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和人大有什么区别

01

性质不同人大是国家机构,是由广大的人民组成的一种组织,代表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政协不是国家机构,它是由我国各个党派代表组成的一种组织,代表了我国各个党派之间的意见。

02

法律地位不同。各级人大都有着一定的法律权利,其中全国人大拥有着国家最高的权力地位;政协没有与人大类似的法律权利,政协只负对责国家政策进行商讨。

03

职能不同。人大的只能包括四个方面,即立法权、任免权、监督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而政协的职能是参政议政。也就是说,政协的职能更偏重政策的协商,人大的职能更偏重政策的执行。

04

产生方式不同。人大是由具有选举权的选民进行直接或间接的选举产生的;政协是由党内提名推荐并进行选举而产生的。因此人大的选举模式更为严格一些,竞争也更为激烈一些。

05

工作内容和形式不同。人大的工作内容是由宪法法律法规来决定的;而政协的工内容和作形式主要是对其党内章程和共产党的文件决定。两者的工作形式与内容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

06

法律效力不同。人大提出的建议往往能够产生直接的法律后果;政协主要是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一般不产生直接的法律后果。这也间接的反映出人大的权利要比政协的权利大,政协是影响者,人大是决定者。

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有什么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权力机构,可以做出有法律效力的决定,相当于西方的参议院。政协是一个议事机构,只能提出建议,相当于西方的众议院。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区别 权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区别和联系

1.取得资格的方式方法不同政协委员是由所在界别推荐,经民主协商同意后,提交常务委员会协商表决通过而取得委员资格的,人大代表是经所在区域公民选举产生的。

2.县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县以上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代表选举产生,即间接选举产生。

3. 代表范围不同政协委员代表的是所在界别,人大代表代表的是所在区域。

4.所以政协委员具有界别性、行业性特点,人大代表具有区域性特点。

5. 权利和义务不同。

6.人大代表是中国权利机关人大代表大会的人员组成,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的权利。

7.政协委员是政治协商会议的人员组成,参政,议政,提建议。

8.人大代表有提出询问和质询的权力,有罢免权;有人身特别保护权;而政协委员没有这方面的权利。

政协和人大的关系

政协和人大的关系:

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是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方面目的是一致的,由于在性质、代表性、活动方式和担负的任务等方面有所区别,因而两者是配合关系,互为补充而不能相互代替。

正如周恩来所说:“人大、政协有不同之处,权力上有区别,但只有权力之分,无高低之别,政治上是平等的。”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提取码: dac8   

人大和政协怎么区分 人大和政协如何区分

1、性质不同。

(1)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是实现和保证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大这一国家权力为基础和核心的政治制度,属于国家政权制度的范畴。

(2)政协不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它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我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范畴。

2、法律地位不同。

(1)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是全权的、至高无上的,在中国人大制度下,不存在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之间的制衡关系,“一府两院”(政府、法院、检察院)是人大的执行机关,它们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2)政协不产生“一府两院”,故不存在“一府两院”

对政协负责,受它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3、职能和作用不同。

(1)人大的职能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即立法权、任免权、监督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而且人大制度还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制度保证,因为根据宪法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规定,党执政是通过人大依法实现的,如果离开了人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就失去了制度载体,党执政就形同虚设。人民当家作主掌握国家政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党执政的根本目的。

(2)政协的职能主要是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人大最主要的职能是党通过人大依法执掌政权,而政协则是参政议政。也就是说,人大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国家权力的法定形式和法定制度,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作用上,政协是在决策之前对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协商。而人大是在协商后表决作决策,决策后“一府两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