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约和俄罗斯历史上有什么故事?

  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进入白热化阶段了。人们不禁问:两个相邻国家为什么会走到这样的境地?其实,表面上是“俄乌”冲突,而事实上是俄罗斯与美国为首的北约之间的博弈甚至是搏杀。

  当我们弄清楚俄罗斯与北约之间自冷战以来的“系列故事”,就会对今天的俄乌冲突结局豁然明白了!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之后,北约组织做起了“向东扩展”的美梦,并想把西欧模式推向东方。

  于是,从1994年8月开始,北约就制定东扩时间表 ,在这一年的年底正式启动了东扩进程。

  北约的东扩自然遭到了俄罗斯的坚决反对。俄罗斯清楚地看到:东欧国家是连接俄罗斯与西欧国家的桥梁和缓冲带,一旦成为北约的成员国,那就相当于东扩到自己的家门口了。

  可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支撑,俄罗斯逐渐让出了俄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北约就逐步向东扩展了:1990年德国统一了,位于东欧的原东德自然就加入了北约;1999年,波兰、捷克、匈牙利加入了北约;2004年3月,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立陶宛 、罗马尼亚 、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七国加入了北约,2009年4月,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加入了北约。至此 ,北约构筑起了一条北起波罗的海,中经黑海、高加索 ,直至中亚的“弧形战略防御线”,对俄罗斯形成环形包围之势。

  如此咄咄逼人之势,俄罗斯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于是,俄罗斯确定了自己的底线:北约东扩不得波及当年苏联的范围。

  北约如此肆意东扩,使俄罗斯看清了北“不信守承诺”的嘴脸:当年西方曾向戈尔巴乔夫承诺,在吸收东德后,北约将不再扩展。而事实上,东德加入之后,又把其他都国家纳入了组织。

  在俄罗斯看来,西方也是非常傲慢的,不管是叶利钦还是普京 ,当他们试图提出俄加入北约时 ,都遭到西方的拒绝。为什么会如此傲慢呢?在西方看来,苏联解体是一种失败行为,而俄罗斯是苏联的继承者,当然要受到轻视。

  当然,北约拒绝俄罗斯加入,还有其他原因。北约是为了“遏制与对抗苏联”而建立的,而俄罗斯是苏联的法定继承者,这些历史记忆成为双方合作的障碍。

  同时,西方担心俄罗斯的“帝国意识”,认为俄不仅想恢复其帝国,而且想重新获得超级大国地位 ,在无法凭借经济手段实现这一目标后 ,它就会依靠军事力量实现其世界强国的目标。因此,北约持续推进东扩。

  而俄罗斯坚决反对北约东扩,特别是对于北约吸收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企图更是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反应。俄罗斯声称,该两国加入北约将突破俄罗斯的“底线 ”,俄“将采取措施确保边境沿线的利益 ,这些措施不仅是军事措施 ,而且将是另外一种性质的措施”。

  由此可见,北约东扩是导致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矛盾的焦点,而乌克兰不过是双方博弈而夹在中间的一个棋子。

二、北约东扩的俄罗斯的应对之策

面对美国和北约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俄罗斯积极寻找应对措施。

①巧妙处理与北约的关系

面对北约东扩,俄罗斯采取了象征性抵制与策略性靠拢的政策。面对北约新一轮东扩,俄罗斯《新闻时报》发表文章称“俄罗斯再也无路可退”。外交部发言人雅科文科声明说,北约东扩将触及俄罗斯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迫使俄方不得不“极为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然而,俄罗斯这一“严肃”的态度,既有象征性的一面,也有策略性考虑。

首先,国家利益决定了俄对北约东扩的抵制只能是象征性的。俄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曾说:“在北约扩展问题上,有两条’红线’是不能越过的……横线是波罗的海国家和其他原苏联各共和国加入北约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联系到普京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一系列表态,人们不能不认为,普京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抵制仅具有象征意义,只能停留在口头,不会使用强硬措施,只是向国内民众一个政治交待而已。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普京对北约东扩象征性抵制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此时的北约已经不同于彼时的北约。二是普京对俄的综合国力有着理智的判断,“安心于俄在当今所处的地位,不再抱有超级大国幻想”。目前,俄罗斯首要的国家利益是经济利益。实现经济利益一方面离不开西方的“众多源泉”;另一方面俄必须花长时间集中精力解决国内经济的诸多老大难问题,抵制北约东扩无疑会牺牲俄的经济利益。

其次,以退为进,策略性靠拢北约。普京执政之后,鉴于俄罗斯地处欧亚两个大陆,军事力量强大,且又拥有数千枚核武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真正地对俄罗斯构成威胁。因此,与其同北约进行对抗、竞争,还不如改善和发展同北约的关系,因为这样既可以获得和平环境,又可以从西方国家获取资金和技术援助,这不仅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恢复和提高俄罗斯大国的地位。因此,欧洲在俄罗斯对外政策中的地位被提高到独联体之外的第一位,这就大大加深了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有鉴于此,普京开始抛弃一味硬顶的方式,以退为进,争取参加北约,从内部化解其东扩对俄罗斯造成的威胁。

