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和橘和柑的区别
桔和橘和柑的区别
桔和橘和柑的区别,我们去超市或者是菜市场买水果,总是会分不清楚桔、橘、柑的区别,就觉得这三种水果长得很像,味道好像也是差不多的,以下看看桔和橘和柑的区别
桔和橘和柑的区别1
1、柑和橘相似,都属柑橘属的宽皮柑桔类,常被混淆,但柑一般比橘大,比柚小,圆形,皮比橘厚.
橘子(Citrus reticulata)是芸香科柑桔属的一种水果,亦可俗称为“桔子”。“橘”(jú)和“桔”(jié)都是现代汉语规范字。当“桔”读jú时,是“橘”的俗字。
2、柑子:为芸香科植物柑等多种柑类的成熟果实。果实较大,近于球形,皮显黄色,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粗厚,海绵层厚,质松,剥皮稍难,种子呈卵形。味甜酸适度,耐储藏。
3、橘子:橘,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桔类的成熟果实。种类很多,有八布橘、金钱橘、甜橘、酸橘、宫川、新津橘、尾张橘、温州橘、四川橘等品种。果实较小,常为扁圆形,皮色橙红、朱红或橙黄。果皮薄而宽松,海绵层薄,质韧,容易剥离,囊瓣7至11个。味甜或酸,种子呈尖细状,不耐贮藏。
扩展资料:
柑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匝柑等多种柑类的成熟果实。主要功能为生津止渴,润燥,和胃,利尿,醒酒。主治胸热烦满,口中干渴或酒毒烦热,食少气逆,小便不利等病症。
常绿乔木,果实称“橘子”,多汁,味酸甜可食。种子、树叶、果皮均可入药。
桔和橘和柑的区别2
柑、桔、橙是柑桔类水果中的三个不同品种,由于它们外形相似,易被人们所混淆。柑桔,是桔、柑、橙、金柑,柚、枳等的总称,柑和桔的名称长期以来都很混乱。按科学的角度来衡量,桔是基本种,花小、果皮好剥、种子的胚多属深绿色。
柑是桔与甜橙等其它柑桔的杂-种,花大,果实剥皮不如桔好剥,种子的胚为淡绿色。因此,在宽皮柑桔中,橙柑(芦柑)是桔不是柑 ,温州密桔是柑不是桔。柑和桔在植物分类学上是同科同属而不同种的木本植物。另外柑和橘两者常统称为「柑橘」。
柑橘属植物是柑橘类果树中最主要的一群植物,共有17个种,分成6个种群:大翼橙类、宜昌橙类、枸橼柠檬类、柚类、橙类和宽皮橘类。柑橘类水果包括橘子、柑、柚、枸橼、甜橙、酸橙、金橘、柠檬等一大家族。为了便于区分,柑、桔、橙、柚的特点如下:
3、橙子:指芸香科,柑桔亚科,柑桔族,柑桔亚族以下的.一群植物。品种有锦橙、脐橙等。常见的主要指甜橙。中育7号甜橙”是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选育的无核、优质、丰产、耐贮、鲜食、加工(制汁)兼用的甜橙新品种。果实呈圆形或长圆形,表皮光滑,较薄,包囊紧密,不易剥离。肉酸甜适度,富有香气。
扩展资料:
温度;
橘子果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与温度、日照、水分(湿度)、土壤以及风、海拔、地形和坡向等环境条件紧密相关,这些条件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即使差异0.5℃的气温有时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橘子果生长发育要求12.5~37℃的温度。
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昼夜温度分别为20℃左右和10℃左右,根系生长的土温与地上部大致相同。过低的温度会使橘子果受冻,甜橙-4℃,温州蜜柑-5℃时会使枝叶受冻,甜橙-5℃以下,温州蜜柑-6℃以下会冻伤大枝和枝干,甜橙-6.5℃以下,温州蜜柑-9℃以下会使植株冻死。
稍耐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气温低于-8℃时,发生冻害,适生于深厚肥沃的中性至微酸性的砂壤土。
高温也不利于柑橘的生长发育,气温、土温高于37℃时,果实和根系停止生长。温度对果实的品质影响也明显: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通常随温度增高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增加,酸含量下降,品质变好。
光照;
柑橘是耐阴性较强的树种,但要优质丰产仍需好的日照。一般年日照时数1200~2200小时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如日照好、热量丰富的华南与日照少的重庆柑橘产区相比:果实糖含量高、酸含量低,糖酸比高。
湿度;
一般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的热带、亚热带区域都适宜柑橘种植,但由于年雨量分布不均而常常需要灌溉。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以60%~80%为适宜,低于60%则需灌水,雨水过多,造成土壤积水或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柑橘果园,会使根系死亡。柑橘果树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以75%左右为宜。
桔和橘和柑的区别3
橙、柑、橘和桔的区别?
