修补好门窗,我的手已发麻,嘴已磨损,羽毛也将落尽,可是我的窝还在风雨中飘摇!

这首诗以母鸟的口吻,反映了周公对国事的深切忧虑,但年轻的成王并未能了解周公的苦心,对此无动于衷。后来,成王无意中在石室里发现了周公的祝辞,深深为之感动,就立即派人把周公请回镐京。

周公回京后,成王派他出兵征讨三叔和武庚。周公足智多谋,很快平息了叛乱,周王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

后来,人们便用“未雨绸缪”这个成语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