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学理论-四法印

什么是四法印?

佛陀深知万事万物都有成、住、坏、空的过程,佛法也不例外

为了使佛法的传播尽量晚一点坠入坏、空的阶段,他为佛法钦定了三个基本原则,分别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合称“三法印”;也有加上“有漏皆苦”的,合称“四法印”。。

佛陀叮嘱弟子,等自己涅槃之后,大家就用这“四法印”当作标准来辨别教义的真伪。

如果有人虽然打着佛陀的旗号,但宣讲的内容只要违背了“四法印”当中的任何一项,大家就可以很有信心地判断这不是正法,而是异端邪说。

“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其实就是“缘起性空”的正反两面。

所谓“诸行无常” ,“行”泛指一切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无常”是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概念,说的是万事万物都不稳定,忽生忽灭,忽聚忽散。

“诸法无我”否认世界上有永恒不变、独立自存的事物,人也一样,谁也做不了自己的主。如果你不服气,可以试试看能不能让自己的肠胃蠕动停下来一秒钟。

“有漏皆苦”,是说活着就是受苦,不仅吃糠咽菜、做牛做马是受苦,就连锦衣玉食、作威作福也是受苦,转生之后还要继续受苦,总而言之苦海无边。

要从苦海当中解脱出来,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涅槃寂静”,涅槃了也就不再轮回了。至于一个不再轮回的人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这就说不清楚了。

那么,佛学在两千多年来的发展,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守住了“四法印”,又在多大程度上背离了“四法印”呢?

在这“四法印”里边,只有“诸行无常”比较符合常识,容易理解。

从最切身的问题来看,生老病死就是无常的体现。

有一部《佛说无常经》专门针对这个问题,有几句话说: “有生皆必死,造罪苦切身。当勤策三业,恒修于福智。眷属皆舍去,财货任他将。但持自善根,险道充粮食。”

这些话很通俗,意思是说人生既然如此无常,就应该专注于佛法修行,妻儿老小都要舍弃,钱财更没必要留着。

这话虽然既伤感情,又有点强人所难,但早期的佛教徒真的都在这么做。

宗教信仰有其极端的一面,佛教还算温和,看看耶稣说的,令人不寒而栗:

我不是叫地上太平的。我是叫地上懂刀兵。因为我来是叫

儿与父生疏,

女与母生疏,

媳妇与婆婆生疏。

人在世界上的敌人都是自己家里的人。

爱父母胜过爱我的,不配做我门徒。

爱子女胜过爱我,不配做我门徒。

为我献出生命者,能得到生命。

你看,耶稣主张信仰高于人伦,所以当耶稣的母亲和姐姐来看他时,他都避而不见。

宗教毕竟超出世俗之外的东西,我们无法用世俗伦理去评判,因为分属不同的范畴,不在一个可以同日而语的层面,如果在此处争论,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宗教毕竟是宗教,如果宗教徒如常人生活一样,没有区别,那还叫什么宗教徒呢?

所以,佛教有戒律,要剃度,连服饰都大不同,有袈裟,僧衣,这些都是为了显示本宗教的与众不同。此时题外话,不做过多论述。

对于诸行无常,举个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你就明白了。如果有人说会永远爱你,那么不要相信他(她)。因为爱注定是无常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他(她)这一刻的许诺也许完全发于真诚,也真的相信自己会做得到,但你依然要知道这份爱注定会变。

二、佛教的四法印是什么,四依四不依是什么

一、佛教的四法印

四法印,又作四法本末、四忧檀那,佛教四法门为: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静)。

1、诸行无常:是指世间一切事物,皆在刹那间迁流变异,没有一个常住不变;

2、诸法无我:是指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没有我的实体;无我亦称非我、非身。所谓‘我’,已是五蕴的和合体,或者不断生灭的名色相续流。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

原始佛教在《相应部经典》中着重论述了佛教的无我论,如“无常是苦,是苦者皆无我”,“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自生,而是种种要素的集合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的。

3、涅槃寂静:是指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意指不生不灭,身心俱寂之解脱境界;

4、一切行苦:是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一切现象法都是苦。

二、四依四不依是:

1、依法不依人:要以佛的经典为依据,而不要以个人主见为依据;

2、依义不依语:要以经典中的意思为依据,而不以文字相为依据;

3、依智不依识:要以客观反映事实的智慧为依据,而不要以主观经验的知识为依据;

4、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要以究竟、直接、完全显了佛法道理的经为依据,而不要以不直接显了法义,而渐次方便说法的经为依据。

扩展资料

佛在经中讲过,修持四法印的功德,不要说真正明白四法印,即使对四法印产生了怀疑,也远远胜过其他功德。比如念佛、绕殿、诵经、打坐,不如去分析这些真相、真理,如果对这些真相、真理生起了定解,功德之大就不用说了。

即使相续当中没有产生定解,而是产生了怀疑,“是不是无我?是不是无常?”这个功德也非常大,超过了其他一切功德。产生了怀疑之后,慢慢就会产生定解。

佛经中还讲过,修持四法印的功德与修持八万四千法门的功德等同。八万四千法门是为了解脱烦恼,摆脱痛苦,如果如理如法修持四法印,很快就能断除烦恼,远离痛苦,这样就达到目的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依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法印

三、佛的四法印印证什么?