9・11事件后,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恐怖主义成了世界各国的共同敌人。普京聪明地抓住了这一机会,主动、积极地改善和发展同美国和同北约其他国家的关系。政治上,他表示坚决支持美国和英国联手进行的反恐战争;在军事、技术上,他向美国提供情报,并允许美国使用中亚前苏联共和国的基地。对普京的上述表现,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深受感动,为了“感谢”和“奖励”俄罗斯,他们多次发表讲话,表示要采取措施,加强和密切北约同俄罗斯之间的合作。2001年10月,普京访问布鲁塞尔并同北约秘书长罗伯逊会谈时,双方达成共识,建立一个工作机构,把俄罗斯和北约的关系推向新水平。2001年11月16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建议成立新的机构———北大西洋-俄罗斯理事会,用“20国”机制代替过去的“19加1”。“20国”机制建立后,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出现重大变化,双方的合作领域和水平都较过去有很大提高。但是令俄罗斯不解的是,北约东扩的进程并未停止。

俄罗斯为何要拉北约的手?评论家认为,北约和俄罗斯合作的加强是各有所需,共存多赢。俄罗斯向北约靠拢,可以与北约分享对欧洲和世界安全事务的领导权,并获得更多的经济、技术援助,争取欧美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能减免俄罗斯的庞大债务;北约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可以拉住俄罗斯共同打击恐怖主义,软化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的态度,同时对俄罗斯的市场也寄予厚望。由此看来,俄罗斯向北约作出的让步,到底是卧薪尝胆还是战略转移,恐怕东西方都不能轻易作结论。

②加快国内发展步伐,加强自身实力

俄罗斯总统普京知道,要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增加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因此近年来在普京领导下,俄罗斯政府采取一系列加快经济发展的措施:首先,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新型市场竞争机制,这是制度改革的“瓶颈”。其次,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提高透明度和政府行政效率。普京认为:“如果权力机关名声扫地,明天国家就会没有面包吃”,“很显然,要有效地发展经济,必须提高国家行政效率,因此,保障政权机关及其决策过程更为透明公开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改革。

”再次,把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追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政府追求的最高目标。保持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是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百姓得不到实惠,则改革与发展不成功。普京特别强调和致力于以让广大百姓从改革中得到实惠,使人民生活水平切实提高并消除社会分配的严重不公。由于国内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在苏联解体以来的12年中,俄罗斯经济1992—1998年连续7年剧烈下降,走向了1999年以来连续5年的快速恢复和回升阶段;近5年来,俄政府通过多次提高工资、退休金以及对贫困线以下居民的补助等使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2003年居民实际收入增长达到GDP增长率的2倍。

③强调核武器的作用,增强军事威慑力量

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指出,由于北约东扩俄有可能重新修改军事学说,这有两层涵义。首先是强调核武器的作用。2000年《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提出核武器是“保护军事安全的最可靠工具”,在俄罗斯及其盟友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和遭到侵略时,它可“有限或全面地使用核武器”。2004年初,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表示,由于装备水平不高,俄军常规力量根本无法与北约抗衡,所以,核武器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是俄有效的战略威慑力量。其次是不排除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2004年4月7日,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在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对北约“匆忙”东扩表示担忧,并警告说,如果美国先发制人的战略原则真的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通行规则,俄罗斯将别无选择地适应现实,采取行动确保自己的国家利益。“一旦北约在波罗的海国家部署军事基础设施对俄构成威胁,俄罗斯将采取对应措施。”

④发展新式武器,加速武装力量现代化建设

2001年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后,俄罗斯就积极寻求突破美导弹防御系统的武器。2004年3月30日,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俄国防部高级官员的话说,俄已成功地研制出一种“革命性”的武器,能轻松突破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这一新式武器在俄罗斯2月举行的军事演习中进行了测试,结果令人相当满意。如果部署这种新式武器,那么美国精心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将变得毫无作用。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这种武器的造价并不昂贵。据军事专家推测,这是一种新型“机动弹道导弹”或“极超音速巡航导弹”,可直接从飞机上发射,能够在外层空间和地球大气层之间飞行。

耐人寻味的是,这位官员透露新式武器信息的同一天,7个新成员正式加入北约。俄罗斯此时宣布研制成功新式武器,一方面是向世界表明,俄罗斯仍是世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另一方面,新武器的消息或许会让他们的心里不会出现太大的失衡。

