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穑艰难的意思
稼穑艰难的意思是:播种和收获指农事劳苦。
【示例】:自以为上等之人,习成一身轻薄,稼穑,全然不知。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
出处:
《尚书·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
例句:
1、自以为上等之人,习成一身轻薄,稼穑艰难,全然不知。
2、不到农村,不知稼穑艰难。
3、父亲斥责儿女们说:“你们不知稼穑艰难,以为吃喝都是天上掉下来的。”
4、您真是不知稼穑艰难啊!我们灶户,把海水挑回去,用大铁锅装上,烟熏火燎的熬上大半夜,只能熬出一把盐。
稼穑是什么意思
稼穑的意思是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
稼穑,汉语词汇。拼音为jià s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稼穑”一词的解释是:“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
后稷出生于稷山(今山西运城稷山县),被称之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稷王曾于县境南陲的山中教民稼穑,后称此山为稷王山,
出处:文言词,出自《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毛传》解释说:“种之曰稼,敛之曰穑。”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种植叫“稼”,收割叫“穑”。
例句
1、耕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书·无逸》:“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
《孟子·滕文公上》:“ 后稷教民稼穑。”
《史记·货殖列传》:“好稼穑,殖五谷。”
2、指农作物;庄稼。
《诗·大雅·桑柔》:“降此蟊贼,稼穑卒痒。”
朱熹·集传:“又降此蟊贼,则我之稼穑又病,而不得以代食矣。”
唐·储光羲 《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诗:“林晚鸟雀噪,田秋稼穑黄。”
稼穑难成的意思是?
稼穑艰难
拼音:[ jià sè nán chéng ]
释义:形容农耕的劳苦。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讲述的是古人想要懂得务农艰辛,这大概是看重谷物致力于农业生产的道理。吃饭是百姓最大的事,百姓没有食物,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饭,父子之间就没有力气相互问候了。
出处 :《书·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
例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多有富贵子弟,担了个读书的虚名,不去务本营生,戴顶角巾,穿领长衣,自以为上等之人,习成一身轻薄,全然不知稼穑艰难。”
稼穑之苦是什么意思 稼穑之苦大概意思
1、稼穑之苦的意思是:形容农事的艰苦,“稼穑”是书面用语,意思是农业劳动。
2、稼,是种植的意思。穑,指收割谷物。原句应是:每一食,便念嫁穑之艰难;每一衣,则纺织之艰辛苦。每当到吃饭的时候,农民便会想到种庄稼时付出的辛勤劳动;每当穿衣服的时候,纺衣服的人便会想到纺织衣服时的辛苦。
稼穑艰难成语解释
【成语原文】:稼穑艰难
【标准发音】:jià sè jiān nán
【繁体写法】:稼穑艰难
【稼穑艰难是什么意思】:指农事劳苦。
【稼穑艰难成语接龙】:楛耕伤稼 → 稼穑艰难 → 难上加难
【用法分析】:主谓式;作宾语;指农事劳苦
【读音预警】:注意多音字:难 ① nán 困难 难兄难弟(贬义);② nàn 责难 难兄难弟(共患难的`人);。
【出处说明】:《尚书 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
【稼穑艰难的造句示例】:
自以为上等之人,习成一身轻薄,稼穑艰难,全然不知。(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
“稼穑难成”是什么意思?
稼穑难成 [ jià sè nán chéng ]
释义:形容农耕的劳苦。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出 处 :
《书·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
例 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多有富贵子弟,担了个读书的虚名,不去务本营生,戴顶角巾,穿领长衣,自以为上等之人,习成一身轻薄,全然不知稼穑艰难。”
古人之所以教育人懂得务农艰辛的道理,是为了让人珍惜粮食,重视农业劳动。
1、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饭,父子之间就没有力气相互问候了。
2、粮食要经过耕种、锄草、收割、储存、春打、扬场等好几道工序,才能放进粮仓,怎么可以轻视农业而重视商业。
3、江南朝廷里的官员,随着晋朝的复兴,南渡过江,流落他乡,到现在也经历了八九代了。从来没有人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完全依靠俸禄供养。
4、如果他们有田产,也是随意交给年轻的仆役耕种,从没见过别人挖一块泥土,插一次秧,不知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又怎能懂得其他事务。
5、因此,他们做官就不识世务,治家就不治家产,这就是养尊处优带来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