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须鲸——探测海底地震的“歌手”

长须鲸是仅次于蓝鲸的世界第二大的生物但它们的叫声却是海洋中最响亮的,甚至可以高达189分贝。

189分贝是什么水平呢?我们平时轻声说话大概是30分贝;组合音响产生的噪音可达到60至80分贝;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声音大概有100-180分贝。

长须鲸的声音第一次被记录下来时,科学家们甚至以为那是地壳运动发出来的声音。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地球海洋和大气科学学院教授约翰·纳贝莱克最近发现, 他们可以利用长须鲸的“歌声”来制作海洋地壳的地震图像。

以往进行海底地壳构造调查的时候,需要在船上人为制造声波,然后测算声波传递到海底地震仪的时间。这种方式越来越受到诟病。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 贵 !

除此之外,现有技术下制造的声波会对鲸、海豚等动物造成巨大的干扰。

水下噪音会中断鲸鱼的正常行为,并迫使它们离开对其生存至关重要的地区。在某些环境中,强烈的水下噪音可能导致鲸鱼搁浅,甚至死亡。

因此,实验前必须对周围的海域进行检查,确保不会有小可爱遭殃。

长须鲸的“歌声”恰好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一方面,它们的声波接触到海底沉积物和地壳后,反射和折射出的信号会被记录在地震仪上,形成地壳结构的图像。

另一方面,这种声音还不会干扰其他海洋生物。

对了,长须鲸有个特别奇怪的特征: 它们的的脸不是对称的。

长须鲸的右下颌、右唇和右边的鲸须是 黄 白色的,而左边的部位是灰色的。

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奇怪的搭配有利于他们吃小鱼小虾——长须鲸黄白色的一面表现出更大的威胁性,可以把鱼群逼成一团。

毕竟,这些大家伙每天可以吃掉2000公斤的食物。

二、长须鲸的外形特征

长须鲸体呈纺锤形,长约25米,体重约70吨,雌雄兽最大者可长达26.8米,最大体重有86.1吨。中国捕到的雌兽仅有20.3米,雄兽仅有18.4米。眼小,位于口角的后上方。喷气孔2个。上下颚周围和喷气孔周围有50~100条灰褐色感觉毛。背面青灰色,腹面白色。体后部有1个背鳍,胸鳍小,末端尖,尾鳍宽。喉胸部有50~60条,最多可达114条褶沟,褶沟达脐部。口大,口内每侧有鲸须约260~470片,平均为350~360片。颜色不一样,右侧的前约1/2为淡黄色,其余均为灰黑色,其中有许多角质板部分或整板呈白色,有时略带黄色。乳房1对。左侧暗灰色。每侧须板260~480枚,右侧前20~30%的须白或黄色,其余深蓝灰色。1头长22.7m、重57.6吨的雌鲸,其脂肪重13.78吨,肉25.22吨,内部器官6.21吨,心脏0.13吨。肺和气管0.54吨。胃0.2,肠1.04,肾0.23,肝0.56,头骨2.62吨,脊柱4.76,肋骨1.89,颌1.25吨。

长须鲸的体形小于北极露脊鲸、黑露脊鲸和蓝鲸,居鲸类第4位。头部约占体长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体型庞大,头部颜色不对称,背鳍小,头上有纵脊,头部后方有灰白色的人字纹, 是近距离鉴别的有利特征。 右侧的下唇、口腔以及鲸须的一部分是白色,而左侧则全部都是灰色。

三、一头长须鲸一般多重

长须鲸(学名:Balaenoptera physalus),又名长箦鲸、鳍鲸、长绩鲸,是须鲸属中的一种水生哺乳动物。是全球第二大的鲸,也是现存第2大的动物,仅次于蓝鲸。

长须鲸体型呈纺锤形,长约25米,体重约70吨。单只或2~3只一起活动,夏季洄游到冷水海域索饵,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食物为磷虾类、糠虾类、桡足类等小型甲壳动物,也吃鲱鱼、秋刀鱼、带鱼等群游性鱼类和乌贼等。主要分布在南极海域。

长须鲸在20世纪期间被大量捕捞,现时仍属濒危物种。

四、有关于长须鲸的资料

外形特征:

长须鲸体呈纺锤形,长约25米,体重约70吨,雌雄兽最大者可长达26.8米,最大体重有95吨。我国捕到的雌兽仅有20.3米,雄兽仅有18.4米。眼小,位于口角的后上方。喷气孔2个。上下颌周围和喷气孔周围有50~100条灰褐色感觉毛。背面青灰色,腹面白色。体后部有1个背鳍,胸鳍小,末端尖,尾鳍宽。喉胸部有50~60条,最多可达114条褶沟,褶沟达脐部。口大,口内每侧有鲸须约260~470片,平均为350~360片。颜色不一样,右侧的前约1/2为淡黄色,其余均为灰黑色,其中有许多角质板部分或整板呈白色,有时略带黄色。乳房1对。,左侧暗灰色。每侧须板260~480枚,右侧前20~30%的须白或黄色,其余深蓝灰色。1头长22.7m、重57.6吨的雌鲸,其脂肪重13.78吨,肉25.22吨,内部器官6.21吨,心脏0.13吨。肺和气管0.54吨。胃0.2,肠1.04,肾0.23,肝0.56,头骨2.62吨,脊柱4.76,肋骨1.89,颌1.25吨。长须鲸的体形小于北极露脊鲸、黑露脊鲸和蓝鲸,居鲸类第4位。头部约占体长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体型庞大,头部颜色不对称,背鳍小,头上有纵脊,头部后方有灰白色的人字纹, 是近距离鉴别的有利特征。 右侧的下唇、口腔以及鲸须的一部分是白色,而左侧则全部都是灰色。 不对称的颜色有可能是由于摄食时是以右侧游泳所致。

