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蒲公英泡水喝的作用和有什么禁忌吗

蒲公英性寒,不适合单独泡水喝,有损脾胃。另注意卫生,不要不病菌感染。

蒲公英

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治热毒、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药用

性味:苦甘,寒。[4]

《唐本草》:味甘,平,无毒。

李杲:微苦,寒。

《本草述》:甘,平微寒。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甘,寒。

归经:入肝、胃经。[4]

李杲:足少阴经。

《本草衍义补遗》:入阳明、太阴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4]

《唐本草》:主妇人乳痈肿。

《本草图经》: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

《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气。

《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

《纲目》:乌须发,壮筋骨。

《医林纂要》: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膈。

《纲目拾遗》:疗一切毒虫蛇伤。

《随息居饮食谱》: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

《岭南采药录》:炙脆存性,酒送服,疗胃脘痛。

《山东中药》:为解毒、消炎、清热药。治黄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利尿,催乳。治疔疮,皮肤溃疡,眼疾肿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虫咬伤,尿路感染。

《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利尿,缓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风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4]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大剂2两);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4]

禁忌: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用量过大 常规用量煎服后,偶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大剂量(30g/kg)灌服煎剂3天,可见实验兔子肝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浊肿,肾小管变窄,其它无明显改变。小鼠和兔亚急性毒性试验,尿中可出现少量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

过敏反应 服用蒲公英煎剂、蒲公英酒浸剂后,个别人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蒲公英注射剂静脉滴注后,亦偶有寒战、面色苍白、青紫或精神症状。

药不对证 主要是寒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证,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热象,病程多较长,病人体质虚弱。笔者普见有人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倦怠、疲乏、出虚汗、面色苍白。感染灶并无好转之象。将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简单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滥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二、蒲公英的药效与功效

性味:苦甘,寒。

归经:入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4]

三、清热解毒--蒲公英

叶如莴萱,花如单瓣菊花。四时有花,花罢飞絮。断之茎中有白汁。郑方升曰:一茎两花,高尺许者,掘下数尺,根大如拳,旁有人形拱抱。

【处方用名】蒲公英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甘。归胃、肝 经。

【基本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临床应用】

1,用于痈肿疗毒,乳痈,肺痈

本品苦寒泄降,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内外热毒疮痈诸证,兼能通经下乳,为治疗乳痈(乳腺炎) 良药。用治:

① 痈肿疗毒常与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等同用,如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②乳痈 ,可单用本品浓煎内服,或以鲜品捣汁内服,渣敷患处,也可与瓜菱、金银花、牛蒡子等同用;

③肠痈(阑尾炎)腹痛,常与大黄、牡丹皮、桃仁等同用;

④肺痈(肺脓肿)吐脓,常与鱼腥草、冬瓜仁、芦根等同用;

⑤咽喉肿痛,与板蓝根、玄参等清热利咽之品同用;

⑥毒蛇咬伤,鲜品外敷患处。

2,用于热淋,湿热黄疸

本品苦寒,既能清热利湿通淋,又能利胆退黄。

用治: ①热淋涩痛,常与白茅根、金钱草、车前子等同用; ② 湿热黄疸,常与茵陈、栀子、大黄等同用。

此外,本品还有清肝明目之功,用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可单用取汁点眼,或浓煎内服,亦可与菊花、夏枯草等清肝明目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 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均可。

【药理作用】本品煎剂或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多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某些病毒、真菌及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其地上部分提取液有抗肿瘤作用;还有利胆、保肝、利尿、健胃及轻泻作用。

【现代运用】现代临床以本品水煎内服或制成片剂,内服或外用,可用治甲亢眼突、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尿毒症、便秘、多种感染性疾病。

本草摘要:

蒲公英

一名黄花地丁。泻热、解毒。甘,平。

花黄属土,入太阴、阳明。脾、胃。

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专治乳痈,乳头属厥阴,乳房属阳明。同忍冬煎,少入酒服,捣敷亦良。疗毒,亦为通淋妙品。诸家不言治淋,试之甚验。擦牙,乌髭发。《瑞竹堂》有还少丹方,取其通肾。

东垣曰:苦寒,肾经君药。白汁涂恶刺。凡堂邮诸虫,盛夏孕育,游诸物上,必遗精汁,干久则有毒。人手触之成疾,名狐尿刺,燥痛不眠,百疗难效,取汁厚涂即愈,《千金方》极言其功。

捣汁酒服,治噎膈如神。

附:现在很多人喜欢选用蒲公英泡水喝来去火,但需要注意的是蒲公英性寒凉,不可量大久服,尤其是脾胃虚寒类人群,长时间、大剂量服用会对脾胃造成损伤,引起脾胃虚弱,出现胃部不适、胃痛、腹泻等症状。

此文仅供参考,大家如有己见,可在评论中分享交流经验。

持续更新...

四、蒲公英有哪些特性?

【性味归经】苦、甘,寒。入肝、胃经。

【功效主治】

1.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乳痈早期,红肿坚硬,可单用鲜品煎汁内服,或捣烂外敷,也可与全瓜蒌、牛蒡子、银花、青皮等同用,方如瓜蒌牛蒡汤;用于肺痈吐脓血,可配伍芦根、桔梗、薏苡仁等;用于肺热咳嗽,咳痰黄稠,可配伍黄芩、知母、桑白皮等同用;用于热毒肠痈,可配伍赤芍、银花、大黄等,方如阑尾清化汤;用于疮痈肿毒,可配伍野菊花、地丁、紫背天葵等,方如五味消毒饮;用于瘰疬痰核,可配伍玄参、夏枯草、浙贝母等;用于目赤肿痛,可配伍菊花、黄芩、决明子等。

2.清热利湿通淋用于湿热黄疸,可与茵陈、栀子、大黄等同用;用于热淋刺痛,常与黄柏、车前子、白茅根等配伍,有“通淋妙品”之称。

【用量用法】10~3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禁忌】用量过大可致缓泻。

五、蒲公英的功效与禁忌

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注意事项: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六、蒲公英有哪些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苦,甘,寒。入肝、胃。

主要成分: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蒲公英醇,葡萄糖,果胶,维生素C,胡萝卜素,尼克酸,铁,铜,锌,钙,苦味质等。

功能及使用范围: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疔毒、乳痈、急性胆囊炎、急性扁桃体炎、感冒发烧、尿路感染。固齿壮骨,乌须黑发。用于炎症牙齿松动、头发枯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