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求翻译 “世界部分大城市房价收入比”和“京、沪、穗、深2004、2005、2006年前三季度房价收入比”

世界部分大城市房价收入比

Housing-price-to-income ratio in some large cities of the world

京、沪、穗、深2004、2005、2006年前三季度房价收入比

Housing-price-to-income ratio in Beijing, Shanghai,Guangzhou and Shenzhen for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the year 2004,2005,2006

二、世界各国房价大比拼 工作几年可以买一套房子?

中国人讲求“居者有其屋”,一个大小合适、温馨的房屋,是很多家庭一辈子的追求。然而,在国内,尤其是一线城市,对于购房这件事,大家仍表示“亚历山大”。

中国房价高吗?对于国内人来讲,房价已经是难以承受的价位了,而也有许多人开始到国外去买房,先带你领略下其他国家的购房情况,看完你就知道了,自己到底去哪个国家买房最好。

最轻松的购房国家

德国2年,美国3年……工作2年即可买一套房子,这让我们奋斗一辈子只为一套房的中国筒子们情何以堪呐……不要告诉我人家是发达国家,我先哭一会……

加凯移民小编只想说,怪不得那么多人想要出国,原来是国外房价便宜啊。

在美国,一般工作1-3年的收入就可以贷款在美国中部城市购买一个200平米以上的别墅了。如果换算到中国,这座别墅的价值应该在1500万左右,中国人需要工作百年才能购得......

最正常的购房国家

属于这一梯队的国家还是幸福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少则西班牙8年就可买一套90㎡的房子,多的也只需要16年即可。

据西班牙世界报的最新报道,西班牙房产市场继续处于回暖阶段,并再次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投资要素之一。随着西班牙经济的快速发展,房产投资市场也是全球众多投资人选择的首要领域。并预测,在未来的18个月到2017年,西班牙的房产需求量将超过47万套。

最接近中国购房的国家

加凯移民小编在第三梯队终于看到了我热爱的祖国了,27年呐,哭晕在厕所啊……工作1年可买3.3平方~据小编了解,0.94万/平的价格,基本上是中国二线城市的平均价格,那么也就是说,中国人辛苦一年挣的工资只能购买一个床位的平米数或是一个小卫生间。也是够苦逼的啊……

知道在中国买房很难,但没想到竟如此艰难。而在一线城市,因为高昂的房价,较低的人均收入,“房价收入比”都快趋于“1”了,累死累活的工作59年,才能将一套90㎡的房子收入囊中,这个时间竟是城镇地区的两倍之多。

大半辈子的收入,只能买一套房,加凯移民小编瞬间觉得“生无可恋”。该梯队的最后一名,菲律宾???额……今天天气很好!!!

最悲催购房的国家

看到这里,加凯移民小编心里瞬间平衡了不少,我们用尽一生至少还能拥有一套房子,而这些国家肯定随时都在祈祷着,能够多活上几年吧?不然,还得重头再来,真是相当苦逼!

其实对于该榜单也不能一概而论,就拿最后一名印度来说,由于贫富差距过大,上述平均值,受人口和最低工资的影响会出现一些偏差。这个国家贫富差距是相当大的,富的人可以拥有几套豪宅,而穷的人连饭的吃不上,富人区与平民窟有时只是一堵墙的距离。

看来我真的要抑制体内的洪荒之力了,以免伤到众生……

据路透社报道,最新发布的《中国对外投资市场报告》指出,今年首五个月中国投资者在境外房地产市场累计投资达17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跨境房地产投资的来源,青睐欧洲市场!

年化收益也只有不足5万元人民币。来源:微信公众号KBL加凯移民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8-1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的新房信息

三、什么是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如何计算?

房价收入比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的取值范围为4-6,国际上通用的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式,是以住宅套价的中值,除以家庭年收入的中值。为大家整理了房价收入比的概念方式与计算方式,希望为您提供帮助。

所谓房价收入比(HousingPrice-to-Income Ratio),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以北京为例:2009年一套4环以内普通两居室新房80平米,按疯狂涨价后单价2万5千元计算,平均200万左右;若以工作五年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单位买房,假设夫妇月工资为2000元,则家庭月收入达到4000元,年收入为4.8万元。这样房价收入比则为40,比美国的10倍大了30倍,严重偏离合理的房价收入比。一般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的取值范围为4-6,若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高于这一范围,则认为其房价偏高,房地产可能存在泡沫,高出越多,则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越大,泡沫也就越大。

国际上通用的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式,是以住宅套价的中值,除以家庭年收入的中值。

家庭年收入则是指全部家庭成员的年度税前收入,通常包括夫妇二人。家庭年收入同样取中值。在发达国家,统计家庭年收入只要看纳税记录就很清楚,但在中国情况要复杂得多........