习性:

多只或2~3只一起活动,夏季洄游到冷水海域索饵,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一般不在靠近沿岸。最高时速为20海里,下潜深度200米以内。食物为磷虾类、糠虾类、桡足类等小型甲壳动物,也吃鲱鱼、秋刀鱼、带鱼等群游性鱼类和乌贼等。怀孕期11~12个月。幼仔出生时体长6.4米,8~10年性成熟。寿命90~100年。潜行的深度最少是230米,比其他须鲸科更常见形成小型的族群体。 喷气呈非常高耸、狭窄的气柱,高度在4至6米高。浮升动作的差别端视其为悠闲的海面游行,或为刚刚深潜后的行为。族群大小 3~7。

分布:

长须鲸主要分布在南极海域,主要以磷虾、糠虾、桡足类等为食;在北太平洋则食鲱鱼、秋刀鱼、带鱼和乌贼;在我国海洋主要吃磷虾。浅潜水时,每2~3分钟浮出水面换气1次,喷出雾柱高达6~10米;深潜水时,尾鳍常举出水面,下潜深度约200米,时间约15分钟,最长可持续20~30分钟。冬春季常出现于我国黄、渤海。肉、脂肪、皮骨、内脏、鲸须等均可利用。

食物:

因为长须鲸属于须鲸,所以它们的食物主要为浮游性小甲壳类的磷虾和糠虾,亦以群游性小型鱼类为食。

现状:

在南半球本世纪初未开发前估汁有490000头,由于大肆滥捕,使其数量锐减。最高时1年(1937/38)捕杀18000多头,在1953/54年度捕杀27000多头,现估计那里仅有13000头。北太平洋原有53000头,现在2000头,北大西洋只有几千头。1976年世界已全面禁捕,宣布长须鲸为重点保护对象。

五、长须鲸的重量是大象的多少倍

长须鲸(学名:Balaenoptera physalus),又名长箦鲸、鳍鲸、长绩鲸,是须鲸属中的一种水生哺乳动物。是全球第二大的鲸,也是现存第二大的动物,仅次于蓝鲸。

长须鲸体型呈纺锤形,长约25米,体重约70吨。

亚洲象肩高3.7至4.1米。体重3至5吨,非洲象肩高4.3至4.5米体重5.5至8吨,非洲森林象平均肩高不超过2.7米,体重3.5吨。

所以长须鲸的重量是大象的13~14倍

六、长须鲸的本领是什么

进食

长须鲸的腹部有56到100条褶沟,在其进食时,胃部需要更多空间容纳食物,此时褶沟可以张开,以增加其腹部的容量。它们的背鳍呈弧形,长约60厘米。它们的鳍足(flippers)小而尖细,尾部宽广,吻部较尖。

长须鲸用鲸须把食物过滤,然后吞下肚,而其食物有小型的鱼类、乌贼及甲壳动物(这包括糠虾和磷虾)。它们进食时会以时速11公里的高速前进,然后张开嘴部,令它们每次吸下多达70立方米的海水。吸下海水后,它们会把嘴闭上,把海水透过其鲸须吐出,海水会穿过鲸须重回大海,小鱼、甲壳动物及其他食物会被隔了出来,成为长须鲸的腹中物。一头成年的长须鲸口中的两边各有262到473块须板(baleen plates)。须板是由角质(keratin)组成的,由于经受长期的磨损,导致这些角质化为一些貌似毛发之物,称之为鲸须。这些鲸须最长可达76厘米,宽约30厘米。长须鲸通常会潜到水深超于200米之处,动用四个肺脏,让自己能在水中待久一点,以捕猎磷虾群。它们每张开口一次,就可以吸取到约10公斤的磷虾。一头长须鲸每天可吃掉1800公斤的食物,科学家们从此数据推算出它们每天会用三个小时来进食,以补充消耗掉了的能量。若猎物的数量不足,或是处在过于深水的位置,长须鲸就得用更多的时间来寻找猎物。根据科学家的研究,长须鲸会以高速围绕猎物绕圈子,令猎物集成圆毬状,密度极高,此时长须鲸就会一口一口的把猎物过滤掉,吞进肚子去。

呼吸

长须鲸浮到海面上时,人们首先看到的是喷气孔,其次就是背鳍。其喷气孔垂直而狭窄,喷出的空气及液体的高度可达6米。每次它们浮到水面时,都会喷气数次,每次在水面逗留1分半钟。在浮到水面期间,其尾部仍然会保持淹在水中。这以后,它们会往下潜至水深250米处,每次能在水中维持10至15分钟。长须鲸跟很多其他鲸类一般,常会跃出海面,能够在跃出期间把整个身躯悬在空中。

繁殖

长须鲸会在2到12岁踏入性成熟的阶段,雌鲸每2到3年生产一次。一般来说,母鲸一胎只产一只幼鲸,根据有关的记录,世界之最是一次产得六胎。雌鲸会在冬天期间交配,并需处温带及纬度低的海域,其妊娠期则长约11个月到一年。新生的小鲸会在出生之后6到7个月,身长达11到12米时才断奶,这以后幼鲸就会随母亲前往冬季摄食区。另外有长须鲸和蓝鲸杂交的记录。

游泳

长须鲸是游泳速度最快的鲸之一,其速度可达时速37公里,录得最高记录为时速40公里,有“深海格雷伊猎犬“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