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诗中幽禽指的是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诗中幽禽指的是鹦鹉。
全文:
鹦鹉(方孝孺)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
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
译文:
幽禁的鹦鹉仍然发出悦耳的鸣叫声,在雕饰的笼中亭亭玉立不免有高飞万里的心。
只因为从前会说话,懂得人们的言语,所以致使半生不能在山林中自由地生活。
注释:
幽离:鹦鹉。
兀自:仍旧,还是。
赏析:
被囚禁的鹦鹉,仍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只是因为它会学人说话这门本领,就被人捉,被人关在笼子里终生不得出去,表示有的本领看起来很强大,实际上却会带来灾难,借喻有的人貌似有过人的本事,却也因此而终生不能幸福快乐,得不偿失。
二、诗中幽禽指的是什么
诗中幽禽指的是鸣声幽雅的禽鸟。
诗中所指的“幽禽”指的是一种鸟类,而这种鸟类是能发出一种鸣声幽雅的禽鸟。
由于古代文人在所做诗词中所指的“幽禽”会根据诗句的情境变化略有不同。
在古代,文人看似写幽禽,实则托物言志。用幽禽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情绪,或者表现自己对往事的一种追忆之情。
鸟类特征
鸟类的身体基本结构适应于飞翔:鸟类的前肢从不用于行走,它们已演化为翅膀;它们的骨骼大部分是中空的;外形呈流水线型,从整体看来形成梭形;其喙在前,飞行时能将空气辟开;胸部肌肉特别发达,两翅能有力地扇动;扁平型的尾部如舵。
三、幽禽兀自啭佳音幽禽指的是什么鸟
幽禽指的是鸣声幽雅的禽鸟。诗中“幽禽”指的是鹦鹉。“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这是明代方孝孺的诗。意思为幽禁的鹦鹉仍然发出悦耳的鸣叫声,在雕饰的笼中亭亭玉立不免有高飞万里的心。只因为从前会说话,懂得人们的言语,所以致使半生不能在山林中自由地生活。
作者简介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古诗词作品:
《詹鼎传》《闲居感怀·池鱼不知海》《鹦鹉·幽禽兀自啭佳音》《画梅·微雪初消月半池》《深虑论》《里社祈晴文》《豫让论》《蚊对》《绝命词·天降乱离兮》《竹·不禁俗物败人意》
四、幽禽兀自啭佳音中的幽禽指什么
幽禽指的是鸣声幽雅的禽鸟。“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这是明代方孝孺的诗。诗中“幽禽”指的是鹦鹉。
原文:
鹦鹉
明代:方孝孺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
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
译文
幽禁的鹦鹉仍然发出悦耳的鸣叫声,在雕饰的笼中亭亭玉立不免有高飞万里的心。
只因为从前会说话,懂得人们的言语,所以致使半生不能在山林中自由地生活。
扩展资料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疲于奔波,为才所累的倦怠心境,还含有感慨世人不可露才扬己,逞才显能的意思,阐述了福祸相依的道理。 鹦鹉之所以被擒,乃是因为歌声婉转、善于模仿人类的声音,“只为从前解言语”既是描绘“鹦鹉学舌”的自然现象,又暗含着作者读书有得、学问有成的状态。
但是福祸相依,作者也因此遭人嫉恨,深陷牢笼,失去了自由。而获释之后又陷入到另外一种困境中,那就是功名的羁绊。作者此诗就是对老庄哲学中“无用之用”观点的诗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