按照国际惯例,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如考虑住房贷款因素,住房消费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应低于30%。

我国各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是不平衡的,中小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多在六倍以上,属于房价过高的范畴,据调查,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6倍,其中北京、沈阳、贵阳、南京、广州、大连和西安的比率都超过了20甚至更高。

房价收入比是一个有严格内涵的概念,具体应用时要注意其到底是什么情况下的房价收入比。在西方,房价收入比有新建住宅的(新房交易)、也有旧有住宅的(二手房交易),所选取的房价是中位数价格,家庭收入是中位数收入。由于中国的住宅是按照平方米价格交易而不是按照套来交易,又由于纳入中国家庭收入统计的收入只是全部家庭收入中的一部分,因此即使是北京市这样相对发达的城市,其房价收入比的计算结果也存在很大差异,更为横向比较带来了困难。

房价收入比计算

一个国家的平均房价收入比通常用家庭年平均总收入与一套房屋的平均价格之比来计算,即:

房价收入比=每户住房总价÷每户家庭年总收入,其中,每户住房总价和每户家庭年总收入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每户住房总价=人均住房面积×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单位面积住宅平均销售价格 每户家庭年总收入=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

房价收入比又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指标,只能大致描述一个城市的家庭收入与房价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年份的房价收入比,就可以看出这个城市居民购买住宅的支付能力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北京近年的房价收入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很难说明房价收入比高了人们就不买住宅、或房价收入比低了人们就都去购买住宅,因为这里还有一个购房消费(或投资)倾向问题,也就是说居民家庭愿意拿出多少比例的家庭收入去用于购房支出,而影响居民消费(或投资)倾向的因素就太多太复杂了。也就是说,当房价收入比下降时,如果居民不愿意花钱去买住宅,仍然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房价高”,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合适收入

国内目前流行的3至6倍的说法,据考证是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银行专家黑马先生(AndrewHamer)在进行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研究时,提出的一个世界银行认为“比较理想”的比例,哪知道这个比例对中国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有关资料,不同国家房价收入比的离散程度相当大。1998年对96个国家的统计结果表明,这些国家的房价收入比区间为0.8~30,平均值为8.4、中位数为6.4。1998年与北京当前年平均家庭收入水平相当的12个国家的房价收入比为2.1~20,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9和8.1。如果这样比较起来,北京的房价收入比基本与这些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

如上所写,98年到02年的现状是政府控制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其比率占到总体供房的90%,03年开始政策改变,经济适用房商品化,导致土地供给卖给开发商,也就是地价一年疯涨一年胜一年,地方政府从中保八八年,如09年厦门调查房价收入比就高达14倍,北京等就不说,同比美国的3.9倍,你就知道我们是处于一个什么社会。

房价收入比的合理性与房屋实用寿命、房屋功能效用、收入的变化状态、国家的特殊国情相关。(如房价收入比超过房屋寿命是警示房价收入比不合理,反映市场的畸形和失衡或因为特殊原因制约)。

消费形式

目前人们评论房价收入比高低,无非是希望人们都能买得起房。实际上,房价收入比在2~3倍的一些西欧、北欧国家,其住房自有化率只在30%左右(如瑞士、德国、瑞典).而房价收入比很高、达到25~30倍的东欧国家,其住房自有化率却高达90%以上(如匈牙利、保加利亚)。日本的房价收入比连续多年下降、美国的房价收入比也处在“合理”的水平,但其住房自有化率多年保持基本稳定,没有太大的变化(东京低于50%、美国为68%左右)。

房价收入比受政府住房政策、住宅产业政策和土地使用政策的影响和调控。中国目前具有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的特点,其房价收入比和住房自有化率带有东欧国家的特点,因为住宅价格很快市场化了,但居民家庭的收入却要逐步市场化,即便是当前的住房自有化率比较高,也是原公有住房短期内转化的结果。西方国家的经验告诉了我们一个并不深奥的道理,买房和租房,都是住房消费的形式,为什么一定要买房住才“正确”呢?中国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为了把住房作为消费品推向市场,采取了出售公有住房的政策,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公有住房出售基本结束后,是否就应该还住房消费以本来面目了呢?我认为是时候了,买房住和租房住都是住房消费的合理形式,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3-06-09,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