柑、橘、橙是柑橘类水果中的三个不同品种,由于它们外形相似,易被人们所混淆。
柑橘,是橘、柑、橙、金柑,柚、枳等的总称,柑和橘的名称长期以来都很混乱。按科学的角度来衡量,橘是基本种,花小、果皮好剥、种子的胚多属深绿色;
扩展资料:
“桔”跟“橘”是两个没有关系的字。尤其应当指出的是,“桔”不是“橘”的简化字。
“桔”读jié,经常组成的词语有“桔槔”和“桔梗”。“桔槔”是一种汲水工具,“桔梗”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能入药。
“橘”读jú,指橘子树,也指橘子。
“桔”跟“橘”不应混淆。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宜用“桔”来代替“橘”使用。
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其中将“橘”简化为“桔”,并说明“中药桔梗的桔仍读jié”。
但是,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中指出:“1977年12月20日发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自本通知下达之日起停止使用。”
这样,“桔”就不能作为“橘”的简化字了。
“橘”jú是现代汉语规范字,“桔”jié也是现代汉语规范字,当“桔”jié读jú时,是“橘”jú的俗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手头字。
桔子和橘子有什么区别(图)?
橘子和桔子没有区别,是同一种水果,在不同地区中的人说法或者写法不同。在中国北方地区,人们习惯把桔子写成“橘子”,而在南方地区则多数会用“桔子”来称呼。同时,橘和桔都是现代汉语规范字。
橘子果形种种,通常为扁圆形至近圆球形,果皮甚薄而光滑,或厚而粗糙,淡黄色、朱红色或深红色,甚易或稍易剥离,橘络甚多或较少,呈网状,易分离,通常柔嫩,中心柱大而常空。稀充实,飘囊7-14瓣,稀较多。囊壁薄或略厚,柔嫩或颇韧,果肉酸或甜,或另有特异气味,种子或多或少数。通常卵形,顶部狭尖,基部浑圆,子叶深绿、淡绿或间有近于乳白色,多胚,少有单胚。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橘子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之一,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植物的成熟果实,常与柑子一起被统称为柑橘,颜色鲜艳,酸甜可口,对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都有帮助。
橘子吃多了的坏处:
1、皮肤易变黄:橘子吃多了真的会让皮肤变黄,这是因为橘子中富含黄色色素的β-胡萝卜素,如果吃了过多橘子,血液中的β-胡萝卜素浓度增加,可能造成色素沉积在手心和脚底,出现皮肤发黄的橘皮症症状。
2、引起尿结石:橘子吃多了易引起尿结石,据研究每天吃3个橘子就能满足一个人一天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若食用过多,过量摄入维生素C时体内代谢的草酸会增多,易引起尿结石、肾结石。另外多吃对口腔和牙齿有害。
3、多吃易上火:从中医上讲,橘子味甘、性温,入肺、胃经,具有开胃理气、止咳润肺的功效。但是橘子性温,多吃易上火,会出现口舌生疮、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结等症状,所以橘子虽好吃,但也要适量。
4、多吃会腹痛:饭前或空腹时不宜吃橘子,因为橘子中的有机酸会刺激胃壁的粘膜,对胃不利。而且,胃肠、肾、肺功能虚寒的老人不可多吃,以免诱发腹痛、腰膝酸软等病状。橘子每天吃1~3个即可,不要贪吃。
吃橘子有的好处:
1、促进通便:橘子的膳食纤维的含量相当高,多吃可促进排便。
2、降低胆固醇:橘子丰富的膳食纤维不仅有利于肠胃的蠕动,同时还可降低胆固醇发病的机率。
3、消除疲劳:橘子中的柠檬酸的含量非常之高,而柠檬酸不仅具有开胃之功效,同时还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4、美容功效:橘子的维生素C含量是最高的,多吃不仅可保持皮肤的水嫩,同时还有助于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5、保护心血管:橘子中的橘皮苷可以加强毛细血管的韧性,降血压,扩张心脏的冠状动脉,为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食品。
6、防癌抗癌:鲜柑橘汁中有一种抗癌活性很强的物质“诺米灵”,能使致癌化学物质分解,抑制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
7、治疗疾病:橘子还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如乳房结块胀痛、经络疼痛、肠胃不舒等。
桔和橘有什么区别
1、产地不同
橘生南则为橘,橘生北则为枳,橘生与南方,如广东福建等地,桔生于北方。
2、成熟季节不同
橘每年春节是成熟上市,桔每年秋季成熟。
3、果肉不同
桔子是一瓣一瓣的,皮一般薄些,很容易剥开。
橘字则皮厚些,里面也分瓣但是很不好掰成一瓣一瓣的,多数都是刀切开吃的。
4、读法不同
“橘”读 jú,指橘子树,也指橘子。
“桔”读 jié,经常组成的词语有“桔槔”和“桔梗”。
5、树外形不同
桔树分枝较多,枝扩展或略下垂,刺较少。
橘树高几米,茎上长刺。
参考资料:橘(芸香科植物)_百度百科 ,橘子(桔)_百度百科
橘和桔有什么区别
1、成熟季节不同
橘每年春节是成熟上市,桔每年秋季成熟。
2、树外形不同
桔树分枝较多,枝扩展或略下垂,刺较少。橘树高几米,茎上长刺。
3、产地不同
橘生南则为橘,橘生北则为枳,橘生与南方,如广东福建等地,桔生于北方。
4、果肉不同
桔子是一瓣一瓣的,皮一般薄些,很容易剥开。橘字则皮厚些,里面也分瓣但是很不好掰成一瓣一瓣的,多数都是刀切开吃的。
扩展资料:
橘子的营养价值
1、橘子富含维生素C与柠檬酸,维生素C具有美容作用,柠檬酸则具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2、橘子内侧薄皮含有膳食纤维及果胶,可以促进通便,并且可以降低胆固醇。
3、在鲜柑橘汁中,有一种抗癌活性很强的物质诺米灵,它能使致癌化学物质分解,抑制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能使人体内除毒酶的活性成倍提高,阻止致癌物对细胞核的损伤,保护基因的完好。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吃橘子会带来哪些好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橘子
桔和橘的区别(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相信很多老一辈儿的人都听过“南橘北枳”这个成语,意思是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因此,很多人会认为橘子是南方的,而桔子是北方的,具体真的是这样吗?
