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区房是如何划分的?

政府根据生源情况划分在制定的地域划分出一个范围,而这个范围内的物业、房产,就叫做学区房。如果买的房子正好在学区房的范围内,那么的孩子就可以免试就读附近的小学。

学区房有3种类型,一种是开发商和达成协议,只的是开发商将项目建在附近,然后整合资源,以出资建楼等合作形式,与达成协议,保证业主的孩子拥有入学名额。

第二种开发商引入,由开发商触底资建校舍、购买设备,并负责硬件设施的维护管理,处品牌、师资负责日常教学。

第三种是开发商合办,和开发商合作建分校,双方联动,对现有资源进行重组,业主的子女往往可免受赞助费。

购买学区房的注意事项

1、签合同

许多楼盘的宣传资料都声称有教育配套,但口说无凭,把这些点都写进购房合同。

2、实地考察

购买学区房之前,如果学校已经建成,实地考察一番,咨询学校相关部门了解开发商所承诺的是否一致。

3、观察房子的质量

房屋质量、小区环境、物业服务同样是比较重要的,曾经就有学校因为学区房的面积过少不让孩子上学,这些情况家长都需要事先了解清楚。

二、学区房怎么划分 学区房划分的原则

1、现在大部分都是为一所学校进行划分区域,只要在相关户口包含到这个区域之内而且还符合该房产相关规定的孩子就能够得到这所学校的进入。

2、还有一个就是为多个学校进行划分的区域,如果是户口属于这个区域而且还符合房产规定的孩子,在入学时能够有多个学校可以进入。

三、学区房规定

教育局下发文件规定,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学区是由教育部门根据每年片区入学生源划分出来的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里学生可以通过享受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这个范围里的房产叫做学区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十九条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四、学区房划分方法有哪些?

学区房划分方法:

基本原则:就近+优先级

首先,学区房的划分无疑是就近原则,这也是教育部门的指导原则。但是,就近并不意味着离学校更近的小区就一定是学区房,因为这一块区域并不一定是以这所小学本身为圆心划分。

一般在学区房划块之初,会考虑到近几年适龄儿童的人数和学校招生人数的比例关系,制定周围哪些小区可以进入学区房名单,过一两年后根据具体情况再略做调整,就会进入相对稳定期。毕竟,学区房如果变动太大,可能会造成部分家庭几年前的投资化为乌有——相同地理位置类似条件的隔壁的小区,因为有无学区房,每平方米房价可以相差好几千块,所以教育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会相对谨慎。

在稳定期内,如果适龄儿童人数超过了学校招生人数,一般当地教育部门不会大幅度裁减对口小区,而是根据情况制定出更公平的优先级划分规则。比如产证为父母的优先级高于产证为祖父母的,比如跟随父母的入户时间满3年的孩子优先于跟随父母只满1年的孩子。

一般说来,如果从小区门口到学校门口不过任何红绿灯,会相对靠谱。隔着马路,尤其是隔着比较大的马路,有时候会很危险(因为大马路是非常好的隔离标志)。当然,具体情况也会各有不同。

希望能帮到你。