⑤强化与独联体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巩固俄在独联体的影响和地位

北约新一轮东扩不仅增强了实力,也为美国向独联体国家进一步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美国不断以援助作诱饵拉拢其他独联体国家,一些国家纷纷向美国示好。乌兹别克斯坦答应美机动部队可临时在其国家驻守;乌克兰最近宣布,必要时它允许北约军队进入领土;白俄罗斯外长也表示,将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关系。因此,安抚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及其它独联体国家、稳定周边局势、营造和平环境成为俄罗斯日益迫切的战略任务。俄罗斯竭力促进独联体国家间的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框架内加强独联体的安全防务,并利用独联体国家面临的各种切身问题,加强和巩固俄罗斯在独联体的影响和地位。

⑥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作为消弭北约威胁的战略支点

由于欧美在国际秩序、地缘政治和经贸利益以及欧盟独立防务等方面存在分歧和矛盾,俄罗斯会充分利用欧盟争取同其实力相称的国际地位的诉求及它与美国的分歧,加强与欧盟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与协调。牵制美单边称霸的企图和北约的压力。

在北约东扩的问题上,欧盟内部心情各异,对于北约今后的定位,欧盟更是处境两难。首先,法德等国对今天的欧美关系发展并不乐观。通过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法德等传统欧洲大国越发意识到,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是以美国在大西洋联盟中占据主导地位为条件的。美国永远都不希望西欧与其平起平坐,更不希望欧洲自主。法国一位高官直言“伊拉克战争并未在美法之间制造分歧,只不过是揭露了掩盖多年、在苏联解体后日渐加深的美法分歧”。在美欧角力的过程中,俄罗斯是关键因素。因地缘与经济方面的纽带关联,再加上历史和文化的亲近,欧俄关系的发展后劲显然胜于美俄关系。其次,北约中的欧洲盟国也急于与俄罗斯建立一种新的安全机制,减少军事威胁的压力。俄强大的战略核武库始终是欧洲盟国的安全忧患。西欧国家比美国更积极主张与俄罗斯建立新的合作机制,对于北约东扩,如果俄罗斯的反对情绪得不到安抚,造成俄与北约关系紧张,受害的首当其冲是北约中的欧洲国家。英国首相布莱尔暗示在新的合作机制中可以给俄一定的否决权,反映了欧洲盟国以更大让步换取俄融入西方的意愿。

此外,俄罗斯将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同中国、印度等东方大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开展与东盟对话,来牵制北约的行动,消弭来自北约东扩和美国的压力。

三、俄罗斯和北约关系?

俄罗斯和北约现在是对立关系,但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并非总是像现在这般紧张。

北约官网去年10月在题为“与俄罗斯关系”的文章中说,“过去20多年来,北约一直致力于与俄打造合作伙伴关系,在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对话和实际合作”。

这样的关系始于冷战结束,1991年,俄加入由北约国家、前华约国家、独联体及波罗的海三国组成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1997年,该机制被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理事会取代。同年签署的北约与俄罗斯相互关系、合作和安全基本文件成为双方关系的基础。

2002年,旨在就安全事务磋商、在一系列领域开展实际合作的北约-俄罗斯理事会(NRC)成立。然而,2008年俄罗斯在格鲁吉亚采取的军事行动使得NRC在一些领域的合作被暂停,直至2009年春得到恢复。

回顾俄罗斯与北约的复杂关系,美国《时代》周刊称,1949年,当美国、加拿大和10个西欧国家组建北约时,它们的目标很明确:让苏联人出去,让美国人进来,让德国人安分。但苏联解体后,北约的目标变得不再那么明确。

随着冷战结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曾向美国时任国务卿詹姆斯·贝克提议,让俄罗斯加入北约。贝克拒绝后,该建议又被多次提出。

1994年,俄正式加入旨在使北约与其他欧洲国家和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信任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将此称为俄“通往北约成员国地位的路线”。

北约是俄与西方改善关系的障碍:

在官方表态层面,俄罗斯与北约都强调无意对抗。北约官网称,加强威慑和防御能力是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其同时保持了开放的对话态度。北约宣称,自身“不对俄罗斯构成威胁”,但双方之间的关系改善取决于俄自身行动发生“明确且有建设性的改变”。

俄外交部则在介绍与北约关系的文章中说:“和以前一样,我们坚定地与欧洲—大西洋区域的所有国家和组织在战略目标上保持一致,以维护和平与稳定……”不过俄外交部认为,双方正处于“旷日持久的危机中”。

《莫斯科共青团员报》引述俄国际事务理事会专家卡涅夫斯基的话分析说,俄与北约关系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双方缺乏对彼此真实意图的理解,“这是一个经典的安全困境”,在双方“激进言论”和“武力持续展示”的过程中,不信任感蔓延开来。另外,东欧国家反俄的情绪进一步促使北约将俄罗斯视为潜在威胁。

以上内容参考 海外网-俄罗斯与北约,比俄美关系更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