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曲四大家”,他们都有什么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四大家到底是谁,那今天就来聊聊元曲四大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吧!

“元曲四大家”位居首位的就是关汉卿,这个人物可不得了,他在杂剧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不了解没关系,相信大家都知道《窦娥冤》这部小说,不仅改编成了话剧,就连电视上也有它的身影

《窦娥冤》主要讲的是关于窦娥自身的凄惨身世,父亲自身贫穷更没有多余的精力照顾年纪尚小的窦娥,只好寄托在一个富人家做童养媳,赚取进京赶考的盘缠,只为有了地位好接窦娥回家,奈何富人家男丁早逝留下母亲和年纪轻轻的窦娥相依为命,到最后母亲被毒害窦娥血染白布众人才知道这是一桩怨案,父亲也迟了一步没有为女儿洗刷冤情,整部小说都充斥这凄惨悲凉,让人感叹命运不公,造化弄人。

位居第二的杂剧大师是马致远,他的代表作是《汉宫秋》,听书名大家可能很陌生,不过我想大家应该都听过昭君出塞这个故事,王昭君这个人物角色正是出自这本书。

昭君本是模样美丽的女子却因小人嫉妒被困深宫之中,一腔热血难以找到出处,皇帝本想借联姻来拉拢两国关系,却不想失去了一位绝世美女,知道真相的昭君毫不犹豫骑上骏马脱离这深宫,留下一段佳话。让人对小人备感痛恨却又无可奈何。

位居第三的是白朴,他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这本杂剧的结局很美好,最起码没有像前两位一样让人留下遗憾,全剧主要围绕两对偶然相遇并深爱的两对有缘人展开,由于古代的封建制度导致两人难以在一起,只好私奔隐匿,七年后又经过重重磨难,两人才光明正大的在一起,让人感慨古代封建制度的不合理。

 最后一位是郑光祖,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全剧主要讲述了一位妙龄女子对未来官人的怀疑和对自己能否和心爱的人长相厮守的忧虑和不安,这也是封建制度的危害,表现了大家对自由的向往。

到了这里想必大家都对四位大师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了解下古代知识,弘扬中华文化!

二、马致远代表作

马致远,号东篱,元曲作家,代表作有《汉宫秋》《天净沙·秋思》《东篱乐府》《岳阳楼》《青衫泪》《任风子》等等。

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曾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并因此为官,之后由于孛儿只斤·真金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在元贞年间参加“元贞书会”,晚年隐居于杭州。

马致远的散曲思想内容丰富,制曲艺术精湛,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所作散曲语言清丽出色,人物栩栩如生,充满画意而风格飘逸、奔放、老辣、清隽,意境高妙,提高了散曲的意境。

什么是散曲?

散曲,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在元代兴盛,和唐诗宋词同为一代之文学。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后来随着散曲格律化和去市民化,失去了个性鲜明的鲜活市民文化血液,变得与宋词几乎无异,随之衰败,未能像唐诗宋词一样繁荣延续及后世。

三、最具代表性的元曲四大作家及其代表作是什么呢?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中国每个朝代都有一种传统的文学体裁,唐诗,宋词,汉赋,元曲,元代的杂剧水平很高,对后世的很多文学创作和戏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根据作家的成就评选了元曲四大家,就是这四位,他们的作品不管是在但是还是在现在流传度都是很广泛的,很多还被选进了学生教材。

1,关汉卿的《窦娥冤》

关汉卿的杂剧写的特别厉害,《单刀会》《窦娥冤》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很多都是揭露社会黑暗和腐败的,就像《窦娥冤》一样,就是揭露了但是下层民众的艰苦生活和官场的腐败。现在只有说道冤屈就会说到窦娥,真的是影响深远,人物也是深入人心的。

2,白朴《墙头马上》

这个可以说是白朴的代表作了,这个讲述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讲的是李家小姐与裴家少年因为游园偶遇,最后相识相恋,经过重重阻挠,几经周折,最后终于在一起的故事。他们对婚姻自由的向往和对当时封建礼教的反抗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3,郑光祖《倩女离魂》

郑光祖的信息不是很多,他的生平没有详细的记录,但是他所作的杂剧在当时很流行,很受欢迎,特别是闺阁女子。《倩女离魂》是他的名作,这个戏剧到现在都很出名,被改变编成电影《倩女幽魂》,十分受欢迎。

4,马致远《汉宫秋》

这个是马致远的写的很出名的一个杂剧,是写的昭君出塞的故事,还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抨击了皇帝的昏庸和无能。他的《天净沙》也是写的很好,意境悲凉,让人深思。

这四位元杂剧大家都是十分优秀的,写的作品都是流传了百年的,很好的。

四、“曲状元”马致远什么最有名﹖

“曲状元”马致远的杂剧最有名。

《汉宫秋》是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为元·马致远作的历史剧。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写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全剧四折一楔子。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6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几位艺人合作的。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有《东篱乐府》。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

马致远同时是撰写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状元”之称。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写景作如《秋思》,如诗如画,余韵无穷。他的叹世之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将,他虽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为主,他的语言熔诗词与口语为一炉,创造了曲的独特意境。

五、元曲——马致远的代表作有什么??

