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城是哪个城市

龙城指的是山西太原,太原在2500年的历史中出了多个皇帝因而被称为龙城。太原是山西省省会,总面积6909平方千米。太原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其后,干湿季节分明。太原主要晋祠园林,龙山石窟等旅游景点。主要特产有山西老陈醋,其色泽红润

二、美丽的汾河被称为龙城是哪个城市?

美丽的汾河被称为龙城是山西太原。

在中国历史上,太原长期是山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中心。宋朝之所以把晋阳叫做“龙城”。

他们认为系舟山为“龙角”,龙山、天龙山为“龙尾”,晋阳正当蟠龙的中心,故常有“真龙天子”的出现:北齐的高欢、唐代的李渊、后唐的李存勖、后晋的石敬瑭、后汉的刘知远,都是从晋阳起家夺取天下的。

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北部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7°27′~38°25′,东经111°30′~113°09′。北、东、西三面群山巍峙,北靠系舟山、云中山,东据太行,西依吕梁,南接晋中平原,汾水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古昔有“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之称誉。

太原的风景名胜:

晋阳古城创建于春秋中晚期(公元前497),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曾为战国时越国的都城、北齐时的陪都、北汉的都城、唐代的北京,享有“龙城之誉”。

纯阳宫始建于宋末元初,明万历年间重修和改建,原是供奉唐代著名道士吕洞宾的祠庙,因吕洞宾道号“纯阳子”,故称纯阳宫。太原纯阳宫,是山西三大纯阳宫的“中宫”,“南宫”是芮城永乐宫,“北宫”是大同纯阳宫。

三、山西的哪一个城市,又称龙城,曾有王朝在此建都?

太原,山西省省会,简称“并(bīng)”,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多年建城史,“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都。太原市三面环山,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是中国北方军事、文化重镇,世界晋商都会,中国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太原的城市精神是包容、尚德、崇法、诚信、卓越。

太原市辖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杏花岭区新建路。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的太原盆地,北接忻州市,东连阳泉市,西交吕梁市,南邻晋中市,地理坐标东经111°30′~113°09′,北纬37°27′~38°25′之间,市中心位于北纬37°54′,东经112°33′。

太原市境总面积6988平方千米,总人口432万(2016年)。其中太原市区总面积1460平方公里,2012年底太原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4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常住人口342万人,流动人口100万人。

“古交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早在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太原的土地上。义井和东太堡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进一步证明,在七八千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早期,太原的先民就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远古时期属冀州,是传统上说的华夏九州之一,为九州之首。《汉书》:“河内曰冀州:其山曰霍,薮曰扬纡,川曰漳,浸曰汾、潞。”说明秦、汉以前的冀州地区一般是指今日之汾河平原及其附近地带。

殷商时太原为古国北唐,考古学家曾在太原许坦村一带,发现了商代的文化遗址,定名“许坦型文化”。史传太原的肇始者台骀,因治理汾水、开拓了太原盆地,被尊为“汾水之神”。

鲁昭公元年(晋平公十七年,前541年),晋国荀吴率兵北征,大败占据今太原一带的无终及赤狄别族咎如,太原地区始入于晋国版图。春秋末期,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显赫于世的晋阳古城问世于汾河晋水之畔,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之后,赵国定都晋阳(太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设置太原郡,郡治晋阳。

汉代全国设十三州,并州刺吏部设治晋阳,这也是太原称并州之始,太原简称“并”来源于此。是时,太原为全国十三州部治所之一,闻名遐迩。

东晋十六国时先后晋阳被刘渊、石勒、慕容燕、苻坚占据。北魏仍为太原郡,兼置并州。南北朝时,晋阳又是东魏和北齐的别都,始终保持着“霸府”的地位,高欢、高洋父子坐镇太原、遥控朝政。

隋代,太原(当时称之为并州),是全国性的大城市。开皇二年(582年),置河北道行台。开皇九年(589年),改为总管府,大业初(605年),府废,改称太原郡。

隋末,李渊、李世民驻守太原,因晋阳古有唐国之称,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遂以“唐”为国号。因此,唐文化的发源于太原。唐初,曰并州初置大总管府,又改大都督府。唐朝的几位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并相继封其为“北都”、“北京”,为河东节度使治所,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诗人李白曾盛赞“天王三京,北都居一”。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一时间太原名声显赫于举国,传为“龙城”。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掉了以太原为都的北汉政权,最终统一全国。由于憎恨太原军民对宋军的顽强抵抗及恐惧太原“龙城”的美誉,遂下令火烧晋阳城,又引汾、晋之水夷晋阳城为废墟,一座历经1476年悠久历史的古城遭到了彻底的破坏。三年之后,新的太原城在距古晋阳城北四十余里的唐明镇重新崛起。嘉佑四年,设太原府治。

金朝时,宋钦宗赵桓下诏将中山、河间、太原三镇交金人。从此,太原人民在战乱摧残,异族压榨下,度过了80多年。

元朝时,蒙古汗国改名元朝。元朝时的太原称为太原路。成为全中国的交往中心,北到岭北行省,东到奴儿干都司(治所黑龙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此后明朝和清朝的府城均建立于此。

明初,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为晋王于太原,遂因此扩建太原城,成为明代九边重镇之首。

清朝,置太原府,府治在阳曲县。

晚清时期(1860年-1912年)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以后,外国使节和传教士得到特许进中国,借传教的名义促使和参与了不平等条约的签定,搜集中国情报,进行文化侵略。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打进北京,慈禧路经太原,见当地晋商云集,便大肆搜刮捐税。

1911年辛亥革命后,阎锡山被举为山西都督,于太原建立晋系军阀,经营山西长达38年,期间韬光养晦保境安民,使山西成为全国最富裕省份之一。

1947年,析出阳曲县城区,单独设置太原市,实行闾邻制,全市分为内八区和外八区,作为山西省省会。

1949年4月24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太原。

1949年解放后,太原市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地,山西省省会。

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在太原举办。

四、龙城市是哪个省

龙城市是山西省的,因为山西的省会太原别名龙城。

太原,古称晋阳,简称并,别称龙城,是山西省省会。市域面积6988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5%,建成区面积374平方公里。下辖六区三县一市,并受山西省委、省政府委托管理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乡镇(街道)105个。

太原山川秀美、气候宜人,是绿色宜居宜业城市。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汾河流域中游,三山环抱、一水中分。

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历史上的太原山光凝翠,川容如画,自古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