四法印,又作四法本末、四忧檀那(梵udana )。

四法印乃显示诸法真理之四标印,可作为佛教特征之四种法门。即:

一切行无常印

一切行苦印

一切法无我印

涅槃寂灭印

增一阿含经卷十八,以四法印次第称为四法本末,即:

一切诸行无常,称为初法本末。

一切诸行苦,称为第二法本末。

一切诸行无我,称为第三法本末。

涅槃永寂,称为第四法本末。

四法印:

一切存在都是暂时的,

一切暂时的存在都是各种条件和因缘构成的,合成的,

执着于建立在这之上的一切情感,感受,感知,色形,都是痛苦的(对五阴的执着)

超越一切,舍离一切,无执着于一切,包括涅槃这一概念本身也要被超越。

此外,于四法印再加一切法空印,则称五法印。(《维摩经》卷上《弟子品》、《菩萨地持经》卷八、《法华经玄义》卷八上)

参阅三法印。

四、什么是四法印求解

今天为什么要跟大家分享这个呢?有时候我们很容易忘掉了佛法的总体原则,很容易把枝末上的东西认为是原则性的或者中心的内容。其实我们一定要知道中心是什么或者根本是什么,然后慢慢地在枝叶上面走,这样的话,我们所做的一切行为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今天讲的,只要是对佛法有爱好者,乃至想修想学的,这样的的知识非常需要。佛法的重点在哪里?它的中心或核心的思想应该以什么样的原则来把握?对于这样的问题,大家应该都想了知。今天刚好以四法印说说佛法无边的根本四个原则。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客观地对佛教有个根本认识,而且不忘记它的总体根本法则。

那么第一个印叫做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也就是诸行无常。

世俗谛的法——世间的法都可以称为有为法,这个都是无常,没有长久的。对它认知无常之后,我们的心容易走入大道,走入菩提和解脱的妙道。因此首先需要了知第一个印——诸行无常,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的。

为什么有漏的都是痛苦呢?因为烦恼可以说是有漏的根本,那么烦恼因所产生的果也就是痛苦,所以只要有漏的一切东西全是痛苦,当然这个苦展现在六道的不同方面,包括行苦、坏苦、苦苦等,或者说是六道里地狱的寒热之苦、饿鬼的饥渴之苦、旁生的愚痴之苦、人道的生老病死等苦、非天的斗争之苦、天道的死堕苦等,都是因为烦恼或者有漏心的观念、贪欲等所产生的,所以有漏皆是痛苦,这就是第二个印。

第三个印是什么呢?诸法无我,一切法皆是无我,也就是空,一切法皆是空,空就是无我的意思,无我也就是空。我的都是空的。由强烈的欲望、强烈的我执认为有一个我,但是我并不是实有的。空是佛法的根本,空是佛法的中心思想,空悟到了,那么万法整个的本质就悟到了。对于空没有认识的话,那么佛法从根本上就没有证悟。空是什么呢?就是无我的意思,佛教讲的空绝对是无我的意思。我是什么呢?就是假立的一个名言的存在,并没有一个实有的“我”,当因缘集聚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某某人的概念。不光是人,一切法都会产生诸法的“我”这个概念,人无我、法无我都是一样的。空在四法印当中是第三个印,也就是第三个原则。

我们把握了这四个原则,就不会在整个的佛法里面迷失方向;如果我们不懂得四法印的原则、规律,那么在佛教当中容易把枝末认为是根本,而把根本看为枝末,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对四法印一定要客观地去认识。对于四法印修习或者了解,功德是相当大的。当我们看到其他生命比如畜牲比如蚂蚁,这样的时候,你就可以说四法印,说四法印相当于给它传讲一个圆满的佛法。所以你要开示诸法的话,假如说放生的时候,你要给它开示的话,要给它讲法的话,你就把这四个内容说一说,这个就是圆满的教法。这四个内容能够容纳或者包含、包括整个的八万四千法门,佛的经典教育、佛的种种法门都可以归纳起来在这个四法印当中。所以这个四法印需要咱们共同来了知,学习、传讲。

五、名词解释,四法印

我试着用更粗浅的比方来解释,不知道会不会让人丢砖头:

——所谓四法印,你可以理解为佛法中的“宪法”,所以佛法的延伸(类似于地方法律),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一般指的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但也有四法印一说,即加上了”诸漏皆苦“,合称为“四法印”。可以说,这是用来鉴别所有的人的思想的照妖镜,无论是谁说的,不符合四法印的,就不属于佛教所说的究竟,另外,建议你再去看看”四依止“,这是鉴别是否佛教的四种方法,结合这四条基本原则来运用,就可以识别那些打着佛教旗帜招摇行骗的外道。

我们可以翻译成现代的语言来这样粗浅的理解:

诸行无常——”变“,是一切事物不变的真理,所以一切的存在都是暂时的。

诸法无我——一切事物的组成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所以并没有”我“,所谓的”我“,是个体的主观意识强加上去的。

诸漏皆苦——执着于建立在这之上的一切情感,感受,感知,色形,都是痛苦的。

涅槃寂静——超越一切,舍离一切,无执着于一切,包括涅槃这一概念本身也要被超越,才能拥有生命本质的顿悟,这才是佛教的真谛。

——看看对你的理解是否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