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丽友蛋黄派正面明确写着"不含反式脂肪",但包装后面的配料表里却明确写着"氢化植物油",众所周知氢

并不会自相矛盾,因为“氢化植物油”即植物奶油、起酥油等,并不能和反式脂肪酸完全画等号,经过工艺改进的氢化植物油可以降低反式脂肪酸,甚至不含反式脂肪酸

延展阅读:

氢化植物油

氢化植物油是一种人工油脂,包括人们熟知的奶精、植脂末、人造奶油、代可可脂等。它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加入氢催化而成。经过氢化的植物油硬度增加,保持固体的形状,可塑性、融合性、乳化性都增强,可以使食物更加酥脆。同时,还能够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加工。

【注】

氢化植物油不等于反式脂肪酸: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朱念琳表示:消费者不必谈“氢化植物油”色变。截至2010年消费者存在两个误区:

一是“氢化植物油”即植物奶油、起酥油等,并不能和反式脂肪酸完全画等号,经过工艺改进的氢化植物油可以降低反式脂肪酸,甚至不含反式脂肪酸。

二是应该限制食品中“反式脂 肪酸”的含量,但并不是要禁止使 用氢化植物油,在美国、丹麦等也未出台限制使用氢化植物油,仅是建议居民日均反式脂肪酸摄人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

不同品牌氢化植物油的质量优劣区别很明显,氢化植物油加工工艺需要改进.食品加工企业的制作也要研发新的方式.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在市面上有氢化大豆油、氢化棕榈油、氢化椰子油……截至2010年可以通过酶法或化学催化剂、配方调整、改进氢化工艺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如果 植物油完全氢化,完成从液态变为 固态。就可以做到反式脂肪酸含量几乎为零。问题在于完全氢化的植物油制作植物奶油、起酥油等,厚厚的一层根本无法涂抹。

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很多,诸如蛋糕、糕点、饼干、面包、印度抛饼、沙拉酱、炸薯条、炸薯片、爆米花、巧克力、冰淇淋。蛋黄派凡是松软香甜,口味独特的含油(植物奶油、人造黄油等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原因是用植物油催化加氢制取脂肪时,反式脂肪酸也同时生成了。

平时人们常说的反式脂肪酸,是一类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且这类不饱和脂肪酸含有反式非共轭双键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摄入反式脂肪酸,如平时经常食用的糕点、油炸食品、巧克力等均含有反式脂肪酸,只是它们的成分中没有直接标明反式脂肪酸,而是以植物奶油、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等名称代替。

扩展资料:

反式脂肪酸是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反式双键的非共轭不饱和脂肪酸。反式双键中与形成双键的碳原子相连的两个氢原子位于碳链的两侧,天然脂肪酸中的双键多为顺式,氢原子位于碳链的同侧。反式双键的键角小于顺式异构体。

其锯齿形结构空间上为直线型的刚性结构,这些结构上的特点使其具有与顺式脂肪酸不同的性质,具有更高的熔点和更好的热力学稳定性,性质更接近饱和脂肪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反式脂肪酸

三、含反式脂肪酸食品有哪些?

蛋糕

糕点

饼干

面包

印度飞饼

沙拉酱

爆米花

巧克力

扩展资料

反式脂肪酸是一类对健康不利的不饱和脂肪酸,天然脂肪中有少量存在。除油脂氢化是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外,油脂在进行精炼脱臭过程中,因高温处理会使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烹调时习惯将油加热到冒烟及反复煎炸食物,这些油中反式脂肪酸也会增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反式脂肪酸(对健康不利的不饱和脂肪酸)

四、反式脂肪食物有哪些?

反式脂肪是“代可可脂”、“植物黄油”等等。

和其他可在饮食中摄取的脂肪不同,反式脂肪对健康并无益处,也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食用反式脂肪将会提高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机率,因为它可令“坏”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并使“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

世界各地的健康管理机构建议将反式脂肪的摄取量降至最低;一般认为,经过部份氢化的植物油和纯天然的植物油相比,前者对于健康造成的风险较大。

五、巧克力蛋黄派的危害

1、蛋黄派这种食品的蛋白质含量普遍很低,不能作为补充蛋白质的来源。鸡蛋黄的蛋白质含量达15%以上,而蛋黄派的蛋白质含量与此相差甚远。成年人每天的蛋白质需要为女性65克,男性75克,然而吃100克蛋黄派(通常为4个派左右)仅能供应4~6克蛋白质,根本不能满足早餐的营养需要。相比之下,吃一个100克面粉制作的馒头,加上一个鸡蛋,却可以提供18克蛋白质,以及相当数量的维生素A、D和多种B族维生素。

2、新标准对蛋黄派的口感品质提出了要求,要求它的口感细腻柔软有弹性。而这样好得异乎寻常的口感,正是靠使用“起酥油”来达到的。起酥油的主要成分就是“部分氢化植物油”,其中不仅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更含有“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极其有害。已有大量医学研究证实,“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越多,则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大。经常吃派类食品,显然不是健康之举。

3、新标准中并没有对蛋黄派中所添加的香精、色素等成分进行规定,只说要求蛋黄派颜色为淡黄色。然而这种颜色往往是添加色素的结果。其浓烈的香气,也不仅来自于蛋黄,更多的是合成香精的功劳。而香精、色素等成分都不适合幼儿的生长发育,甚至还可能引起幼儿的多动等行为异常。黄色合成色素“柠檬黄”为偶氮色素,使用量较大的时候会干扰锌的吸收,对缺锌幼儿尤其不利。

因此,蛋黄派与其说是一种营养食品,不如说是一种口感食品。它之所以吸引人,主要在于疏松绵柔的口感和香甜的味道。如果没有大量的饱和脂肪,没有氢化植物油,没有香精和糖,这种食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人们迷恋它,正如喜爱可乐和薯条一样,是因为一种感官享受。

既然蛋黄派不是毒药,也没有必要因为它营养价值较低而不敢问津。由于其中含有30%左右的脂肪,可以把它和炸薯片一类食品同样看待,当成偶尔食用的休闲食品。每次食用不超过两块,其中的反式脂肪酸不会超过每日2克的限量。吃了蛋黄派,则最好别再同时吃巧克力威化、蛋卷、起酥面包、蛋糕、咖啡伴侣等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也要少吃煎炸食品和油腻食品,控制一日当中的总脂肪。由于这类食物会升高血糖、血脂,同样热量下的饱腹感又比较低,需要控制血糖、血脂和控制体重的人,都应尽量避免食用它。

六、反式脂肪酸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很多,诸如蛋糕、糕点、饼干、面包、印度抛饼、沙拉酱、炸薯条、炸薯片、爆米花、巧克力、冰淇淋。蛋黄派……凡是松软香甜,口味独特的含油(植物奶油、人造黄油等)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原因是,用植物油催化加氢制取脂肪时,反式脂肪酸也同时生成了。

一般来说,口感很香、脆、滑的多油食物就可能使用了部分氢化植物油,富含氢化植物油的食品就可能有反式脂肪酸。如饼干、巧克力派、蛋黄派、布丁蛋糕、糖果、冰淇淋等等。还有速食店和西式快餐店的食物也常常使用氢化油脂。现制现售的奶茶尤其要注意,因为它“乳化”“滑润”的状态特性需要氢化植物油。

平时人们常说的反式脂肪酸,是一类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且这类不饱和脂肪酸含有反式非共轭双键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摄入反式脂肪酸,如平时经常食用的糕点、油炸食品、巧克力等均含有反式脂肪酸,只是它们的成分中没有直接标明反式脂肪酸,而是以植物奶油、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等名称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