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式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藏式建筑分为僧用建筑和民用建筑

1、僧用建筑特点

地形选择上,寺院多选择环境较好,地势险要之处依山而建。建筑连绵起伏,层楼叠阁,很有巍峨耸峙、栋字庄严的气势。

2、民用建筑-牧民住宅特点

德格牧区普遍用牛毛帐篷作为住房,牧民用牛毛纺线,织成粗氆氇,厚约二三毫米,缝成长方形的帐篷,帐内以木杆支撑,帐外周围用20余根牛毛绳张拉,帐篷四周用少许草饼或粪饼垒成墙垣,以避劲风入帐。帐篷一方设门,门上悬有护幕。帐顶上顺脊处开一长方形天窗,作入光排烟之用。一天窗之外有护幕一块,白天翻开,夜间遮盖,这种帐篷经暴雨不漏,大雪不塌裂。拆卸卷叠后,一两头牦牛便可运走。

扩展资料:

藏式建筑相关案例

德格的藏式建筑独具特色。在平面布局、立面造型、力学构造原理、材料选用等方面都与汉式建筑风格迥异,藏式建筑体现了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丰富经验。德格县的藏式建筑,从形式上可分为寺院建筑和民用建筑两大类。

德格佛塔的特点是基座占塔高的三分之一,保证了上层建筑的坚固稳定,而且具有巍峨高大的艺术效果,塔的顶部是塔刹,建塔时往往着意修饰塔刹。一般由须弥座或仰连座衬托刹身,刹杆上套贯数目不等的相轮,上置华盖、仰月、宝珠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式建筑

二、西藏的特色民居是什么?

藏族民居 藏族民居极具特色,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藏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风、防震的同时,也采用开辟风门,设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达到通风、采暖的效果。宗教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增添了西藏民居的魅力,如拉萨的八廓街民居群是围绕大昭寺发展起来的,是城镇宗教聚落的典型代表。农牧区民居聚落的形成多以寺院为中心,自由分布、彼此错落,形成不相联属的格局。

种类 藏民居种类主要有碉房、帐房两大类。①碉房。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城镇和其周围村庄的土、石木结构的民居,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碉房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内墙仍保持竖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牲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②帐房。那曲、阿里等牧区群众主要居住形式。帐房的平面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2米左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四周用牛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正脊留有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供采光和通风。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或土坯垒成高40~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牛粪。帐房内陈设简单,中间置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这种帐房制作简单,拆装灵活,运输方便,是牧区群众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

各地民居 西藏社会的进步,使藏民居建筑得到发展。经过长期的演变,民居建筑在适应高原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和结合民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的同时,形成了各地经济适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筑形式。拉萨民居一般为内院回廊形式,二层或三层,院内有水井,厕所设于院落的一角。城镇周围多为手工业者、工匠、农民自建的独院平房住宅。山南地区农村民居常利用外廊设置开敞式起居空间,许多农村居民建筑,无论是居室、厨房、贮藏、庭院的设计,还是牛棚、猪圈、厕所的布置,功能关系都较合理。有的民居巧妙地利用山坡地,把建筑下层处理成牲口圈,上层作庭院或起居场所,使人畜分置,互不干扰,改善了卫生条件。西藏东部林区村镇民居,又别具一格,如林芝地区的民居,多独院式,由居室(兼厨房)、贮藏间、牲畜间和外廊、厕所等组成。居室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室内以炉灶为中心,周围布置床和其他家具。建筑层高2~2.3米。因林区多雨,屋面采用坡顶。屋顶空间常被利用作阁楼,贮存草料、杂物。建筑多采用木构架结构,墙体材料除碎石、片石、卵石之外,木板、竹篱、柳条篱亦多见。屋里密铺木瓦,上面压以石块稳定。这些地区的民居,充分体现出就地取材的特点。阿里地区的民居地处河谷平川地带,多独立式村宅,土木结构,以二层居多。二层多作夏居,底层作冬居。靠山崖旁也有窑洞和房窑结合的民居。窑洞平面有方、圆、长方形等形状,以4米×4米方形窑洞为多。窑洞高2~2.2米,平顶拱。窑洞民居是西藏高原上比较少见的一种民居类型。此外,林芝地区民居还有干栏式建筑等。

