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典故及出处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确实是一个典故,也叫成语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我们来看看这个典故:
在靠近边塞的地方,有一个擅于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走失后到了胡人那里,大家跑来安慰他,这个老人却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
果然,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着胡人的一群马回来了,大家又来祝贺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知道是一件祸事呢?”
如此,家里多了良马,儿子又喜欢骑马,但有一次他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大家又来安慰老者,这个老人又说:“这怎么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青壮年男子都被征去打仗了战,靠近边塞的人大部分因战争而死去,唯独老者的儿子因摔断腿而免于征战,得以保全性命。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讲的什么故事啊
故事: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慰问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福运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
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祸端呢?”家里有钱又有骏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骨。大家都慰问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福运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男子健壮的都拿起弓箭参战,塞上参战的人,十个死九个,不死的都是重伤。
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父子得以保全性命。所以福可变为祸,祸可变为福,这其中的变化难以捉摸,深不可测。
扩展资料
《塞翁失马》却通过一个循环往复的极富戏剧性故事,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
如果单从哲学角度去看,这则寓言启发人们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去看问题:身处逆境不消沉,树立“柳暗花明”的乐观信念;身处顺境不迷醉,保持“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人们总是向往美好的,所以结果就是幸福美满的,所以,焉知非福,比焉知祸福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而真实的生活,祸福是连环无端的,谁也不知道,现在所处的阶段是如何?这是第一个伏笔,明白道理,明白人生的起伏,明白人生方祸福,看起来很美好的故事,难道要告诉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不错,战争是大的祸事,塞翁父子,能够在这个战争中保全了性命,需要多少技能,懂得术数,有老马相助,还要先自己伤害了一番。而真相是死者有十之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