《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

其他的作品中,散曲后人辑为《东篱乐府》。杂剧作品除了《汉宫秋》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任风子》等。

马致远的杂剧目前所知有十五种,现存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马丹阳三度任风子》、《西华山陈抟高卧》、《江洲司马青衫泪》、《吕洞宾三卧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以及与李时中、花李郎、红字李二等合作的《开坛阐教黄粱梦》等七种。

扩展资料:

马致远散曲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多样化,题材广泛,主要包括写景、叹世(感叹世情)、咏史、言情之作。 散曲作品中,以叹世的著作最多,身为一个怀才不遇的儒士而言,这类作品最能写出心中矛盾、徘徊、愤懑之情。

《双调夜行船》套曲最是代表作,从这套曲中,很清楚地可以了解致远对自己与对生活的彻悟。在这类的曲子中,他呈露了社会中争名夺利的丑恶现实,写尽了功名贵的无常。放逸宏丽而不离本色,意境的塑造与遣词造句均见艺术之功。

马致远长于描写自然景物,情景高妙自然,注重敷彩设色,语言本色生动,凝炼优美,善用比喻,并喜用诗词少有的“鼎足对”(即三句相对)。 马致远虽是本色派的元曲作家,不过也有不少清新潇洒,富有诗情画意的写景诗篇。

其中《天净沙‧秋思》一曲是马致远写景的代表作,被评为秋思之祖,被推为元曲小令之表率,凝炼的语言描绘出一幅萧瑟苍茫的秋日风景画,情景交融,隽永极了。其余几首,亦可看出一幅幅的渔村夕照图或清新明丽的西湖佳景,语言清丽、节奏自然、淡泊中情致自现。

咏史这类的作品与叹世有相同的思想倾向,深刻地感叹富贵红尘之不堪留恋,古今谋臣智士之建功立业转眼成空。

鼓励自己早日参破红尘的是非,跳出这喧扰的红尘漩涡。 马致远散曲风格以豪放为主,也有闲适恬静,清丽细密的作品,和幽默而辛辣的讽刺,能就各种题材表现不同的风格。

然写情也很特长,既深刻又含蓄;既庄重又蕴藉。郑振铎云“他还长于写恋情,却又是那样刻骨镂肤的深刻。”

马致远的杂剧有“姓名香贯满梨园”之盛誉,剧中曲子在艺术上有非常高的成就,作曲作白,喜欢引书用典,部分作品精神脱离现实,宣扬宗教迷信思想,流露出读书人的失意与愤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致远

六、马致远作品

 马致远代表作:

杂剧作品

马致远著有杂剧十五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

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他的一套失题的残曲中自称“写诗曾献上龙楼”,却长期毫无结果。

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大概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作品,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著名的一种,敷演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历史上的这一事件,原只是汉元帝将一名宫女嫁给内附的南匈奴单于作为笼络手段,在《汉书》中的记载也很简单。

而《后汉书·南匈奴传》加上了昭君自请出塞和辞别时元帝惊其美貌、欲留而不能的情节,使之带上一种故事色彩。后世笔记小说、文人诗篇及民间讲唱文学屡屡提及此事,对历史事实多有增益改造。

《荐福碑》也是马致远的早期剧作,写落魄书生张镐时运不济,一再倒霉,甚至荐福寺长老让他拓印庙中碑文,卖钱作进京赶考的盘缠,半夜里都会有雷电把碑文击毁。后时来运转,在范仲淹资助下考取状元,飞黄腾达。

剧中多处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如:“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突越有了糊突富。”这个剧本集中反映了作者怀才不遇的牢骚和宿命的人生观,也反映出当代许多文人在社会地位极端低落的处境下的苦闷。

《青衫泪》是由白居易的《琵琶行》敷演而成的爱情剧,虚构白居易与妓女裴兴奴的悲欢离合故事,中间插入商人与鸨母的欺骗破坏,造成戏剧纠葛。在士人、商人、妓女构成的三角关系中,妓女终究是爱士人而不爱商人,这也是落魄文人的一种自我陶醉。

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岳阳楼》、《陈抟高卧》、《任风子》以及《黄粱梦》,都是演述全真教事迹,宣扬全真教教义的。这些道教神仙故事,主要倾向都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一空人我是非,摆脱家庭妻小在内的一切羁绊,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

剧中主张回避现实矛盾,反对人们为争取自身的现实利益而斗争,这是一种懦弱的悲观厌世的态度。但另一方面,剧中也对社会现状提出了批判,对以功名事业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提出了否定,把人生的“自适”放在更重要的地位,这也包涵着重视个体存在价值的意义,虽然作者未能找到实现个体价值的合理途径。

在众多的元杂剧作家中,马致远的创作最集中地表现了当代文人的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并由此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与此相关联,马致远的剧作,大抵写实的能力并不强,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怎么突出,戏剧冲突通常缺乏紧张性,而自我表现的成分却很多。

包括《汉宫秋》这样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在内,剧中人物往往游离戏剧冲突,作大段的抒情,这常常是作者在借剧中人物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如《岳阳楼》中吕洞宾所唱《贺新郎》一曲:你看那龙争虎斗旧江山,我笑那曹操奸雄,我哭呵哀哉霸王好汉。

为兴亡笑罢还悲叹,不觉的斜阳又晚。想咱这百年人,则在这捻指中间。空听得楼前茶客闹,争似江上野鸥闲,百年人光景皆虚幻。这实际是作者在其散曲中写过多次的一种人生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