装饰 藏族是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对于居所的装饰十分讲究。藏民居室内墙壁上方多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绘蓝、绿、红三色,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日喀则的民居在门上或绘制日月祥云图,或悬挂风马旗;昌都芒康的民居则着力渲染外墙和门窗,富于彩绘装饰,气势不凡。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西藏民居区别于其他民族民居最明显的标志。西藏民居室内、外的陈设显示着神佛的崇高地位,无论是农牧民住宅,还是贵族上层府邸,都有供佛的设施。最简单的可以仅设置供案,敬奉佛祖。富有宗教意义的装饰更是西藏民居最醒目的标识,外墙门窗上挑出的小檐下悬红、蓝、白三色条形布幔,周围窗套为黑色,屋顶女儿墙的脚线及其转角部位则是红、白、蓝、黄、绿五色布条形成的“幢”。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观中,五色分别寓示火、云、天、土、水,以此来表达吉祥的愿望。西藏还有以墙体装饰表达藏传佛教派别的,如萨迦民居的墙上涂有白色,在白色上再涂以相同宽度的土红色和深蓝灰色,中空为白色。在建筑主体或院墙直角转弯处及较宽的墙面上,还自上而下地用土红色和白色装饰,以标识该地区信仰萨迦派。

三、各个时期的藏式建筑都有什么特点?

藏式建筑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4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矗立在高山之巅,河谷之上,所特有的构造、材料和空间划分,无一不展现着大地理对其的影响。藏地常见光秃秃的悬崖、高大的山脉、狭窄的冲击河谷和厚实的土台。因此藏地的建筑,特别是大型建筑,例如城堡、宫殿、寺院等,往往有明确的山岩基因,常表现为陡峭峻拔、内部曲折、坚不可摧。

以吐蕃时代为例,吐蕃在拉萨初建的建筑多为险要的多层塔式堡垒,例如帕邦喀的九层塔以及乌香拉康的九层塔。它们往往依山据险,军事意义重大,可以用欧洲中世纪众多的小城堡来想象当年吐蕃城堡的风格。即便是吐蕃建筑的杰出代表布达拉宫,也同样具有要塞的风格。官殿建立于红山山脊之上,颇为险要,《西藏王统纪》等经典中记载:布达拉宫有城墙和四扇大门,每扇门上都有碉楼,宫殿顶部插有显示威严、用丝带缠绕的刀,"王与王妃的宫室之间架有一银桥以通往来"似乎都在表明布达拉宫作为山岩军事要塞的特点。

另一种极有特点的古老建筑形式就是岩穴,从印度以及中亚传来的岩穴寺建筑与藏地本土的岩穴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岩穴隐修所。似乎特意要与宏伟的堡垒做对比,岩穴深邃、矮小,刻意与世隔绝,利于禅定和思维,是早期寺庙常见的风格。例如布达拉宫对面的鲁普岩寺就是如此,帕邦喀寺的塔基处据说是松赞干布学习藏文字的山洞。大昭寺的内部壁龛式的佛殿仿照了岩穴的格局,布达拉宫最古老的殿堂也是一处吐蕃的岩穴,叫作法王洞。或可将山岩堡垒的顶视为建筑的尖端,而将岩穴视为其根。

吐蕃王朝灭亡后,藏地各教派之间的战乱频繁,进入11~12世纪,建筑以平原河谷上强大的厚夯土堡垒(如萨迦南寺、查杰玛大殿)及山岩上的隐修院为代表。进入帕竹政权时代,藏地逐渐走向统一,作为政权的象征,在帕竹的统治腹地各宗(县),据险修建了许多宗山堡垒。如今它们大都坍塌了,只有近年重建的日喀则宗山堡和江孜宗山堡巍然屹立,其中江孜宗山堡在热兵器时代(1903年抗英战争)中被证明依然是难攻的堡垒。

清代以来,藏地进入了长期而普遍的和平时期,堡垒式建筑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贵族宽敞、舒适的庄园,这些庄园有着庭院和花窗。其中的杰出代表有江孜的帕拉庄园、朗县的郎顿庄园等,在拉萨八廓街甚至出现了热闹的城市和集市,奠定了今日拉萨老城的模样。寺院也不再向城堡发展,而是变成了宏伟、优美的建筑群落,如哲蚌寺、色拉寺等。到了清朝中期,园林建筑也出现了,罗布林卡集森林、水景、庙宇和宫室于一体,别开生面。

与宫殿和寺庙建筑相比,更加凸显本地风格的是各地的民居。康区的民居强调高大的夯土围墙,内部装饰华丽,用色强烈,尤其以道孚、芒康、中甸的民居为代表,其细部装饰受到大量汉文化的影响。林芝的建筑则多用木材,坡屋顶,质朴大气,尤其以工布江达县错高村的建筑为最出色代表。进入卫藏地区后,强烈的颜色对比消失,房屋舒适,多为土、石结构,喜用白色,矮小宽阔,自成体系。在藏北的那曲等牧区,黑帐篷方便流动,半天时间即可扎好,耐大风暴雪,还防雨保暖,更小的转场帐篷只需搭建1个小时就能入住。

