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成祖是谁?及生平事迹
明成祖就是朱棣,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
简介: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早起被封为燕王,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为了提防朱棣造反,建文帝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
朱棣驾崩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明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明世宗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
二、问答:明成祖是谁
明成祖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雄才大略,有人说他好大喜功、耀武扬威,也有人说他性情暴戾、多疑好杀,那明成祖是谁呢?
1、 明成祖是朱棣。
2、 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建文四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年号“永乐”。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延续洪武政策。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
3、 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使司和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和对南海地区的经营。文化上,编修《永乐大典》。
4、 同时,为了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疏浚大运河,迁都北京。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但其五征蒙古、派郑和下西洋以及迁都北京等举措都耗费了很大国力,削藩政策的不彻底性也为其死后汉王叛乱埋下伏笔。
5、 永乐二十二年在第五次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明世宗时期,改庙号成祖,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6、 明成祖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但也伴随着一些其他的弊病。朱棣缔造了许多空前的壮举,但却耗费了民脂民膏;他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却让无数的将士战死沙场;他继承和开拓了朱元璋的事业,却也是篡夺了侄子的皇位,杀戮无数。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明成祖朱棣的历史事迹,但总体来说是功大于过。
三、朱棣为什么被称为"明成祖"?
朱棣叫明成祖的原因是嘉靖为了让亲生父亲进明朝宗庙正殿,将朱棣儿子的牌位给移走,同时怕朱棣怪罪,所以就把朱棣明太宗的谥号改为明成祖。本来他死后的庙号是明太宗,却被嘉靖改成了明成祖。
四、为什么改朱棣“明太宗”为“明成祖”?
朱厚熜继位,萌生了想把自己的父亲追封为皇帝,并享受太庙的念头。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明成祖”,使其和太祖朱元璋并列为“万世不祧之君”供奉于太庙正中。
扩展资料:
改朱棣“明太宗”为“明成祖”背景:
明朝来说,朱元璋做了一些改变,太庙可以供奉九个牌位,不过,到了嘉靖皇帝朱厚熜在位时,太庙的牌位正好用完了。
在此背景下,如果嘉靖皇帝想要让自己的亲生父亲进入太庙的话,必须把另一个皇帝的排位移出去。这个时候,有些大臣就提到了永乐皇帝朱棣。
考虑到朱棣的历史功绩,聪明的嘉靖皇帝自然不敢将其朱棣移出太庙。于是,他便把朱棣的庙号改为成祖,这样就可以将嘉靖皇帝父亲牌位进太庙了。
嘉靖帝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改称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朱厚熜
五、明成祖是谁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他5次亲征蒙古,巩固了北部边防,维护了我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还曾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明朝是我国历史朝代中的一员,存在时间大约300年,历经十几位皇帝,是存在时间较为悠久的朝代。那么,明成祖是谁?
详细内容
01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1424年),年号“永乐”。
02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二十三年率军打败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政策 。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正式即位。朱棣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延续洪武政策。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
03
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 西南设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使司和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和对南海地区的经营。文化上,编修《永乐大典》 。
04
同时,为了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疏浚大运河,迁都北京。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但其五征蒙古、派郑和下西洋以及迁都北京等举措都耗费了很大国力,削藩政策的不彻底性也为其死后汉王叛乱埋下伏笔。
05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明世宗时期,改庙号成祖,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传位长子朱高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