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字的词性是什么?
是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副词
一、是的释义
1、对;正确(跟“非”相对)。
2、认为正确。
3、表示答应的词。
4、指示代词。这;这个。
5、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
二、组词
要是、可是、总是、不是、只是等。
词语解释
一、要是 [ yào shi ]
1、主要是。
2、大概是。
3、连词。如果;如果是。
巴金《家》四:“要是大小姐还在的话,那么还有个关心我的人。”
二、可是 [ kě shì ]
1、表示转折,前面常常有“虽然”之类表示让步的连词呼应。
2、真是;实在是。
她家媳妇那个贤惠,可是百里挑一。
是是什么词性的呢?
"是”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它的词性灵活多变 ,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词性,可以作为判断动词、副词、动词。
(一)判断动词
在一般情况下,“是”当判断动词使用,用来联结主语和宾语,表示主语和宾语之间具有从属关系或同一关系。
例:
①我是人民教师。
②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
解析:
例①的主语“我”和宾语,“人民教师”是从属关系,“我”是“人民教师”中的一个。
例②的主语“太原市”和宾语"山西省的省会"是同一关系,都是指同一事物。
(二)副词
①我是说过。
②他是调皮。
③开发海底矿藏,实在是不容易。
④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这些句子中的“是”有的用在动词前,有的用在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前,有的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 的意思,有的表示对事物性状的强调,在句中作状语,有副词的性质,不是判断动词。
(三)表示存在的动词
“是”还可以表示存在,这种用法多出现在描写性的句子里,同表示存在的动词“有”相当。
例:
①那双手满是茧子。
②村西头是砖楼房,中间是平房,东头的老槐树下是一排二三十孔土窑。
此外,像“满身是汗”、“浑身是土” 之类的语词,是习惯说法,意即“满身汗”、"浑身土” ,这里的“是”没有实际意义。
基本字义:
是shì
1、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2、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3、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5、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7、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8、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11、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姓。
“是”是什么词?
【shì】
“是”的词性有很多,可以是形容词,副词,动词,代词,名词,助词
“ 是”【shì 】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11.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 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