不管在哪里,藏地民居建筑都体现出几个独有的风格:特别重视阳光,让阳光尽可能地发挥照明及取暖的作用;佛堂是最洁净、最尊贵的位置,即便是在帐篷里,也会将唐卡悬在高处;看重颜色的搭配,屋顶木椽子和家具色彩艳丽,花纹多样;重视坚固也强调灵动,以屋顶插的风马旗为例,它不但有宗教意义,也能为房屋增加一丝灵动。

藏式建筑是藏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就是在世界建筑史上也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四、碉房,富有地域特色的藏族民居

由于受气候与环境的影响,藏族的居住建筑大部分是用乱石垒砌或土筑,由于形如碉堡,所以被取名为碉房。碉房是藏族具有特色的一项建筑,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也是 藏族文化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富有地域特色的藏族民居碉房。

1、碉房介绍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及四川西部一带,为了适应青藏高原上的气候和环境,传统藏族民居大多采用石构,形如碉堡,所以被称为“碉房”。

碉房一般有三到四层。底层养牲口和堆放饲料、杂物;二层布置卧室、厨房等;三层设有经堂。由于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诵经拜佛的经堂占有重要位置,神位上方不能住人或堆放杂物,所以都设在房屋的顶层。为了扩大室内空间,二层常挑出墙外,轻巧的挑楼与厚重的石砌墙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建筑外形因此富于变化。

藏族民居色彩朴素协调,基本采用材料的本色:泥土的土黄色,石块的米黄、青色、暗红色,木料部分则涂上暗红,与明亮色调的墙面屋顶形成对比。粗石垒造的墙面上有成排的上大下小的梯形窗洞,窗洞上带有彩色的出檐。在高原上的蓝天白云、雪山冰川的映衬下,座座碉房造型严整而色彩富丽,风格粗犷而凝重。

碉房,藏语称为“卡尔”(tnkhar)或“宗卡尔”(rdzong-mkhar),原意为堡寨,多建于险峻的山石上,巍峨高耸,易守难攻。山南的雍布拉康,后藏的娘若香波,洛扎的桑嘎古托,便是此类建筑的代表。碉房是有着特定含义的建筑,它对西藏民居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如土石结构、如平顶风格;但碉房并不能完全代表西藏民居。

西藏腹心地区的农村和城镇居民居住的房屋称为“慷巴”(khang-pa),有楼房亦有只建一层的平房。楼房多为二三层,个别富裕人家的楼房有四五层,而建一层房屋的在西藏各地随处可见。笔者多次在西藏各地考察,无论在后藏的定日、山南的措美、拉萨附近的墨竹工卡,都见到大量的一层民居。

而在藏东昌都和藏东南的林芝、波密、察隅等地则较少一层房屋,多是二三层的楼房,主要原因在于当地多雨潮湿的气候使然。一层房屋显然不能称之为“碉房”,即使三四层的楼房也似与“碉房”无关,两者的名称、功能和作用都不同。因而,“碉房”并不是藏族民居的典型形式。藏东贡觉县三岩地区,人们所居住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称为“康尔”(即“卡尔”,为藏语mkhar的不同译音)的碉房。

最具代表性的藏族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物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因其外部很像碉堡,故称碉房。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五、青藏地区民居建筑特色有哪些?

青藏地区民居特色藏区住宅建筑的主要形式有帐房、碉房、干栏式建筑等。其特点是,室内空间较低,多在3米以下;墙壁上厚下薄门,窗小,结构稳固;多采用木结构框架;屋顶以平顶居多。

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

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它是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常见的居住形式。

碉房多为石木结构,房子外墙厚实,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

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在牧区随处可见的是帐篷,在农区或城镇,更多见到的是平顶碉房。最地道的碉房为石头所砌。墙壁最厚处甚至达1米,大多数墙壁上面都比下面薄,整面墙呈梯形。

也有的碉房为土木结构,其外形看起来与石碉房没有多大差异,但它的厚度比石墙约薄三分之一,也没有石头墙坚固。但与石碉房一样,都是冬暖夏凉。一般来说,碉房多为多层建筑,底层可以作牲畜的圈,二层可以作人的居室、储藏室等,三层可以作经堂,供佛像、点酥油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