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靖康之耻简介
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因而得名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靖康耻”之后,中国即耻于议和。明朝的士大夫鉴于南宋的教训,皆以为与满人和谈为耻。因此崇祯帝对于和议之事,始终左右为难。
卢象升即告诉皇帝说:“陛下命臣督师,臣只知战斗而已!”崇祯只能辨称根本就没有议和之事 ,卢象升最后战死沙场,崇祯煤山殉国。明末就在和、战两难之间,走入灭亡之途。
扩展资料:
中国妇女的节烈论,从“靖康之难”开始被宋代道学家所注重。因为北宋后宫嫔妃、宗室妇女全部被掳往北方为奴为娼。这个耻辱使道学家们舍弃了北宋时期重生存轻贞节的观念,转而大力提倡妇女舍生命保贞节。
靖康耻无疑是汉民族历史上的一场大劫,也给当时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更是大宋这个王朝的百年国耻!
而这场大劫所产生的根源更是后人必须深刻总结的重大教训,这个国耻宋王朝用了百年才终得洗雪,在此之间,南宋和金国之间的百年战争遍布关陕黄土、秦岭蜀山、河洛中原和江淮沿岸,远比沙漠中打转的宋夏战争更加激烈震撼!
二、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
公元1125年,金军兵分两路对北宋进行侵略,北宋无力抵挡金军的攻打,被迫同意割让土地,赔偿银两,甚至还要捐献马匹等牲畜。北宋皇帝宋钦宗表面答应金国的条件,事后联络西夏抗金。金得知北宋“找寻”帮手,以北宋违背约定为理由,再次进军北宋。
由于北宋本身军队实力的薄弱,加上附近勤王的军队不能一时赶到,宋钦宗迫于无奈,派弟弟去金兵军队进行投降谈判。11月,金兵再一次的侵略,北宋军队军心的涣散、军队实力的薄弱,当金兵入侵北宋时,士兵都选择了逃跑,北宋不战而败。宋钦宗又一次不得不答应金军的割地和赔款。
金军对北宋进行了长达20几天的掠夺,但是金军的野心不止这些。北宋的步步退让换来金军的咄咄逼人,金兵对北宋进行了烧杀掠夺,一时间,汴京城内一片悲凉,哭声震天。
金兵甚至丧心病狂地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总共3000多人北上金国。汴京城内被洗劫一空。
自此,靖康之耻导致北宋首都汴京沦陷,最终北宋灭亡。靖康之耻深深地刺痛汉人的内心,每一位汉人都不会忘记这段历史。
扩展资料:
背景
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内”,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后爆发了宋江、方腊领导的两次大的农民起义。
宋徽宗虽然镇压和瓦解了这两次农民起义,渡过了农民起义带来的一场统治危机,但是东北地区女真族的兴起,却使北宋王朝面临覆灭的命运。
此外,在外交、军事上接连进退失据,先是听从蔡京之议,与金国连手攻击日渐末路的辽国,约定功成后把原纳给辽的岁贡“转名过户”予金,而宋则可得回失陷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三、为什么叫“靖康之耻”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
靖康元年(1026年)闰十一月三十日黎明,钦宗率大臣多人前往金营,这恰恰中了金人的圈套。钦宗到金营后,金军统帅却不与他相见,只是派人索要降表。钦宗不敢违背,慌忙令人写降表献上。而金人却不满意,并命令须用四六对偶句写降表。
钦宗迫于无奈,说事已至此,其他就不必计较了。大臣孙觌反复斟酌,改易四遍,方才令金人满意。降表大意不过就是向金俯首称臣,乞求宽恕,极尽奴颜婢膝之态。呈上降表后,金人又提出要太上皇前来,钦宗苦苦恳求,金人方才不再坚持。
接着,金人在斋宫里向北设香案,令宋朝君臣面北而拜,以尽臣礼,宣读降表。当时风雪交加,钦宗君臣受此凌辱,皆暗自垂泪。投降仪式进行完毕,金人心满意足,便放钦宗返回。
扩展资料
靖康之变客观上加强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随着金军的两次南侵,北方各民族人民的家园被毁,广大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出现了历史上又一次南迁的浪潮。靖康之变后,北方的经济重心已然受到很大影响,加之无数难民迁至南方,必然导致经济中心南移。
在经济重心南移的同时,北方少数民族也不断融入汉族的生活区域中,南北方民族的生产技术互相借鉴,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也不断融合。
总之,大量北方少数民族迁至南地不但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增加了南方的军事力量,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靖康之耻
四、“靖康之耻”是什么意思?
靖康之耻又称 靖康之乱 、 靖康之难 、 靖康之 祸、 靖康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 北宋 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 丙午之耻。
靖康二年四月, 金军攻破 东京,俘虏了 宋徽宗、 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 皇族、后宫 妃嫔与 贵卿、 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 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靖康之耻导致了 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 岳飞在《 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经历了短短100年时间。而亡国的原因很久以来,都由 王安石一个人背负着。直到近代,对王安石的评价才有了转变。
五、靖康之难为何被称为靖康之耻?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沦为阶下囚的情况并不罕见,汉献帝刘协、南唐后主李煜以及明英宗朱祁镇,但两位帝王同时被俘应该只有一次,即发生在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宋徽宗和儿子宋钦宗都被金人掳走。岳飞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将领,还是才华横溢的词人,他的那首《满江红》,至今让人读后热血澎湃,开头两句充满着愤怒:“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六神无主的宋钦宗,竟然被忽悠住了,相信了完颜宗翰的鬼话,带着一帮大臣到敌营谈判,中了敌人的圈套。金兵压根没打算议和,只是以此为借口把宋钦宗骗出来,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进入开封。
宋钦宗不能拒绝,也不敢拒绝金人的无理要求,他的命掌握在敌人手里,只能任人宰割。为了凑给人数,满足金人的条件,宋钦宗居然把宫女、妃子送过去。
尽管如此,金人仍然不满足,将大宋皇宫洗劫一空,然后押送徽钦二帝和三千多名大臣、皇后妃嫔、宫女北上。昔日高高在上的皇帝,在金人眼中一文不值,风餐露宿受冻挨饿,就连普通金兵也欺负她,朱皇后都如此凄惨,其他妃嫔更不好过。
徽钦二帝也不好过,金人把他俩关起来,二人除了抱头痛哭,甚至连自尽的勇气都没有。不仅如此,为了羞辱宋徽宗和宋钦宗,金国皇帝还赐个他们讽刺的封号,一个是昏德公,另一个是重昏侯。鉴于靖康之耻的深刻教训,明朝皇帝制定出“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