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字的笔画顺序
汉字: 京
读音: jīng
部首: 亠
笔画数: 8
笔画顺序名称: 点、横、竖、横折、横、竖钩、撇、点、
二、京字在田字格的正确书写
“京”字在田字格图片如上
【京】
拼音:jīng
笔划:8
五笔:YIU
部首:亠
结构:上中下结构
笔顺:点、横、竖、横折、横、竖钩、撇、点
释义:
1.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城~都。~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剧。~师(首都的旧称)。~绣。~菜。
2.大。
3.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
4.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族。
详细解释:
京 jīng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2) 同本义:
京,人所为绝京丘也。——《说文》
辨京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筑重京。——《淮南子·览冥》
为京邱若山陵。——《吕氏春秋·禁塞》
乃觏于京。——《诗·大雅·公刘》
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三国志·公孙瓒传》
(3) 又如:筑京(堆土为小山);京丘(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即京观);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观)。泛指高大的山丘: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诗·鄘风·定之方中》
(4) 又如:京峙(高丘);京陵(高丘大阜)
(5) 方形大谷仓 。如:京坻(谷米堆积如山。形容丰收);京囷(粮仓);京运(指运往京仓的粮食);京储(京仓的储备粮食)
(6) 国都 :
念彼京师。——《诗·曹风·下泉》
辞帝京。——白居易《琵琶行》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京中有善口技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至京。——清· 周容《芋老人传》
君之始入京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京吏(京师各衙门的都吏。别于外吏而言);京圻(京都);京府(京畿。京城和京都附近的地方;国都所在地);京仓(京师储粮的地方)
(8) 京族
(9) 通“鲸” :
乘钜鳞,骑京鱼。——《汉书·扬雄传上》
(10) 又如:京鱼(鲸鱼)
组词:
1.北京 běi jīng
现中国首都
2.京师 jīngshī
帝王的都城
3.京剧 jīngjù
我国主要剧种之一,由清代中叶的徽调、汉调相继传入北京合流演变合成。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后流行于全国
4.京兆 jīngzhào
指京师所在地区
5.玉京 yù jīng
道家称天帝居住的地方。
造句:
1. 富丽堂皇的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中心。
2. 喜讯传来,首都北京城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3. 北京城内随着运动的消失,各方人士也风流云散了。
4. 他在城里跺跺脚,整个北京城都要颤三颤。
5. 偌大一座北京城,竟找不到一枝之栖。
三、京字笔顺
京字笔顺为:点、横、竖、横折、横、竖钩、撇、点。
一、基础释义:
1、国家的首都:~城。~都。
2、北京的简称:~广线。
3、京族。
4、古代数目,指一千万。
二、词性解释: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2、同本义,京,人所为绝京丘也。——《说文》
3、又如:筑京(堆土为小山);京丘(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即京观);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观)。泛指高大的山丘。望楚与堂,景山与京。——《诗·鄘风·定之方中》
4、又如:京峙(高丘);京陵(高丘大阜)。
5、方形大谷仓。如:京坻(谷米堆积如山。形容丰收);京囷(粮仓);京运(指运往京仓的粮食);京储(京仓的储备粮食)。
6、国都;念彼京师。——《诗·曹风·下泉》
7、又如:京吏(京师各衙门的都吏。别于外吏而言);京圻(京都);京府(京畿。京城和京都附近的地方;国都所在地);京仓(京师储粮的地方)。
8、京族。
9、通“鲸”。
10、又如:京鱼(鲸鱼)。
11、古代数目名十兆为京,一说万万兆为京。古代数位序列是:万、亿、兆、京。十兆为京。
四、京的笔顺怎么写
京的笔顺如下图所示:
读音:jing
部首:亠
笔画数:8
结构:独体字,上下或上中下结构。
笔画名称:点、横、竖、横折、横、竖钩、撇、点。
统一码:4EAC
五笔:YIU
仓颉码:YRF
郑码:SJKO
扩展资料:
组词
1、京师
释义:
京师(jīng shī)是一个汉语词汇,指首都。《春秋公羊传》曰:“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意为天子居住的地方规模很大,人口众多,后世因以泛称国都。
2、京运
释义:指运往京仓的粮食。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兵制一》:“其后军伍销耗,耕者无人,则屯粮不足;增以客兵,坐食者众,则屯粮不足。於是益之以民粮,又益之以盐粮,又益之以京运,而卫所之制始破坏矣。”
五、京的笔画
笔画数:8;
部首:亠;
笔顺编号:41251234
《京》字笔顺:
点、横、竖、横折、横、竖钩、撇、点
《京》的解释
在古代,“京”是计量单位,就像千、万、亿这种。在汉语中,“京”字本意为:人工筑起的高土堆,意思就“高、大”之意。到了后来,则更多做为“国都”的专有名称。它源于西周,最早可见的是西周都城镐京。
在《公羊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时期,“京”就作为天子之都的名称了。后来历代王朝定都通常将其改为“某京”,加上方位,就完整了。如:南京和北京,西京和东京。
到了现代,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例如现在的南京就没有改,还带“京”字,但它并不是首都。建国后,尽管以北京为新首都,但念历史余风犹存,仍称南京,乃尊重历史之故。。
六、京的笔顺
京字笔顺为:点、横、竖、横折、横、竖钩、撇、点。
《京》的解释:京、jīng、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京城。京都。京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京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
京剧。京师(首都的旧称)。京绣。京菜。北京,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组句:
1、话剧《雷雨》在京上演,场场爆满。
2、爸爸带我参观了北京市少年书画展览。
3、北京市的人口太密集了。
4、那个轰动京城的劫钞大案终于侦破了。
5、灭绝人性的日本鬼子在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
6、日本在南京的大屠杀,纵天荒地老,此恨难消。
7、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在欧洲的演出引起了巨大轰动。
8、全聚德是北京首屈一指的烤鸭店,天天顾客盈门。
9、太祖黄袍加身,返回沐京后,即至崇元殿行禅代礼。
10、我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渡过长江后,南京守敌望风披靡。
11、作曲家们把京剧和交响乐的旋律有机地融会在一起。
12、我和妈妈去北京回来,让我念念不忘的是万里长城。
13、气势磅礴的明长城有纵贯南北的京杭运河有金碧辉煌。
14、小京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航天员,驾着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15、别看这小家伙年纪小,可唱起京戏来有板有眼,有一番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