笔者根据史料记载以及翻阅了大量书籍,总结如下:
第一种:桔子=橘子
严格来讲,桔子就是橘子,即使权威解释也是这么说的。而且橘也并不是桔的繁体字,而是独立的。但是既然是一样,为什么还要有两个字来表达呢?或者说为什么要造两个意义一样的字呢?
任何东西,现代无法解释的,那我们就讲溯源。所以我们今天来找下桔/橘子在古代的叫法。
根据文献《本草纲目》记载:“桔”在古代是一味中药名,形状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略扭曲,长7~20cm,直径0.7~2cm,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如下图),味微甜后苦,对口舌生疮有效。 (其无论是外观还是口感,都和人参极为相似,所以经常被一些无良商贩拿来冒充人参销售)。
中草药桔梗外观
由此可见,桔在古代和现代的橘子是没有关系的。但是为什么现在人更认为桔子才是橘子的正统呢?甚至认为橘子是桔子的繁体字?
原来是因为“桔”与“橘”音近,且“桔”字笔画明显少些,所以民间常用“桔”代替“橘”来写,不知不觉“桔”字遂成了“橘”的俗体字。
汉字简化以来,虽然仍定“橘”为“橘子”这种水果的正字,但对这两个字的区别变得不那么严格,在表达“橘子”这个意义上,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不论写哪个似乎都没什么关系了。
第二种:橘子叫柑橘的时候≠桔子
目前民间正统的桔子其实就是大家最容易理解的那种果瓣分明,特别好剥皮的那种。如下图:
国内比较出名的“新会陈皮”就是用的桔子皮来制作的。当然,这里说的桔子皮一定是水果桔子,而不是中草药的桔。因为不是所有桔子皮都可以制作成具有收藏价值的陈皮的。它需要独特的地理环境,桔子品种才可以制作。
国内经常把柑橘混为一谈,且《中药大辞典》和《本草纲目》也把柑火橘子都定义为为芸香科植物,晒干陈化可入药,所以两者皆可制作成陈皮。目前国内常见的可以制作“陈皮”的柑橘有以下几个:
1,茶枝柑(新会柑)
2,瓯柑(江浙柑)
3,四会柑(广东广西地带)
4,冇柑(广东福建地带)
5,蕉柑(广东、福建、台湾)
那么,桔子和柑橘在本质上到底有哪些区别呢?为什么有人说柑属于杂交品种,答案在这里......
中国栽培柚子树的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的周秦时代就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浙江、四川等地有种植。 再来了解一下橘子,在中国同样也有4000多年的培育史。主要产自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以南地区。
由于它俩的深度结合,后续诞生了橙子、柑子、柠檬、葡萄柚...... 等于说他们在古代开始就已经傻傻分不清楚了。
如果非要给他们严格来分一下,那么详情如下:
柑橘:果实较大,皮显黄色,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多粗厚,海绵层厚,质松,剥皮稍难,种子呈卵形,味甜酸适度,耐储藏。常见代表为:丑柑、春见、不知火、椪柑之类的。
桔子:种类很多,有八布桔、金钱桔、甜桔、酸桔、宫川、新津桔、尾张桔、温州桔、四川桔等品种。果实较小,常为扁圆形,皮色橙红、朱红或橙黄。果皮薄而宽松,海绵层薄,质韧,容易剥离,囊瓣7至11个。味甜或酸,种子呈尖细状,不耐贮藏。
作者总结:
以上就是桔子和橘子的区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桔为水果则=橘,桔为草药则≠橘;
桔子=橘子≠柑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